学术投稿

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雅玲;李升;杨明华

关键词:药物性牙龈增生, 胶原, 程序性细胞死亡, 炎症, 硝苯地平, 苯妥英钠, 环孢素
摘要: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和免疫抑制剂等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下面就药物性牙龈增生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以及上皮下炎症浸润机制上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牙缺失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牙列缺损的修复除了追求牙列完整性的重建,也不应淡化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重新认识修复完整牙弓的必要性,认为前牙和前磨牙就可以满足患者的口颌功能.但多数学者认为后牙缺失不仅影响咀嚼、语音、美观等功能,而且影响颢下颌关节的稳定性,而牙弓完整性的修复要求因人而异,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治疗.本文就后牙缺失后髁突、关节盘及关节血流等方面的改变作一综述.

    作者:黄卓珊;林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是一种骨发育异常疾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综合各种文献资料,笔者拟从基因突变、白细胞介素-6介导、染色体和形态学异常、骨发育异常、干细胞疾病和其他方面就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涛;李祖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当前先进的代谢性成像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理想的解剖和功能性融合影像,可更好地定位和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及其未知原发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该技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波;李龙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儿唇腭裂手术无瘢痕愈合机制

    厝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胎儿唇腭裂手术有无瘢痕愈合、无继发畸形、诱导颅面正常愈合的优点.关于胎儿唇腭裂手术无瘢痕愈合的机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骆堃梁;黄剑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管微渗漏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根管治疗的目的是对整个根管系统严密充填,阻止口腔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再次进入根管,预防根尖周病变和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充填后微渗漏的大小是评价根管充填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评估根管封闭能力的实验方法是染色渗漏法、微生物渗漏法以及流体滤过法.此3种实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尚未标准化.

    作者:危薇;陈作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

    三元光敏引发体系不仅能生成阳离子,也能生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有效地聚合.含该引发体系的口腔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和足够高的单体转化率,兼备自由基型和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优点.下面着重就可见光三元光敏引发体系的组成、聚合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作者:林艺娜;刘小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苦参碱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有效成分苦参碱(Mat)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ACC-M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Mat溶液对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进行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来测定不同质量浓度Mat溶液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Mat处理后,ACC-M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结论 Mat对ACC-M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其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作者:赵军方;李峰;李新明;王海斌;方政;李青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管治疗药物及其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

    根管治疗中使用的消毒药物和根充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细胞毒性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就近年来有关常用根管冲洗剂、根管消毒药物、根管充填材料、根尖倒充填材料和髓腔穿孔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汪莉;尹仕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的研究进展

    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在体内与肾磷重吸收以及骨和牙的矿化密切相关.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突变可引起骨和牙的形态发生严重改变,例如佝偻病、球间牙本质和前期牙本质加宽等.下面就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参与骨和牙的生物矿化和磷代谢平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任利彬;叶玲;谭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导航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手术导航系统作为现代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就手术导航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发展情况、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高超;汤炜;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控制牙齿酸蚀症的研究进展

    牙齿酸蚀症是指在没有细菌参与的情况下,由化学因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慢性、不可逆性破坏的疾病.此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控制酸蚀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口腔临床工作的难点,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酸蚀症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卿;赵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创伤、炎症、肿瘤、先天畸形所引起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医学的难题,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新的研究热点.下面就骨组织工程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绍义;蒋欣泉;张志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瓷固定桥的研究进展

    尽管受脆性、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材料性能的影响,全瓷固定桥目前尚未成为常规的固定修复手段,但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硅酸盐陶瓷、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全瓷桥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文玲;夏海斌;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在根管治疗中,多交替使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但此方法存在许多缺陷.次氯酸钠因有较强的杀菌性及组织溶解性,在国外普遍应用于根管冲洗中,但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而国内尚未普遍应用橡皮障,因此限制了次氯酸钠在国内的应用.本文就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彦;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牙髓干细胞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牙髓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产生数个亚系的前体细胞.牙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临床应用中,可达到组织和器官再造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前景.下面就牙髓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特异性表面标记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路;凌均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龋齿研究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贯穿于龋病研究的始终.龋病研究的物理模型广泛应用在龋病病因、病理及影响因素等的分析研究中.人工龋实验、细菌致龋实验和人工口腔生物膜模型等在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些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娜;孙建勋;周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和平台转换设计的研究进展

    两段式种植体修复1年后种植体-基桩界面即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约1.5~2 mm已被作为种植成功标准之一,但骨吸收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平台转换设计应用于种植体修复后可显著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平;谷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和免疫抑制剂等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具有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下面就药物性牙龈增生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以及上皮下炎症浸润机制上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雅玲;李升;杨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是新近出现的修复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颞下颌关节髁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具体就髁突的组织学特点、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培养方式的选择、细胞支架的选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等颞下颌关节髁突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房维;龙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素的植入式给药

    胰岛素的植入式给药与口服、注射给药相比较,具有缓释、长效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下面就植入型释药系统、胰岛素植入式给药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胰岛素经种植牙和根管给药的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璇;马卫东;刘洪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