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骶神经根痛

廖正银;赵红;张金山;肖越勇;范志伟

关键词:神经根周围阻滞, 皮质类固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骶神经根痛, CT引导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治疗椎间盘源性腰骶神经根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有腰腿痛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取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注射皮质类固醇加局麻药,观察患者腰骶神经根痛的变化情况.结果 79例均成功完成CT引导下的神经根阻滞术,43例完成了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其中25例(58.1%)效果好,11例(25.6%)效果较好,7例(16.3%)效果较差.结论 CT引导下神经根周围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骶神经根痛,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胰腺癌的术前评价

    1 胰腺癌SCTA检查方法1.1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口服2%的泛影葡胺800ml,于检查前30min和检查时分二次服完,以显示胃和十二指肠,了解胰腺癌对胃和十二指肠的侵犯情况.但据Richter等[1]研究发现,采用阴性对比剂如清水可以更好地显示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乳头和十二指肠的胰腺交界面,对于鉴别十二指肠乳头癌和胰腺癌有帮助,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胰腺癌侵犯胃、十二指肠的情况.另外阳性对比剂泛影葡胺容易产生伪影,不利于二维或三维的血管重建.

    作者:夏瑞明;章士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T诊断尿道膜部断裂1例

    患者男,26岁,因车祸伤入院.患者无法排尿,导尿管亦无法插入膀胱.X线检查:双侧耻骨均可见低密度骨折线,其中一处对位对线不良,盆腔内未见积气征象,膀胱中度充盈,形态无异常.行CT平扫示:双侧耻骨骨折,并于盆腔内可见游离骨片影,膀胱中等程度充盈,轮廓及形态未见异常,壁光滑均一,无明显破裂征象,膀胱左外前方可见少量液性密度影.遂通过导尿管逆行注入2%泛影葡胺溶液100 ml后,行造影CT检查:膀胱内无造影剂显影,膀胱前方、左侧及左后方可见高密度造影剂影与液性密度的混合影(见图),尿生殖膈以下层面未见造影剂显影.CT诊断:①双侧耻骨多发骨折;②后尿道断裂.手术所见:尿生殖膈红肿,有少量积血,并可见尿道膜部断裂.

    作者:曹明阁;惠华;张殿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Dandy-Walker综合征的声像图特点

    例1,孕妇,28岁,孕39周,第3次行产前检查,无近亲结婚、药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超声所见:双顶径11.5cm侧脑室对称,第四脑室扩大,内见6.8cm×3.4cm液性暗区,小脑半球受压并分裂,形成角度成V字型(图1),羊水适中,余未见异常.B超提示:Dandy-Walker畸形.引产后见头大畸形,尸检发现:后颅窝被一巨大囊肿占据,小脑半球发育较小,蚓部几乎缺如.

    作者:安秀丽;张妹;徐莹莹;马瑞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闭塞1例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头晕3年入院.超声显示:双侧椎动脉血管走行正常,右侧椎动脉内径约3.5 mm,起始部管腔内探及略强回声团块,彩色血流显示各椎间段管腔内均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测量无血流频谱;左侧椎动脉内径约3.8 mm,于3~4颈椎间PW测收缩期大血流速(PSV)23cm/s、血流量37ml/min,超声诊断为(图1):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减低.DSA血管造影显示:右侧椎动脉完全闭塞(图2),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60%(图3).

    作者:杜莉;辛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颞叶中内侧硬化所致颞叶癫痫的MRI研究

    目的对儿童颞叶癫痫进行前瞻性MRI研究分析,探讨儿童颞叶癫痫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对127例临床和脑电图检查诊断为颞叶癫痫的儿童进行MRI多序列成像,分析研究颞叶的形态结构、信号并判断海马有无萎缩性改变.结果 127例颞叶癫痫患儿中,9例(7.1%)海马有萎缩性改变,且在T2加权成像和液体率减恢复(FLAIR)成像上呈高信号.9例中,6例伴有海马受累同侧颞叶信号异常;3例伴有同侧颞叶皮层结构不良;1例伴有同侧颞叶萎缩.结论颞叶中内侧硬化是儿童颞叶癫痫的一个相对少见原因,受累侧海马MRI表现为萎缩和信号异常,同时常伴海马外颞叶结构受累.

    作者:李文华;张永平;俞炬明;何慧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食管癌肉瘤的X线诊断及分析

    食管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食管中下段,我们在工作中遇见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右睾丸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23岁,未婚.因发现右侧阴囊肿物10余天而就诊.查体:右侧阴囊稍肿大,于右侧睾丸上方可触及一肿物,直径约2cm,质地较硬,触痛明显,挤压无缩小,改变体位肿物大小无变化.

    作者:张蓉;郑玉凤;刘倚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磁共振诊断脐尿管癌1例

    患者男,65岁.腹胀,乏力,食欲不振1个月,呕血3天.体检:BP 16.0/10.6kPa,腹水征(+),全腹无压痛.B超:肝周及肠袢间均见液性暗区,较大厚度为8.8cm,内可见絮状回声漂浮,耻骨联合上方距皮下1.0cm处见7.0cm×5.6cm×7.3cm的中、低、强不均匀混合包块,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不随呼吸上下移动.

    作者:张大伟;刘洪;胡志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血液系统疾病腰椎和股骨骨髓的MRI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骨髓MRI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例,骨髓纤维化(MF)6例,多发性骨髓瘤(MM)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行腰椎、股骨中上段骨髓SE及增强、脂肪抑制各序列成像MRI检查,与同期骨髓像白血病细胞计数(BMT)对比分析.结果①腰椎、股骨骨髓MRI像AML 11例中有9例、ALL 3例、MF 6例、MM3例、AA 2例T1WI和/或T2WI呈弥漫性斑片状低信号.②CML 6例T1WI、T2WI全部呈弥漫性低信号变化,Gd-DTPA增强效果明显.③ALL 3例、AA 1例股骨骨髓MR像中T1WI 、T2WI呈不规则形低信号.结论 MRI能为血液疾病的确诊和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的评价.

    作者:耿进朝;王荣峰;李明山;梶間敏男;伊藤勝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应用自制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超声粉碎仪振荡5%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40)混合溶液,加入全氟化碳(C3F8)气体自制声学造影剂;应用HP 5500超声诊断系统,选择左室短轴乳头肌切面,采用Contrast程序,双触发间歇二次谐波成像,对14条正常犬进行32次经静脉心肌造影,应用自编Matlab软件可以定量进行心肌造影强度分析.结果 32次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后31次获得满意的心肌显影.左室各壁心肌显影大视频密度值为49.4±17.3至117.3±23.4,明显高于本底对照(18.6±8.11至86.3±15.66,P<0.01).结论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可以成功地进行心肌造影并可对心肌显影强度进行定量研究.

    作者:杨军;郭启勇;任卫东;佟玉章;宋平梅;喻晓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轴位MRI图像在磁共振尿路成像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磁共振轴位图像和水成像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尿路梗阻性病变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9~86岁.所有病例均使用GE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检查,采用SSFSE序列和FRFSE序列重T2WI技术作磁共振尿路成像及轴位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①20例病人中有输尿管癌4例(双侧1例),膀胱癌5例,肾盂癌2例,肾、输尿管结石6例,其他3例.②MRU检查20例显示梗阻部位19例,提示占位征象4例,梗阻端占位性病因诊断率为16.7%.而轴位MRI图像显示占位性改变16例次,并同时显示管壁异常,占位性梗阻的病因诊断率为66.7%.结论 MRU可以直观地显示尿路的梗阻部位和程度,但对梗阻端的结构显示欠佳;而轴位MRI图像则能清楚地显示梗阻端的内部结构和外围关系,弥补了MRU的不足,因此轴位MRI图像在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作者:丁建平;王霄英;周良平;王振忠;蒋学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途径的MRA评价

    目的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途径.方法经MRA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40例,MRA上脑血管无异常表现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MRA、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病变血管59支.疾病组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同侧后交通动脉MRA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显示同侧后交通动脉增粗28支(47.5%).疾病组前交通动脉MRA出现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同侧软脑膜吻合支显示率为47.5%(28/59).MRA上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硬脑膜吻合支显示不良,对基底节区MMD血管显示好.结论 MRA无创、安全、整体性好,可从形态和功能上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形成方式与程度,能为该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较全面的评价,可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赵云辉;马著彬;高新疆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胸片演变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胸片的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的胸片,观测不同时期病变的位置、形态、数量、面积及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在首次胸片上,54例中,单侧受累33例,其中5例在随访胸片中转变为双侧受累:双侧受累者21例,以下肺野(64.82%)和肺中带(94.44%)多见.病变形态演变具有3种模式,以斑片状-片絮状-局部肺纹理增粗-完全吸收模式(64.82%)多见.病变数量演变包含5种模式,以单片型(40.74%)多见.病变面积演变包括单峰型(79.63%)、双峰型(12.96%)和持续恶化型(7.41%).病变密度演变包含单峰型(57.69%)、双峰型(29.49%)、三峰型(7.69%)和持续恶化型(5.13%).病程和病变占整个肺野大比例在病变形态、数量、面积和密度的不同演变类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病人胸片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演变模式对患者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作者:于春水;李坤成;李永忠;梁志刚;刘树良;卢洁;王志群;苏壮志;姚新宇;彭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MRI在SARS患者骨坏死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MRI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骨坏死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21位SARS康复出院3个月左右的患者行双髋MRI检查.对MRI发现异常者行CT及X线检查.结果 21例受检者中,共6例(28.6%)、11个股骨头发现异常(双侧5例、单侧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7岁,平均激素用量3823mg.其MRI表现均符合Ficat早期(<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但5例患者的CT及6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应用激素治疗的SARS患者,其随访时用MRI探查有无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蒋学祥;王霄英;肖江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纵隔静脉异常在胸部增强CT上的表现

    目的进一步了解纵隔静脉异常的CT表现和意义.方法收集胸部增强CT上出现纵隔静脉异常者34例,均作回顾性重建,成像参数(准直/有效层厚/重建间隔)为2.5mm/3.2mm/1.6mm或5mm/6.5mm/2mm,并作容积成像和曲面重建处理.结果 34例静脉异常可分为5种类型,包括左侧上腔静脉16例、左头臂静脉与奇-半奇静脉系统异常连接14例、左下肺静脉曲张2例、奇静脉瘤1例以及异常引流肺静脉1例.容积成像很好地显示异常,曲面重建有效地补偿前者没有曲面的不足.结论常规胸部CT增强结合回顾性重建容积成像可以有效显示各种静脉异常,正确认识这些异常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惠民;肖湘生;于红;李成洲;刘士远;杨春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不同频率诊断超声对小鼠早孕胚胎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检测诊断超声不同频率,相同时间照射后对早孕小鼠胚胎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差别.方法应用频率3.5MHz和频率6.5MHz的探头固定持续照射孕鼠腹部,不同频率的照射组又分为0min组,5min组,15min组,30min组,24小时后取出标本,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不同频率照射后DNA片段情况.结果频率为3.5MHz探头照射组,均出现凋亡梯形,且随时间的延长,梯形越明显;频率为6.5MHz照射组,15min照射组开始出现凋亡梯形,30min照射组凋亡梯形更趋明显.结论不同频率诊断超声持续照射小鼠胚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胚胎组织细胞凋亡,预测使用经阴道高频超声探头检查在诊断中相对更安全.

    作者:王锦惠;刘立民;魏濬;雷海胜;贾胜斌;乔中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超分析肱动脉血流预测上肢近端闭塞性病变

    目的分析通过肱动脉段流速曲线变化推断上肢动脉近端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30例受检者60条上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29条上肢动脉近端存在显著狭窄.超声分别以肱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值(PSV)、收缩期加速度值(AC)、肱动脉段流速曲线形态异常为标准预测上肢动脉近端病变.结果以肱动脉段AC值≤4m/s2 为标准,预测上肢动脉近端显著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100%,97%.以肱动脉段单峰流速曲线出现来预测上肢动脉近端显著狭窄,敏感性为79%,但特异性达到100%.结论分析肱动脉段流速曲线形态和定量参数,可推断上肢动脉近端的显著狭窄或闭塞.

    作者:韩红;王文平;丁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例

    患者女,52岁.下腹部隐痛3个月,自觉下腹部有一包块.近一周感乏力、腹胀、尿频尿急.查体:腹膨隆,宫颈肥大,有一1cm×1cm之小息肉.于盆腔可触及一孕5个月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子宫附件界限不清.彩超示:子宫前位,形态尚规则,回声均匀.盆腹腔可探及回声紊乱结构,上界脐下两指,两侧几达盆壁,局部呈中强回声,部分回声偏低,边界不清,CDFI见星点状血流.盆腹腔见少许游离液体.CT平扫:盆腹腔内巨大密度不均占位,大小约13cm×17cm×16cm,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0~30Hu(图1).肿块右前

    作者:黄志勤;李昕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彩超对肾囊肿介入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观察肾囊肿介入治疗前后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肾囊肿介入治疗前后的主肾动脉(SRA1)和段动脉(SRA2)及叶间动脉(SRA3)的多普勒频谱,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肾囊肿患者治疗前肾动脉Vs、Vd、Vm及RI、PI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各值降低,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超声治疗肾囊肿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动脉血流为肾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锡斌;赵春梅;许洪明;代林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59例与非典型肺炎39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部病例肺部病变分布可单叶或单叶,可单侧或双侧.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时期,肺内可见斑片模糊影,条索及粗网状影,肺实变影,细网状或局灶细网状影.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与非典型肺炎X线表现相似,无特异性.X线检查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确诊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汪珍穗;王海林;林竹;罗浩;杜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