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田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发生羊水栓塞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分娩并产后发生羊水栓塞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后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识别羊水栓塞,并及时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后发生羊水栓塞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眼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眼科外伤手术患者168例,对其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眼外伤手术患者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实行整体、心身护理,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全身情况,予以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保持手术治疗佳状态及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确保疗效的关健。结果本组162例患者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在手术中、治疗中均处于佳状态,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结论在眼科外伤手术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理问题发生,有利于手术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淑梅;薛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术前的辅助化疗,放射治疗,手术等,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对晚期患者尽量减少痛苦。手术方法及步骤:1切口,以肿瘤为中心环绕乳房作一梭形切口,距肿瘤边缘2厘米。2切开皮肤后向两侧分离,。3分离皮瓣,备热盐水纱垫止血,较大出血点,电灼止血或结扎。4用电刀切开锁骨下的皮下脂肪层,认清三角肌与胸大肌间的头静脉。5切断胸肌前,胸肩锋血管。6用扁桃体钳及直角钳解剖腋窝清除血管和神经以外的淋巴脂肪组织。7将整个乳房向内侧翻转,切断胸大肌,胸小肌,后将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组织同腹直肌上端前鞘一起切开。8彻底止血,,用蒸馏水冲洗切口,用组织钳夹酒精皮纱在腋窝处皮瓣消毒,刀戳口放置引流管。9清点物品。10将背阔肌及皮瓣与胸壁紧密固定后再用角针或1号线缝合皮肤,有张力时可减张缝合。11将消毒棉纱垫置于腋窝及锁骨下方,加压包扎,负压吸引,包扎伤口[1]。结论;大部分患者效果都很理想。手术成功率较高。
作者:姚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动物组织液体积的变化。方法:采用毛细管法对动物组织液定量测定。结果针灸后动物的组织液明显增多。结论针灸作用机制可能与组织液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敬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在60岁以上,共62例。行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环、压疮性感染、应激性溃疡等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多与患者合并的其他系统疾病有关,如心、肺疾病等,术前可常规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后再进行手术。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老年患者多见。术后应适当给予功能训练,同时合理应用抗凝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王君;郝安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创建静脉通路,床旁备用抢救药品及心脏电复律除颤器。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心尖部穿刺点根据B超探及的情况进行,按照B超定位方向,持穿刺针保持负压缓慢进针,当抽出液体和有突破感后,进针停止。将导丝送入,之后将穿刺针退出,胸壁及皮肤与皮下组织采用扩张鞘进行扩张,引流导管可沿引导丝插入,后将导丝退出,并将导管固定,敷料后进行包扎。引流量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具体操作。结果:间断引流,7d至14d为导管留置的时间。患者中,采用心尖部位置管7例,采用剑突下置管29例。在成功穿刺抽液减压后,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36例患者均无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内继发感染、损伤腹部或肝脏脏器、损伤管状血管或心肌、气胸、急性肺水肿、心室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心包积液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具有费用低廉、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不干预护理方法(不进行二次断脐和少用消毒剂等),与传统的方法比较,观察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体温、脐周皮肤、断端渗液、渗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脱落时间和减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临床人为过多干预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带延迟干燥、创伤出血、感染的伤害,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锥束CT进行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诊治,实验组采用锥束CT进行诊治,比较两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实验组诊治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中38例患者对我院诊治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锥束 CT进行诊治效果比较显著,患者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低,且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蓉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炎镇痛、护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蒙药篦齿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阿明乌日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产后出血[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伴发多脏器受累,具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防治及护理工作,可减少产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陆莹甘;许珍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生活中,很多女性对乳腺增生特别紧张,担心这是乳腺癌的前兆。其实,乳腺增生仅仅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也就是雌激素绝对或相对增高,孕激素降低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别担心它一定会转变成乳腺癌。
作者: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和探讨,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方法。通过对17543名出生72 h的新生儿采集足跟末梢血,以时间分辨免疫法测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新生儿筛查结果显示,初筛阳性病例185例,确诊11例。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因其初期没有明显表征容易导致误诊,尽早进行新生儿筛查可以有效减少误诊率,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发生不可逆的智能障碍,防止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韩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2000年约为1.5亿,2010年患病人数达到2.21亿,2025年将增至3亿⑴。目前我国已经列入了世界3大糖尿病大国之列,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人数达到5930万⑵。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并发症的防治需要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如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定时服药、监测血糖、心理应对等对策。这些自我管理知识与技能一般都通过健康教育而获得,因此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及治疗的重要基石,我们国家这方面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近几年开展了糖尿病教育工作,但是我国糖尿病人群的并发症控制达标情况依然不够理想⑶,生活质量普遍很低⑷,说明我国的糖尿病教育效果不理想,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更好提高对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疾病控制的重要因素。就如何加强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李潇潇;陈美玲;吴泓雁;曲春叶;郝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ICU仪器管理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因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价值昂贵,如果缺少必要的管理与维护,势必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误对患者的抢救,甚至造成医疗事故。为保证ICU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改变了过去由护士长兼管的方式,设定专门护士负责,建立健全仪器的管理制度,减少仪器的损坏与丢失,使ICU的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作者:罗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从B超诊断技术诞生以来,由于B超诊断技术的非侵人性特征,以及 B超诊断技术对患者的病情的诊断的成功率非常高的原因,B超诊断技术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相关仪器的不断改进和价格的逐步降低,B超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即经济又实用的诊断技术,并且在各个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医院的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目前我国的B超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作者:张鲁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中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方法:对38例交配血不合的患者进行凝聚胺试验( MPT组)和微柱凝胶试验(MGT组),同时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自身对照试验,分析总结配血不合的原因。结果:MGT的灵敏度明显优于MPT(P<0.05)。配血不合的38例患者中,离心不足引起不合的共2例,患者自身抗体共10例,不完全抗体10例且DTA均为阳性;献血者不完全抗体2例,自身对照2例且DTA均为阳性;12例假阳性。结论:当出现交叉配血不合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病史及血液标本,确保ABO血型准确、筛检不规则抗体,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作者:李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中患者误诊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方法:对本院自2007年5月-2009年7月100例放射患者的诊断报告进行复查,进一步确诊,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与原始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距。结果:100例患者之中,有32例患者的放射诊断的结果与原诊断的结果不相符,误诊率比重较大,说明放射存在的误诊现象相对严重。结论:基于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放射医师的临床经验欠缺、设备的性能较差,加上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误诊现象的频繁出现。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使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更顺利。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放射科个别误诊现象,给患者治疗和医院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影像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导致的纠纷引起人们关注。这篇文章对于放射诊断工作中的漏诊和误诊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些避免其差错的方法。
作者:廖宗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环境的污染,疾病不断多样化发展。传染性疾病也不断出现,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不仅做好平常的防传染及控制疾病的护理。还应该关注其共性,如对传染疾病护理中所应具备的护理道德。护理道德抽象于一般道德,对医护人员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和监督作用,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良好的护理道德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重点从护理道德对患者心理素质、医院消毒隔离两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并强调了护理道德在传染性疾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冯新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重视健康、维护健康就成了人们的基本需要。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本院成立了体检中心,专为健康查体这一特定人群提供便捷、优质、高效、舒适、诚信、规范满意的服务。因此,为了保证远程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标本,保证实验结果准确。不断的总结工作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乌云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