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后叶素致心动过缓的分析与护理

陈迎春;刘扬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心动过缓, 治疗过程, 门脉血流量, 肺血管收缩, 作用机理, 压力下降, 心排出量, 心率减慢, 神经兴奋, 咯血, 临床, 疗效显著, 静脉给药, 副作用, 肺循环, 止血, 心脏, 迷走, 护理
摘要: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作用机理是垂体后叶素经静脉给药,使肺血管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门脉血流量也减少,从而使肺循环压力下降而迅速止血。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方面的副作用,其中对心脏方面的影响一心动过缓也常有发生,应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起心动过缓的13例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分析总结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一年内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老年性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并发其他疾病;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一年内病死率分别为64.10%、7.69%、20.51%和89.74%、2.56%、5.13%,经检验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一年内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 气管管患者非计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 ICU 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2例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不能耐受、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及护理治疗中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作者:黄烯;徐小欣;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和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所有研究对象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62例,肺结核患者有20例,支气管哮喘有8例,支气管扩张的有10例患者。所有对象均采用心理护理、呼吸观察护理、咳嗽咳痰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观察其护理的效果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研究对象中,通过护理后治愈89例患者,治愈率为89%,无效的为7例,死亡4例。结论:在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提高了治疗的水平和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传统蒙医治疗108例萨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蒙医传统复方制剂对萨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08例萨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传统蒙医复方制剂治疗组54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54例;治疗周期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同时记录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统计其结果。结果:蒙医传统复方制剂治疗组:蒙医组有效率达96.3%,无效率为3.7%;西医对照组有效率达85.2%,无效率为:14.8%。经统计学统计,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萨病疗效显著,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风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肝炎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高、感染范围广的一种疾病。早在前几年,中国就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乙肝型肝炎的防治工作。而且肝炎的病毒还可以通过动物向人类传播,危害性很大。且随着肝炎病毒的不断演化,目前已经是出现了多种肝炎类疾病。例如:甲肝、乙肝、丙肝等。对此,笔者将谈谈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薛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探讨

    总结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和探讨,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方法。通过对17543名出生72 h的新生儿采集足跟末梢血,以时间分辨免疫法测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新生儿筛查结果显示,初筛阳性病例185例,确诊11例。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因其初期没有明显表征容易导致误诊,尽早进行新生儿筛查可以有效减少误诊率,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发生不可逆的智能障碍,防止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韩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如何更好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展开护理,提高护质量。方法选择我院80例呼吸内科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的做出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成功康复出院,13例患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要更加具有针对性,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以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陈莉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与讨论护理干预在焦虑性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0月份来我院就诊的焦虑性神经症的患者5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然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以上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焦虑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且进行对比。然后与以前治疗过的患者但是没有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到有效地调整,比护理以前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对象与过去一年的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情况之间也具有差异,而且同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缓其不良的心理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这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它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病,临床以原发性高血压常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西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伴有相关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的情况,选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本人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常规给予降压药的同时,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治军;张育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下肢不等长现象分析及矫治方式的选择

    目的:研究目前大学生下肢不等长现象,以求引起人们对此现象的重视,并为预防下肢不等长及其可能导致的疾病和矫治下肢不等长的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例在校大学生进行双腿长度的测量并计算差值,利用 spss13.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总体样本中32.00%(64/200)双腿差值超出正常范围;3.00%(男:6例)双腿差值超出两厘米;男性双腿长度差的平均值为(0.88±0.61)cm,女性双腿长度差的平均值为(0.74±0.46)cm;在调查数据中,有26例双腿长度差大于1.5cm;男性测量数据中43.00%(43例)左腿长于右腿长度,女性测量数据中53.00%(53例)左腿长于右腿。结论:下肢不等长现象在大学生人群中存在普遍,探究性别、左右腿长度等差异在预防治疗下肢不等长的方式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潘兆;张慧;孙燕;刘井泉;彭香红;陈永红;刘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对2010-2012年就诊的97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97例糖尿病患者中,53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4.6%。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6、8、4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6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应同时预防和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刘院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中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这对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病况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输卵管妊娠住院病人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成功70例,失败16例,其中改行手术治疗10例,急诊手术4例。结论加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病人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吕华;赵伟;高燕敏;李茜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例上颌窦癌的影像征象分析

    目的:根据上颌窦病变的局部征象及向周围扩展破坏的特点,提高对上颌窦癌的认识。方法普放 X光片、CT平扫及增强扫描、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软组织窗、骨窗分别观察窦腔内外软组织块影及窦壁骨结构征象,术后病理资料证实。结果结论分析上颌窦癌局部特征及相邻组织受侵的征象,提高对上颌窦癌的认识并为临床根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影像学资料。

    作者:肖庆华;肖东媛;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期中凝血指标的改变及意义

    妊娠期妇女其体内的凝血功能随着孕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虽然这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是随着孕期的延长特别是在孕后期,其体内的纤维蛋白和凝血成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样会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各项生理指标。所以研究清楚孕妇在孕期中的各个时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就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蒙医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研究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导致血管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或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发病率高,因其突发性被人们广泛重视。冠心病在临床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猝死型等,蒙医治疗冠心病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着重就蒙医学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蒙医学把冠心病归类为“心刺痛”范畴。心刺痛蒙医病名“朱日很?哈特勒嘎”。

    作者:吴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酒精中毒380例治疗体会

    近几年来,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我们北方中小城市市民及牧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经常可见大量饮酒致急性酒精中毒者,我们自2010年10月致2012年10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80例,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术后情绪、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变。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对其施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设为对照组。一组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在治疗后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值得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宋青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IN)临床应用及观察

    目的:观察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yneFixTM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要求放置吉妮节育器者136例,在严密消毒下,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术后预防性口服抗生素3日,下次月经干净后,B型超声波复查吉妮节育器。结果:136例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者,脱落一例,脱落率0.7%,带器受孕者一例,带器受孕率0.7%。结论:由于吉妮节育器具有无支架,可随意弯曲和占据子宫腔空间小等特点,适用于任何大小和形态的子宫,且脱落率和妊娠率低,出血及经痛等副反应少,具有长期、高效避孕效果。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联合电镜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通过临床3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发现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效果明显高于单纯数字减影气管选择性造影引导支气管镜灌注治疗。支气管内膜较硬的干酪病变靠口服药物以及灌注在临床上发现是达不到治疗效果。只有经过支气管钳取干酪病变,露出红色少量出血的粘膜来再灌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经过多次反复临床观察,发现DSA灌注联合支气管钳取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效果显著,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段占举;侯洁宁;白慧颖;王立平;张悦;赵丽红;全保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