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新生儿梅毒静脉采血操作过程中存在穿刺难度大、操作者心理压力大、自身防护意识不够等危险性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血管、双人协作、选择合适的手套,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操作者压力、加强防护,从而避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人临床检查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妊高症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妊高症患者的临床检查措施及有效治疗措施。结果妊高症患者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及检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措施,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动态的全面检查和对症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妊高症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提高妊高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七氟醚和氯胺酮在小儿麻醉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68例小儿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试验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结果: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在诱导后5min,其HR明显增快(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试验组患者术后睁眼和出手术室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分泌物增加和术中躯体运动以及术后精神症状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较,采用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其产生的并发症比较少,且苏醒快。患者容易接受,在小儿麻醉手术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徐志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体损伤患者80例(80颗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损伤牙体,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损伤牙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美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因眼外伤需手术治疗患者33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168例,分别予以心理护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入院时与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焦虑量表评分8.4±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5.6分,出院后1个月社会活动评分27.9±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4.1±2.8分,精神心理评分28.3±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2±4.3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80.3%显著高于对照组40.5%。结论:心理护理法对于眼外伤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较好,焦虑量表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患者和家属满意率高,适合应用推广。
作者:张淑梅;薛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对保持正常体温,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许多皮肤病的治疗很棘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不但给病人带来躯体的痛苦,而且对其心理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因此对皮肤疾病不仅注意加强对病人的身体治疗和护理,还要了解和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2010年-2012年我院通过对37例住院皮肤病病人的心理干预并实施健康宣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龚静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北方地区高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也就决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应有其特殊性。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作者:孟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作者:王永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刺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确诊为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基础上联合针刺法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乏力三组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刺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丽梅;客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近期疗效。方法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脉滴注,1次/周,连用4周。结果治疗起效时间1-6周,总有效率70%(21/30)。显效11例、良效10例、进步2例、无效4例。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ITP起效快、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小,可作为儿童难治性ITP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赵晓飞;张红梅;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多种类别的原发性肠系膜肿瘤进行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肠系膜种瘤临床表现不一,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判别依据;穿刺,CT和 MRI等手段可以加强诊断。囊性肿瘤大多是良性,手术切除率高;实性肿瘤多是恶性,手术方面切除率低。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恶性肿瘤预后差,早发现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海云;李冬斌;许香梅;康书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几年来,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我们北方中小城市市民及牧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经常可见大量饮酒致急性酒精中毒者,我们自2010年10月致2012年10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80例,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及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200名剖宫产产妇作为对象,将此200名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即普通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从而对比产妇在剖宫产后的恢复疗效、心理状况、满意程度。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舒适护理有利于剖宫产的孕妇产后恢复;有利于消除郁闷、焦虑、易怒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有益于剖宫产妇术后的恢复,有益于产妇与医务人员更好的沟通,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赵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痔疮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的疾病,痔疮出血是其主要症状,为了探究纯中药痔根清丹治疗内外痔的临床效果,笔者结合120例痔疮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姜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95%以上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该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呃逆等范畴。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反酸、胃灼热、恶心、嗳气等消化道症状,以腹痛为主,疼痛限于上腹部,有周期性、节律性和慢性特点。目前对于消化性溃疡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自2010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自拟中药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分散片、甲硝唑片、威地美片等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55例,并与单纯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分散片、甲硝唑片、威地美片治疗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晓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心悸、乏力、消瘦、双手颤抖8个月,于2013年2月3日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突眼症(+)双甲状腺Ⅰ度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律120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膝腱反射活跃,跟腱反射时程缩短,可见手颤。血常规:白细胞8.5×109/L,血红蛋白质115g/L,血小板265×109/L;尿常规检查:葡萄糖、胆红素、酮体、蛋白、亚硝酸盐、潜血均为阴性,尿比重1.015,pH6,红细胞0~10个/uL,白细胞0~25个/uL,尿胆原2.0umol/L;丙氨基酸转氨酶(ALT)2280U/L(正常0~47U/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2820U/L (正常值0~40U/L),总胆红素36.3 umol/L(正常值2~19 umol/L),直接胆红素19.2 umol/L(正常值0~4.5 umol/L);腹部 B 超,肝胆脾未见异常,甲状腺B超未见异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 E 抗原,乙型肝炎 E 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均阴性,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总甲状腺素(TT4)119 pmol/L(正常值10.2~17 pmol/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10.43(正常值1.3~2.5 p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64.3 pmol/L(正常值10.2~17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9.3 pmol/L(正常值4.5~7.5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01mU/L(正常值0.3~3.8 mU/L);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甲亢性肝损害。服用他巴唑10mg,每日3次,心得安10mg,每日3次,静脉滴注维生素C、葡醛丙酯(商品名:肝泰乐)及甘力欣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逐渐下降,半个月后复查ALT626 U/L,AST212 U/L,总胆红素17.12 umol/L,直接胆红素6.97 umol/L,(FT3)10.8 pmol/L,FT4)20.2pmol/L, TSH 1.02mU/L;一个月后复查ALT38 U/L,AST22 U/L,总胆红素13.12 umol/L,直接胆红素4.31 umol/L,( FT3)4.93 pmol/L,( FT4)14.2pmol/L, TSH 2.98mU/L,他巴唑改为维持量,带药出院。
作者:李轶群;谢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留置气囊导管造成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和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本院留置气囊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患者24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损伤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不当,气囊注水时对尿道过度扩张,或者将尿管强行拔除等相关;结果:留置气囊导尿管时,要严格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护理,才能避免或者减少尿道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白立丹;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980例腹部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A组(480例)术后用鸦片类止痛剂,B组(500例)术后用持续硬膜外镇痛。分析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与 A组比较,P<0.01;B组肠道功能恢复快,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与A组比较,P<0.05。腹部手术术后使用持续硬膜外镇痛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徐忠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B超声像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症患者96例,据合并症统计诊断情况,对比征象与指标。结果:单纯子宫腺肌症32例占33.33%,诊断符合率65.63%,超声征象表现较典型;合并其它64例占66.66%,诊断符合率71.88%,征象多不典型,差异较大。结论:子宫腺肌症合并症较多,超声征象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合并子宫肌瘤比例较高,行B超声诊断若混杂子宫腺肌症声像特征,应提高警惕。
作者:谭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