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武;窦钧年;彭文刚;李玉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它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及继发性高血压病,临床以原发性高血压常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西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伴有相关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的情况,选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本人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常规给予降压药的同时,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治军;张育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保证患者开放气道,防止气道阻塞的主要措施。而吸氧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人工气道建立后,气管套管口成为氧气进入的重要通道,因此吸氧管和气管套管之间的有效连接是保证吸氧通畅的关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因为患者的躁动、翻身、叩背、咳嗽等情况而使输氧连接中断,吸氧管从套管内脱出。
作者:赵惠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吴达秉承黄元御学术思想,治疗诸多杂病好有特色,本文试图从外感咳嗽、内伤咳嗽探讨其咳嗽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旨在提高咳嗽的治疗效果。
作者:史国续;史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春节是中华民族大的传统节日,就在这举家团圆、欢度佳节的喜庆日子里,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数以百计的医务人员,却牺牲了和家人的团聚,放弃了节日的休息,夜以继日守护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以大爱无疆的职业品德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康。
作者:李永辉;甄宏斌;郭远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了复合超滤技术改善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ECC)术后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80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四组:零平衡超滤组(ZUF组,n=20)、改良超滤组(MUF组,n=20)、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M+Z组,n=20)以及常规超滤组(CUF组,n=20)。分别检测各组心脏指数(CI)、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的浓度以及呼吸机辅助时间(MAT)。结果: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和零平衡超滤组术后2、12、24、48小时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的浓度较改良超滤组和常规超滤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呼吸机支持时间较其他3组短(P<O.05);M+Z组术后2、l2、24、48h心脏指数(CI)较其他3组高(P<O.05)。结论:复合超滤能更好地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浓度,提高心脏指数,改善小儿先心病患儿术后心功能。
作者:高致炳;杨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从可测项目范围到技术先进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现代医疗模式中,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的可靠的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做好消毒及个人防护,按照合理流程处理标本,是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基本措施。
作者:包焕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用药患者400例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药房人员进行用药依从性与影响因素调查。结果400例患者中,依从性好62.50%,依从性差37.50%。依从差患者年龄(60.24±11.24)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73.33%,高于依从性好的(49.46±15.46)岁、26.00%;依从差患者月收入(1462.23±242.23)元,少于依从性好的(1989.67±210.67)元。依从性差原因包括:治疗方案复杂70例;药品标签及说明书不能正确理解30例;服药不方便(药品体积、气味等)22例;担心药物不良反应55例;相信广告22例;缺少药物指导15例。结论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复杂,药师可通过提高业务水平、实施用药指导、加强沟通等途径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吴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ICU接受治疗的术后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因素,又有外界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相当用心,针对术后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做出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以下是笔者就如何护理手术后发生睡眠障碍的ICU患者提出的看法。[1]
作者:张丽华;陈肖玉;吴银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问卷调查和体检,初步探讨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山西省血管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此为冠心病组,取同期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实验参照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史、血液及牙周病相关检查。比较两组牙周患病率及牙周健康状况、牙周组织病变程度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为.33%,高于对照组34.67%,冠心病组牙周健康状况也均差于实验参照组,牙周病变程度较实验参照组严重。结论: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概存在一些内在的相关性,预防牙周病对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问杰;李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以及降低病死率。方法总结分析33例收住本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的病例。结果33例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中以左向右分流居多,肺炎治愈22例,心衰纠正20例,14例手术治疗,5例因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功能改善不理想自动出院。3例心衰控制后再次发生、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心力衰竭重及缺氧发作。结论先心病的婴幼儿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出现早、易反复、难以控制,病死率高,如果未能早期手术治疗,抗炎、强心、利尿、扩血管、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仍是降低婴幼儿先心病肺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雁;李克蓉;周锦妍;曹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体损伤患者80例(80颗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修复损伤牙体,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损伤牙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体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美观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45例甲状腺危象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来探索甲状腺危象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甲状腺危象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结论通过分析45例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的治愈率增加了很多。
作者:庞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2号针头通常用来加药,也可以用于膀胱冲洗或憋尿急做 B超的病人,可使膀胱快速充盈,以便宫颈癌、卵巢癌、宫外孕,等病人在做B超,盆腔CT时能清楚的观察到盆腔脏器癌变以及宫外孕破裂出血等病变,可做为癌变及宫外孕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朱玲玲;蔡宝玉;张梅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对保持正常体温,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许多皮肤病的治疗很棘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不但给病人带来躯体的痛苦,而且对其心理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因此对皮肤疾病不仅注意加强对病人的身体治疗和护理,还要了解和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2010年-2012年我院通过对37例住院皮肤病病人的心理干预并实施健康宣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龚静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50例护理差错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导致50例护理差错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中有22例为教育培训因素,2例环境设备因素,12例沟通因素,4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工作任务因素。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主要的是教育培训,其次是沟通因素,因此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降低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潘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情绪、饮食、运动、吸烟、烟酒等等因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劳逸结合、合理饮食、药物治疗、茶疗方式等,是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由此可知,普及高血压的知识、加强高血压的防治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即以此为根据,介绍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实施的预防和调节病情的方法,列举了患者在生活中的各种宜忌问题,以及保健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很有帮助。
作者:马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在的很多医院管理人员都有一个管理方面的难题,那就是护患关系差、护理人员流失率高,很多医院因为护理质量而被病人家属投诉的事件层出不穷。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作用,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笔者探讨了不同的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的是将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断优化,增强其可行性,以更好地践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的、正确的现代护理理念。
作者:陈秋琴;林飞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方案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5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分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各75例例。结果:2型糖尿病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