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多年以来,由于常规静息心电图的经济、方便、实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冠心病的诊断。但随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这一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在临床上的应用,人们又不难看出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由此给临床,特别是门诊首诊工作不免要带来误诊、漏诊情况。本文现就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的静息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石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院团委以“服务青年、服务医院、服务社会”为宗旨,紧紧围绕医院党政中心工作,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为培养和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医院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团的自身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朱佳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发生羊水栓塞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分娩并产后发生羊水栓塞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后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识别羊水栓塞,并及时行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产后发生羊水栓塞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妊娠期妇女其体内的凝血功能随着孕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虽然这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是随着孕期的延长特别是在孕后期,其体内的纤维蛋白和凝血成分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这样会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各项生理指标。所以研究清楚孕妇在孕期中的各个时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就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方法的应用。方法:采用中药复方黑箱分析以及单纯药物成分分析法对当归补血汤成分进行联合峰识别,并进行复杂样品智能优化的紫外光谱和 a、c指数测定,对其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结果为当归78个化学组成成分、黄芪66个化学组成成分以及当归补血汤中的71个化学组成成分,并且确定了黄芪的分离梯度条件。且黄芪和当归中存在部分相同的化学组分,经过当归补血汤配伍后,不存在化学成分的增加或消失,但原有化学组分在含量上发生变化。结论: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法有助于中药复方成分的测定,具有准确、高效等特点,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良性结节三维彩色能量图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图(3D-CPA)检查甲状腺结节78例。结果甲状腺腺瘤3D-CPA血流灌注特征为球形网状结构。结节边缘血流分布境界清晰,容易分清结节与正常腺体间的关系。甲状腺非肿瘤性结节的3D-CPA血供状态各不相同,均未构成球形网状形态。结论3D-CPA有助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定性定位诊断。
作者:靳元;邓锁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对2010-2012年就诊的97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97例糖尿病患者中,53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4.6%。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6、8、4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6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应同时预防和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刘院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脂肪组织反应因子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随机选取30例新发的2型糖尿病病人并30例健康对照,分别测定其血浆基本生化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以及脂肪组织反应因子IL-2、总脂联素、高分子量脂联素、瘦素的血浆浓度,通过HOMA2衡量胰岛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检测分析HRV。结果糖尿病组IL-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总脂联素、高分子量脂联素、瘦素浓度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HRV各指标(SDNN、SDANN、rMSDD、LF、HF、LF/HF)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IL-2、高分子量脂联素、瘦素浓度与HRV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血浆IL-2、高分子量脂联素、瘦素浓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功能病变的高危因素,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永;宋立友;晋学飞;马冲(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术后情绪、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变。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癌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患者对其施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设为对照组。一组对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在治疗后心理状态的快速调整。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医从性,值得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宋青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今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易合并多种疾病,其中合并脑梗死病者多见。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既可以使患者了解健康的生活知识,减轻心理负担,又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古丽旦?热合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6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30例采用综合产前检查、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早期干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包括整洁利安静的病室环境、及时更换床单、正确的体位、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饮食等。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母婴结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施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安全度过围产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梁晶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属祖国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思维,是中医学预防疾病,防重于治的体现,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防治方法。具体措施如下: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适劳逸、戒烟、氧疗等,不论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缓解期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银是一种可杀灭细菌、真菌和霉菌的金属。自进入20世纪,临床应用银化合物杀菌消毒、抗菌消炎逐渐广泛。如湿润烧伤膏用于治疗烧、烫伤;应用含氟化二氨银漱口水防治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应用一种羧酸银与乙醇复配液,治疗泪管炎、阴道感染、细菌性感冒等;纳米银抗菌凝胶是近几年来研制的一种通过纳米技术原理,将金属银制成直径为25nm 左右的银微粒单位,与细菌体内去氧核糖核酸相结合,导致细菌微生物死亡,达到抗菌作用[1]的新药。自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科分别采用外用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和湿润烧伤膏治疗二度烧伤及烫伤,并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刘之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常见并发症,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恶性肿瘤或者原发性肿瘤晚期患者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该病是因肿瘤发生胸膜转移或者累及到胸膜所致。 MPE患者会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及咳嗽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该并发症,其治疗难度非常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且其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清除胸腔积液以及防止胸腔积液的再次积蓄,进一步延长诸多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对近几年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的进展。
作者:方理;金龙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肺栓塞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心脏围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和胸闷,分别有17例和27例患者;该病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在70岁以上和卧床时间在24小时以上这两个因素占据的比重大,前者有24例,后者有19例。此外,生化结果显示,25例患者的D2聚体呈阳性,22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8例患者右心室容积扩大,15例患者肺动脉高压。结论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具有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有低血氧症,超声检查提示为右心室容积扩大和肺动脉高压,全面掌握该并发症的各项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贾鹏;李刚;刘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伴随化妆品市场和网购市场的迅猛发展,化妆品的使用更加广泛,由化妆品引起的不良皮肤病也逐渐增多,给美容患者增加痛苦。化妆品性皮肤病是一种接触性皮炎,化妆品中的颜料、香精、脱色剂、避光剂、制汗剂、皮质激素等对皮肤有着不同程度的刺激,作为抗原、半抗原而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部分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还具有光敏性,可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增强,皮肤出现红斑或色素沉着,化妆品性皮肤病中医称“粉花疮”,治疗棘手,2009年8月---2013年8月间,我科应用“复方三黄汤”面部护理治疗化装品性皮肤病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罗洁;吴军;胡玫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近期疗效。方法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脉滴注,1次/周,连用4周。结果治疗起效时间1-6周,总有效率70%(21/30)。显效11例、良效10例、进步2例、无效4例。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ITP起效快、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小,可作为儿童难治性ITP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赵晓飞;张红梅;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氨溴索为溴已新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作用较溴已新强,能促进呼吸道粘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和断裂痰液中黏多糖纤维,使痰液粘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并可明显减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а等气道炎性反应因子的水平,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非处方药[1]。在多年临床应用中,仅遇1例超声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海畅)过敏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妮;徐紹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中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这对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病况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的服务应用到急诊科之后,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水平是否能够提高。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160例的急诊科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为80人。对照组接受普通的护理服务,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后,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同时,患者本身的各种不安情绪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诊科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极为有效和关键,在今后的急诊科护理中,可以适当推广使用人性化护理方法。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