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甜甜
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留置针留置前对患者的评估和指导.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避免因穿刺血管的选择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留置时间缩短和出现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孔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鱼胆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内科急症,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我院自2012年至2014年共收治鱼胆中毒患者3例,均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 我院2012年到2014年期间收治鱼胆中毒的2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3例匀为男性、青年患者.均有明确的服鱼胆病史,服用的鱼胆l~3枚不等,胆汗量4~6ml,均为生服,服用至来院时间6~24h.
作者:陈进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梗塞病人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50例与基础干预组50例.基础干预组病人给予基础干预;针灸推拿组病人在基础干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法,将两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针灸推拿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基础干预组P<0.05.针灸推拿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干预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表现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治法方法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有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重新建立,并改善治疗效果,安全度高,值得在神经科病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开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临时起搏器应用效果进行护理观察.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者进行了研究,这50例患儿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之后,患儿在恢复心跳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心动缓慢、临时节律和房室传导受阻的问题,因此,这50例小儿患者都采用了临时起搏.来支撑其心脏的跳动,并对起搏器应用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这50例小儿患者应用临时起搏器的时间均在4d-15d,其中有2例在停用临时起搏器后的19h内,出现了心率缓慢的现象,因此,由进行了第二次的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并在一周后,患者的心跳恢复正常.而有1例小儿患者被诊断为要永久的进行起搏器的配备,剩下的小儿患者都在停用临时起搏器后,心跳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合理的应用临时起搏器,可以帮助小儿患者快速的恢复正常心跳,降低小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以及缓慢性心律的危险症状,从而保障了小儿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正确的应用临时起搏器值得被广泛的推广.
作者:路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外科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祛除病灶的同时,亦必然对身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希望以小的手术损伤获取好的治疗效果.医生和病人对这一希望的追求导致了外科微创理念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微创理念的贯彻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手术的微创化是现代外科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拟对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目前,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三个领域.1 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作者:邢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前来我院治疗的38例腹腔镜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干预组中胆囊结石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感染率上都大大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一定的护理措施,利于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减少患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升了治愈效果.
作者:韦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的首要步骤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护士必须与患者直接建立有效的沟通.有效沟通能够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护士更轻松地获取患者个体情况,可以说有效沟通是护理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对我班50名学生操作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苏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呼吸内科作为常见病之一,影响着无数人的健康,许多得了呼吸病的重症患者在医院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拜托了呼吸病的困扰,过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探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更多的呼吸病人恢复健康,我对我院呼吸内科中的50例重症患者进行了观察.本文就从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任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总结归纳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92例毒蕈中毒患者的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及时的医疗手段及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治,对毒蕈中毒患者的护理要严格贯穿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当中,确保患者能够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结果:92例患者中除2例重度中毒发生休克后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作用,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作者:马妍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国在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国策,这期间我们去的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诸多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简述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政策.
作者:刘鲜;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DR胸片及X线平片对胸膜外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子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胸部外伤经手术或诊断性穿刺确诊为胸外血肿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X线及DR胸片,观察二者检查结果.结果 X线平片诊断24例为胸膜外血肿,5例诊断为胸膜增厚,9例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血),12例诊断为肺挫裂伤;DR胸片诊断43例为胸膜外血肿,1例为胸膜外良性肿瘤,1例诊断胸膜肿瘤,5例诊断为胸腔积液.DR胸片的定位准确性(肺外/肺内)及定性准确性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 DR胸片对胸膜外血肿的诊断价值相比于X线平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存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在相同条件下,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采静脉血2ml置于EDTA-K2的抗凝管中.标本收集后即刻、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在SYSMEX-1800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白细胞及其分类进行比较.结果:在0小时、2小时、4小时之间的参数变化率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小时以后的白细胞以及分类不稳定,成假性增高或者降低.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及其分类有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4小时内送检,可以大程度地避免白细胞数以及白细胞分类假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现象.
作者:蒙春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实施健康管理,对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某单位人员143人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结果:通过1年的健康管理,观察研究对象对慢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较管理前提高,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值较管理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管理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慢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有效的降低慢病危险因素的风险,提高慢病管理的效果.
作者:宋志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小儿肠套叠术后的护理.方法:对50例肠套叠术后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并严密观察、记录.结果:50例患儿全成功治愈出院.结论:精心,合理,有效的护理对肠套叠患儿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小英;邓国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过少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接受阴道分娩)和对照组(接受剖宫产).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6±1.2分和8.5±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分别为215.6±54.7ml、294.5±68.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孕晚期发生羊水过少时,在排除胎儿畸形者、臀位、双胎妊娠等高危因素后,当宫颈条件成熟时可以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刘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溶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总结了38例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正确使用氧气雾化面罩、观察面色及呼吸、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预防宣教工作等通过观察和护理发现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患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在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F组)和静脉自控镇痛(C组).F组在手术结束后髂筋膜间隙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配置:0.2%罗哌卡因250ml,背景剂量5ml/h,PCA5ml,锁定时间30min,C组手术结束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药物配置:舒芬太尼100u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共100ml,背景剂量2ml/h,PCA1.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h 、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肌力评分.结果:F组在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P<0.05).F组患者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肌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更安全有效.
作者:宁军宏;王桂荣;白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30例(75.0%),高于对照组的21例(52.5%);患者在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控制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亓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