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瘢痕小等优点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腹腔镜手术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在2012-01至2015-03间,我院对121例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松;张力;吴云;黄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处理方式.对神经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10名医生、15名实习生中,只有4名医生、1名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其余人员均发生过针刺伤,其中有11名护士、3名实习生反复被针刺伤过,并且针刺伤后缺乏正确的伤后处理.结论:加强院感培训,增强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了解,树立职业防护观念等对策,对减少针刺伤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袁秀丽主任医师自创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法,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头痛眩晕的经验.
作者:王芳;周祖刚;周晓艳;曾勇;袁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都进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偏头痛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患者遵医嘱依从性,缓解偏头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喷量,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53例行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P <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微创的面部提升术式 方法 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微创面部提升联合面部悬吊线,在去除适量松弛皮肤的基础上,采用面部悬吊线行复合面部提升 结果 46列患者术后随访180天,所有患者均有面部提升,鼻唇沟变浅,肤色提亮,效果满意 结论 该方法创伤小,效果佳,取得了患者满意.
作者:李尚亮;荆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结石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62例、观察组(经输尿管镜钦激光碎石治疗)6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碎石成功率,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精神科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质,身体恢复速度较慢,合理有效的护理,便于病情恢复.为了进一步提升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成立总体的网络控制中心,对病房基础护理实行流程化管理,以便完善现有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医院以病患为中心,改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有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张楠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院泌尿外科2012-12-2015-5的住院患者中,老年手术患者186例,其中男116例,女70例,小年龄55岁,大年龄88岁.针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如何防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作者:管孟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阻断HBV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住院分娩的80例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自孕28-32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晚睡前服,至分娩后42天停药;对照组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孕妇分娩前的血清乙肝DNA水平,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6小时内及半个月给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各200IU,0,1,6个月肌注乙型肝炎疫苗各10vg,检测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1周岁时血清HBsAg及HBV-DNA的阳性率.结果 孕28-32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干预组孕妇血清HBV-DNA(3.18±0.80)* 102/IU/L,较对照组血清HBV-DNA(6.36±0.85)*106IU/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替比夫定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发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率.
作者:葛建芹;胡娇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份-2015年4月份出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执行延续护理服务.结果:延续护理工作的利用,大多数患者对其持有赞同的态度,部分患者对病症的基本信息以及处理方式有所掌握.结论:延续患者是一种基于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的全新护理方式,是形成患者与医护之间良好沟通、良好互动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作者:冯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子)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GCS良好率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5%(31/4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2.1)明显低干对照组(15.7±2.6),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47.7% (21/4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药物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4年12月江苏泰州人民医院82例药物致AKI的住院患者的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药物所致AKI患者共82例,男50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46±17.2)岁,青年组(≤35岁)22例,占26.8%,中年组(36岁≤X≤64岁)40例,占48.8%,老年组(≥65岁)20例,占24.4%.根据RIFLE评分标准,衰竭(failure)患者多,占48.8%,危险(risk)和损伤(injury)患者分别占21.9%和29.3%.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及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青年组和中年组的痊愈率均显著高于老年组,衰竭患者中需要长期透析或死亡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危险患者.引起AKI的药物中,以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多见,占36.5%;其次各类抗生素占46.34%;中草药占21.90%,非甾体类抗炎药占19.5%.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44例患者行肾脏活组织检查,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部分合并肾小球病变.46例(56.09%)采用药物对症治疗方案,其中38例加用激素治疗,其中4例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36例患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总治愈率为73.2%,死亡率为4.9%.有基础疾病组30例,20例达肾功能衰竭,占66.66%,死亡2例,4例需长期透析,未愈率为7.3%,无基础疾病组52例,17例达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未愈率为2.4%,x2=20.5246,p <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物所致AKI临床较为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内科综合治疗结合血液净化的疗效较好.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肾损伤严重程度和原发病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鞠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患应采用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6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探究组,每组均为3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常规化的基础护理,对探究组病患实行科学优质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探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患实行科学优质化护理,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荀晓娟;易良洪;刘骥;叶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跌倒是指从平地行走时或稍高处摔倒在地[1],它具有意识清楚,非故意性等特点[2].近年来,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常常发生,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因此,评估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和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现将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吴丹纯;谢园园;潘丽丽;黄东梅;霍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支撑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其中支撑钢板固定组19例,锁定钢板固定组21例,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比较,其优良率支撑钢板组为68.42%,锁定钢板组为8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支撑钢板组.结论: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锁定钢板优于支撑钢板.
作者:周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方法:通过追踪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患者,单纯髓核摘除23例,进行融合固定26例.分别统计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切口愈合、早期活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23例单纯髓核摘除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8例不少于12个月随访腰腿疼痛完全改善,术后2年随访2例患者症状再次复发.26例行椎体间融合固定患者术后3月随访腰腿痛症状缓解良好,术后12个月腰腿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术后2年随访有一例椎间融合器脱出,行手术取出.结论: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相比,单纯髓核摘除术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需要手术时间短、术者接受较少的放射线暴露及再次手术难度较小.
作者:徐建平;侯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别对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的孕妇使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预防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剖宫产的68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各为34例,即右美托咪定组与丙泊酚组.对两组临床预防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入量相接近,比较并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头痛情况发生,其中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丙泊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采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均可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其中丙泊酚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02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好转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94±1.00)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1%,住院时间为(7.60±1.72)天,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后,具有更好的病症改善率,同时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商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