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颖芬
报告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严密病情观察,重要器官的监护和护理,有效地引流,早期的营养支持,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本组3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死亡.
作者:房引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佳手术时机.方法:收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113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发病到进行手术的时间高于72小时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把发病到进行手术的时间低于72小时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干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的72小时内接受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转开腹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文国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8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严格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2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其中1例死亡;3例发生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其中1例切口裂开,重新缝合.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薛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非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360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如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看待疾病,给予环境、饮食、运动、康复等护理干预措施等,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上比非干预治疗更为有效,有利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今后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泪道冲洗是小儿眼科门诊的一项基本操作,大多数患儿在操作中并不配合,影响操作的成功率.我院制作了一种简单方便、安全省力的新型约束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约束带的制作与使用方法1.1制作方法:(①缝制纯棉质地双层长100cm、宽70cm的约束带,中间夹薄棉,沿约束带正反面不同的短边处缝上魔术贴.②选取双层棉纱布制成长200cm、宽10cm的绑带两条.
作者:龙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ICU患者救治中常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降低意外拔管、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加强对约束带使用期间各环节的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路路;孙金燕;常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小儿肺咳颗粒对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5年05月收治的88例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咳嗽症状、喘息症状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恢复时间结果分别是(5.12±1.00)天、(3.02±1.15)天以及(2.46±0.60)天,对应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应症状恢复时间,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后,可以缩短患者的咳嗽、喘息等不良症状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商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感染性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纱布敷料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压疮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2%;护理组患者在换药次数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费用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疮护理中显著地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减少了换药次数,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万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责任小组包干制就是把病区的床位包给护士和责任小组,护士对所包病人实施整体的连续的护理服务,对所管病人全面负责,自我院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科在包床到护、责任小组包干制上进行了落实和反思,做好包床护士和责任小组包干制,就是一个合理安排人、财、物的过程,小组和护士要学会时间管理,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病人和家属.做好责任小组包干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起:1、合理安排护理小组、护理人员和护理班次我科是一个大科室,分为两大组,有经验和管理能力强的安排任组长,共有五个组员,每人分管3-5个病人,组长5-6个病人,人人参与生活护理,落实个人分管病人的护理、健康宣教,出院追踪回访.
作者:常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6例腹型过敏性紫瘢患儿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儿分为综合护理组(n=23)与对照组(n=23),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采用系统的皮肤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胃肠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 6%,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儿的恢复非常有益,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孔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70名,平均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医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恢复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显效率为71.4%,对照组显效率为57.1%,护理组的效果明显好干对照组.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西西;张玲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针浅刺结合开四关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多针浅刺结合开四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分别对两组2、3、4个疗程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第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为79.41%,第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为85.2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针浅刺结合开四关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治疗疗程越长,疗效具有更加明显的趋势.
作者:徐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患者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以及对艾滋病防治知晓率,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单位妇产科门诊首次接受产检的1000例孕妇,由孕妇自愿决定是否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并针对性的为孕妇开展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调查干预前后孕妇对艾滋病防的治知识以及焦虑、恐惧心理.结果:首次产检的1000例孕妇中自愿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的孕妇为785人,其所占比例为78.5%,其中有5例孕妇被检测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所占比例为0.64%,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后孕妇对艾滋病的防治知晓率要明显高于开展前,且干预后孕妇焦虑、恐惧的发生率为29.43%.、34.27%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7.45%、68.92%,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妇产科门诊中,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母婴的传播,值得在妇产科门诊中广泛推广.
作者:石怡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管理者依靠建立严谨的、规范的科研管理体系,提供科研知识培训,加强激励机制,为护士提供并依靠网络平台交流经验,使从事肿瘤护理工作的护士成为具有新护理理念、善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亮点的科研型肿瘤护理人才,顺应专科化趋势,进一步完善肿瘤护理的科研管理体系.
作者:刘晓晨;赵欣;刘美岐;李慧娟;杨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行阑尾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31例.实验组采取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采用阑尾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3.55%,并发症发病率为9.68%;参考组满意度83.87%、并发症发病事41.94%,组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愈后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可能性提升其恢复,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提高科室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方法:选送两名科室护理骨干参加院内静疗小组,制定了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完善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静疗质控小组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确保静疗治疗安全的有效手段.结论:建立静疗小组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输液患者静脉炎、静脉外渗、输液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作者:何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9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根据患者的检查指标进行相应的麻醉处理,观察麻醉后的效果.结果:98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麻醉处理,而且手术后的生命体征正常,麻醉成功.结论:对高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麻醉处理可以更好的达到麻醉效果,而且麻醉效果好,更利于手术.
作者:章赛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为放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方法 对放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在置管过程中,除做好心里护理外,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对PICC的适应性及穿刺点有无渗血、管道是否通畅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PICC患者1例带管出院后,堵塞拔管,2例出现刺激性静脉炎,经金黄散外敷后继续留置,其余均成功拔管,均未发生药物渗漏.结论 大剂量化疗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留置时间长,能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作者:邓太美;于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实性肿瘤,其以较高的发病率和众多的人群患病,在妇科临床已成为常见的疾病.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量增多、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以及肌瘤压迫和变形腹痛等临床症状、使众多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子宫肌瘤治疗的新术式、新方法不断推出,治疗途径由传统的经腹、经阴式发展为宫腔镜、腹腔镜,各类微创伤介入治疗以及原有的药物的新使用等,在临床呈现出多元化治疗.
作者:任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