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艳
微针经皮给药技术作为新时代先进的无痛给药技术,其发展前景较为可观.本文主要从微针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微针技术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人造微针及生物微针之间的差距.基于当前加工技术的限制,人造微针达不到生物微针一样完善的微纳结构,人造微针达不到生物微针刺入过程中能够根据已有条件进行主动控制的能力.因此,人造微针若想达到生物微针的操作水平,还需解决其面临的诸多障碍.
作者:唐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共6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保守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药物、推拿、牵引、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优27例,良23例,可8例,差5例,总有效率92.06%.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马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减少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并有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采取剖宫术初产妇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母乳喂养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总体满意度及初剖宫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总体满意度及术后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采取优质护理,产妇护理满意程度高,且术后泌乳时间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邹平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药品安全和药品质量是衡量药品质量标准水平的两个方面,结合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对当前药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药品安全和药品质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对策.
作者:卢长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96例患者(男8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 ~ 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9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痛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思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部在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00例纳入临床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其中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应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接受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9P<0.05).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配合甲地孕酮药物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整体效果理想,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罗利花;杜青霞;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对重症ICU病房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ICU病房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22±5.01)分,对照组焦虑评分(50.45±4.97)分,此外,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ICU病房患者的护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字化信息管理越来越普及.数字化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我院手术室数字化信息管理的应用也日趋成熟.逐渐应用于常规工作中.我院手术室于2013年将数字化信息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器械包的管理中.应用后有效的防止器械包的丢失和不必要的耗损.增加了器械的使用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
作者:刘杏娥;蹇琳;李丽;邓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社区卫生宣传教育和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中,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导和平台的工作思路已经落后,也无法适应新的传染病环境和特征.本文探讨以家庭为中心,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及其成员的联合互动来提升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效率.传统的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存在效率低、方法单一、民众响应微弱、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家庭为中心的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提升防控工作效率.
作者:蒋敏红;陆铭霞;易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随机选取160例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80例,采取内科护理;对照组患者8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效果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内科护理不仅可以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郦颖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选择手术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选择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对照组患者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两组术后均按原则行相应辅助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结论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无明显差异,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勇;袁松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出幼稚粒细胞(IG)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血常规检初次出现有IG值报警信息的血样共计165例,对其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幼稚粒细胞存在.结果 仪器Q-Flag图示从100 ~300范围显微镜镜检阳性率结果逐渐增高,IG从0.5%~3.0%,镜检阳性率结果也是逐渐增高,两者都呈正相关(P<0.05).其中镜检查见幼稚粒细胞128例,未查见幼稚粒细胞37例均为IG< 0.5%.且Q-Flag在100 ~200之间.结论 仪器法检测IG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特别是当IG%值大于1.5%时镜检阳性率大大增高,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谭杰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75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包括个体教育和小组教育,采取小组教育跟个案教育相互结合,同时利用宣传小册子、多媒体、进社区等形式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由责任组医护人员和健康教育人员实施,以小组(10-15名病人)形式或以俱乐部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必要时一对一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主要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针对患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参与,能监测和反馈身体状况,成为疾病的日常管理者.结果:实施健康指导后,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和照顾者的问题.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并邀请主要照顾者参与学习、分享及交流,为我们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结论: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属的照顾技巧,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楼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58例呼吸衰竭病人经过一般护理、症状护理,氧疗护理、病情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58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正确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使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得到了提高.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应进行良好的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及心理护理,合理地辅助呼吸严密的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和正确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点环节.
作者:熊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6例腹型过敏性紫瘢患儿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儿分为综合护理组(n=23)与对照组(n=23),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采用系统的皮肤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胃肠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 6%,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儿的恢复非常有益,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 ~1/1500[1],男女比例约为1∶0.68,有家族发病史者约占1%~9%[2],近年来尽管对本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该病种类繁多,其遗传方式和外显率均不十分清楚,因此对其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仍比较缓慢.本文拟对ARM致病基因的研究新进展作综述如下.
作者:孔萌;武玉睿;胡元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4例患者中,阳性者66例,阴性者18例,而彩超未检出的18例患者中,经DSA检查确诊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88.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与DSA相比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比较高,且无并发症与禁忌症,故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患者共28例,并对其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腹腔穿刺诊断率为64.29%(18例),立位腹平片诊断率为39.29%(11例),B超诊断率为46.43%(13例).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多种用药方式的护理的差别.方法 选取行核磁共振需镇静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口服用药组(甲组)、不同深度灌肠用药组(乙组、丙组、丁组)、肌注苯巴比妥组(戊组),每组24例.甲组口服10%的水合氯醛溶液;乙组、丙组、丁组应用用稀释的10%的水合氯醛0.5 ml/kg灌肠,灌肠深度分别为6-8 cm、9-12 cm、13-15 cm;戊组应用苯巴比妥注射液,剂量5mg/Kg.分析各组给药方式的镇静效果.结果 甲组和戊组镇静有效率均达95%;乙组、丙组、丁组镇静有效率分别为90%、100%、100%.结论 婴幼儿水合氯醛深部灌肠镇静效果明显.
作者:郭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