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季平;邹波;孙守娟;漆小娟
目的 比较4种粘接剂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观察粘接界面,评估其抗力性能.方法 采用Prime&Bond NT(PBNT)、Tetric N-Bond (TNB)、Clearfil SE Bond(CSEB)、G Bond (GB)4种粘接剂粘接树脂于离体下颌第三磨牙的咬合面和近中面,近中面进行剪切力实验,记录断裂峰值;咬合面部分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TBS)测定,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 在剪切力实验中,PBNT与TNB的抗剪切粘接强度(SBS)大,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NT的SBS高于CSEB与GB (P<0.05):TNB的SBS高于GB(P<0.05),与CSEB的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剪切力实验结果一致,PBNT和TNB的TBS高于CSEB和GB(P<0.05).扫描电镜下,PBNT和TNB的树脂突比较细长,粘接层较厚;CSEB树脂突短小,GB树脂突更加稀疏.结论 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较自酸蚀粘接剂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强度低;粘接剂的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作者:肖喜梅;邢路;许海平;江喆;苏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反转式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名老专家科接受拔除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或劈开法拔牙,试验组采用反转式高速涡轮机拔牙,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术后复诊伤口观察,评价其术后反应及伤口愈合状况.结果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肿胀、干槽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反转式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前倾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较为理想,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娟;毕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体外增殖和分化、异位成骨和原位成骨实验来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体外培养Beagle犬的BMSCs,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将BMSCs与多孔磷酸钙(CPC)分别在含BMP-2、bFGF和BMP-2+bFGF的培养液中复合培养,制成复合材料,一部分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异位成骨情况,另一部分植入Beagle犬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经过荧光标记观察原位成骨情况.结果 含有BMP-2+bFGF的培养液促进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强.异位成骨情况:BMP-2+bFGF组的成骨量较其他组明显增加,其新骨形成百分比为48.79%±11.31%,高于单一BMP-2组(30.71%±10.85%)和bFGF组(27.33%±9.67%)以及对照组(10.65%±6.05%).原位成骨术后12周,BMP-2+bFGF组的矿化沉积率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促进成骨方面,BMP-2和bFGF共同作用优于单一因子.
作者:王磊;章燕;游素兰;谭鸾君;黄远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胞内液渗透压对三叉神经节神经元(TRGN)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s)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TRGN细胞从SD乳鼠分离出来之后,运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方法对VGSCs电流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调节电极内液的组成成分来控制细胞内液渗透压;再与正常渗透压相对比,探讨低渗(260 mOsm)和高渗(350 mOsm)对通道激活和失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内液低渗刺激可以影响VGSCs电流的激活和失活特性,包括V0.5、失活曲线(G-V曲线)特征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于细胞内高渗刺激,仅VGSCs电流的失活特性有一定改变,包括失活速率和k值.结论 三叉神经细胞上VGSCs的动力学参数可以通过细胞内液低渗和高渗进行调节,并可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作者:沈颉飞;王海业;麻颖宜;刘云飞;张书垣;杜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2 (Tie2)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含有Tie2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状RNA (shRNA)片段的质粒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噻唑蓝比色分析(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以转染了pGenesil-hk质粒组为阴性对照,未转染质粒组为空白对照.结果 质粒转染入HUVECs后,实验组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下调,尤以转染后48 h Tie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更为明显(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技术沉默Tie2基因可致Tie2基因表达下调后诱导HUVECs凋亡,并抑制HUVECs的增殖.
作者:吴世卿;曾曙光;温志欣;彭细毛;李玉兰;卿安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开放性总孔体积(TPV)、透明度(TP)和色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压全瓷(IPS Empress Ⅱ)、氧化铝全瓷(In-Cream alumina blanks)和氧化锆全瓷(Cercon CAD/CAM zirconia)3种材料制作试样,使用分光光谱仪与表面积和孔隙率仪测量计算试样经过1、3、5次烧结后的TP、明度(ΔL)、彩度(ΔC)和TPV变化.应用SAS 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同烧结次数下,3种全瓷试件的TPV、TP、ΔL和ΔC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TPV为热压全瓷大于氧化铝全瓷和氧化锆全瓷(P<0.05);TP和ΔL均为热压全瓷高,氧化锆全瓷其次,氧化铝全瓷低(P<0.05);ΔC为热压全瓷和氧化铝全瓷大于氧化锆全瓷(P<0.05).不同烧结次数下,同一全瓷试件TPV、TP、ΔL和ΔC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烧结次数的增加,TPV逐渐减小,TP、ΔL和△C逐渐增加.烧结次数与TPV、TPV与TP和ΔL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重复烧结可通过TPV变化影响全瓷修复体的TP和ΔL的稳定性.
作者:李水根;庞莉苹;姚江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显微根尖手术治疗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包括翻瓣、去骨、根尖周刮治、根尖切除,使用超声器械倒预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作为倒充填材料,术后定期复查,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和测量,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术后1年随访,治愈者31例(57.41%),改善者19例(35.19%),失败者4例(7.41%).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分布、根尖周暗影的大直径和根尖周病变组织病理分类分别统计显微根尖手术的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根尖手术明显提高持续性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申静;张海峰;靳淑凤;李宁宁;樊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上颌骨在骨缝牵引时加入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和骨保护素(OPG)对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24只杂种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通过手术在上颌骨腭横缝植入自制的新型牵引器.A、C组术后5d在牵引区附近注射缓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蛋白胶(rhBMP-2/PLGA/FS),B、C组在牵引3周后注射人骨保护素/纤维蛋白胶(rhOPG/FS).牵引1、2、4、6周后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进行组织学染色,并通过组织计量学方法检测腭横缝的组织改建情况.结果 A、C组骨缝区成骨细胞功能活跃,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有大量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牵引6周时,A、B、C组成骨细胞指数分别为38.5±7.7、35.7±6.5、41.7±11.0,破骨细胞指数分别为5.9±1.0、1.2±0.3、2.8±0.4,骨小梁厚度分别为(38.36±13.28)、(66.20±9.16)、(51.85±9.92) μm;B、C组表现出骨密度增加及破骨细胞指数下降.结论 本实验所用牵引器能促进新骨生成;BMP-2与OPG在骨缝牵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新骨形成及骨改建.
作者:姚玉胜;黄华;常世民;王程越;王桂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牙CT评价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区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方法 对3位牙槽突裂患者在植骨前后和正畸治疗后行牙槽突裂裂隙区的三维牙CT检查,分析正畸牙移入植骨区域后,正畸牙位置及牙槽骨的形态变化.结果 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牙可以顺利移入植入骨区域,正畸牙的牙根尖位置发生明显的位移,牙槽骨会随正畸牙的移动发生塑形改变,而不仅仅是牙齿在牙槽骨内的移动.结论 牙槽突裂植骨及正畸治疗有益于重建牙弓的完整性.
作者:吴军;王国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醛脱氢酶(ALDH)在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中的表达,研究ALDH高表达(ALDHhig)亚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ca8113细胞株中ALDH的表达;分选ALDHhig与ALDHlow亚群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增殖、分化及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成球能力;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ADLHhig亚群细胞高表达基因.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中仅有1.3%的细胞高表达ADLH;分选出的ADLHhig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高于ALDHlow细胞和未分选的肿瘤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体外培养的ALDHhig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至分选前水平;ALDHhig亚群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形成肿瘤球,且高表达干细胞相关基因.结论 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中有一小群细胞高表达ALDH,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ALDH可能是舌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杨晶;季平;邹波;孙守娟;漆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在根尖周囊肿及根尖周肉芽肿中的表达水平,探讨RANKL和OPG在不同根尖周疾病周围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根尖周囊肿组织20例为囊肿组,根尖周肉芽肿组织20例为肉芽肿组,正常牙的牙周膜组织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NKL和OPG在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和正常牙周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果 在囊肿组、肉芽肿组、对照组中,RANKL的表达分别为75.00±7.54、68.40±6.74和29.40±2.46,OPG的表达分别为38.10±7.09、47.65±13.85和58.60±+5.88,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囊肿组中RANKL与OPG呈负相关关系(r=-0.56,P=0.01),肉芽肿组和对照组中RANKL和OPG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RANKL与OPG参与了根尖周病变引起的骨吸收过程.在根尖周病变中,RANKL和OPG的表达失调,RANKL增加而OPG减少,骨吸收活跃,导致溶骨性病变.根尖周囊肿的骨吸收活动较根尖周肉芽肿更活跃.
作者:张梅华;于蕴之;缪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重庆市江津区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就读的中学生对正畸治疗的认识及可能妨碍正畸治疗的因素,为提高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选择一所高中,在高中部选取一个班作为一组,在初中部选取一个班作为二组;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选择一所高中,在高中部选取一个班作为三组,在初中部选取一个班作为四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对所得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正畸治疗的认识有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担心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拔牙、疼痛;城镇中学生比农村中学生有更多的咨询正畸治疗的方法和途径;经济情况是影响城乡学生就诊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家人朋友对患者本人的评价可能影响患者对自己情况的主观评价.结论 正畸医师应该深入了解中学生患者的各种情况,从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角度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才能让患者有更好的依从性.
作者:陈果;尹贝;赵青;胥一尘;霍静怡;李章澳;蒙明梅;陈娅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因肿瘤和外伤致下颌骨缺损后行自体非血管化髂骨同期移植重建术修复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游离非血管化髂骨同期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34例患者中,小钛板双排内固定31例,重建板内固定3例.34例患者中,成功病例27例(79.41%),良好病例3例(8.82%),失败病例4例(11.76%).失败原因均为感染而取出植入骨.结论 自体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术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内固定的方式有小钛板和重建板.
作者:谢富强;孙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1 (miR-21)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2'O-Me修饰的正义和反义miR-21寡核苷酸序列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到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及其高转移株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染后miR-21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细胞早期凋亡检测、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靶向miR-21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有效地抑制Tca8113及其高转移株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细胞内转染反义miR-21寡核苷酸序列后,可以降低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iR-21的表达,并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
作者:王寅;李龙江;徐克;吕品;郑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唇腭裂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12)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9例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家长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程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3.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2)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人基本情况相关,其中学历和主观心态的影响相对较大.3)患者家长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和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4)社会支持程度与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对唇腭裂患者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应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作者:汪琦;商磊;方云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制作精确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以指导医生准确地手术定位.方法 对行种植手术的患者下颌骨进行CT扫描,依据CT数据构建三维牙颌模型,并利用Simplant专业种植软件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拟种植,确定种植体的位置和深度.对牙颌石膏模型进行数字化扫描,通过曲率配准技术将石膏模型和CT三维模型进行对齐,确定种植体设计位置与牙颌扫描模型的关系,根据种植体位置,在牙颌石膏数字化模型上利用3-Matic软件完成导向模板的设计,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导向模板.结果 通过配准技术将CT数据与牙颌数字化数据相融合,设计出的微创导板定位精确,在无需切开口腔黏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地为医生在实际种植时提供导向.结论 将三维配准技术应用于种植领域,结合Simplant模拟种植和快速成型等技术制作的微创种植导向模板定位准确,实现了手术的微创性与精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泽明;何炳蔚;陈江;杜志斌;郑静宜;李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固定式四眼圈簧矫治器对伴有上牙弓狭窄的唇腭裂患者的扩弓效果.方法 选择15例需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术前正畸治疗先采用半固定式四眼圈簧矫治器扩大上牙弓,测量扩弓前、中、后的上颌左右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的变化.结果 经过半固定式四眼圈簧矫治器扩弓治疗的患者,均在5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地扩大了上牙弓.正畸治疗后上牙弓扩大,牙齿排列基本整齐,为牙槽突裂植骨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论 半固定式四眼圈簧矫治器可有效扩大唇腭裂患者的上牙弓,同时配合固定正畸治疗,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黄烈平;黄宁;邓晓姝;陈绪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上颌中切牙全瓷冠受载时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利用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3种不同厚度的全瓷冠分别进行100、150、200 N载荷模拟加载,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不同厚度全瓷冠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趋势相似,应力集中于冠的颈缘及加载点.随着厚度增加,应力集中趋势明显减弱.随着载荷增加,各部位的等效应力相应增加,加载点及颈缘尤为明显.结论 全瓷冠厚度的增加可降低应力集中.颈缘和加载点为应力集中区,全冠制作时应注意加强该区域.
作者:胡建;章非敏;戴宁;李泷杲;顾卫平;马骏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 -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NF-α水平,MTT法检测口腔癌患者IL-2、TNF-α水平,并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D4+、CD8+T细胞业群检测.结果 高温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组(HP组)荷瘤鼠LTI、IL-2和TNF-α活性与正常对照组(N组)荷瘤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P组)及不治疗组(NT组)(P<0.01).临床实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LTI、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IL-2和TNF-α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荷瘤宿主的LTI及IL-2和TNF-α活性水平在热化疗后明显升高,IL-2和T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史春生;金慧军;赵君;王升志;毛祖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分层树脂充填技术是基于树脂的固化收缩特性和美学需要所采取的操作步骤,本文从光固化灯的树脂固化、美学效果的需要、减少收缩率和收缩张力、耐磨性及强度几个方面作一描述.
作者:赵奇;吴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