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

林月铭

关键词:小儿惊厥,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对惊厥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惊厥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体会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的周到程度,药物应用的及时、准确程度,惊厥患儿的常规吸氧护理,降温措施的正确性和健康教育工作.结果:患儿均无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情况良好,及时出院.结论:对惊厥患儿采用周到的基础护理,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惊厥复发的情况,有利于患儿的恢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与非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非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360例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干预组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如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看待疾病,给予环境、饮食、运动、康复等护理干预措施等,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上比非干预治疗更为有效,有利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今后推广.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冠心病老年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明显要优干对照组患者(80.7%),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有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n=37)与一般对照组(n=37),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无论是在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上,均优干一般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的防治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是为了抢救生命并使疾病稳定,使肺血流再通,同时防止进展为慢性肺栓塞.急性期使用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纠正右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为主体,同时纠正低氧血症、止痛和抗心律失常.当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1.治疗方案1.1急救治疗 肺栓塞发病后的1-3天内危险,患者应收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动脉血气等.对症治疗:(1)镇静止痛:使患者保持安静、保暖、吸氧,为止痛必要时可给吗啡、杜冷丁、可待因等.

    作者:赵建锋;高丽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根管内分离器械行旁路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镍钛器械在根管预备中的广泛使用,治疗中器械分离的意外发生逐渐增多.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将分离器械完全取出的病例,采用从分离器械旁建立通路到达根尖进行根管充填是临床上可选择的方法之一.本文就从旁路实施根管治疗的技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与分类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Sysmex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与分类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胸腹水标本206例,分别用手工镜检方法和Sysmex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体液模式通道进行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根据手工计数结果分为A组(<100个/ul),B组(101-500个/ul),C组(501-1000个/ul),D组(>1000个/ul).结果 A、B、C三组两种计数方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有核细胞分类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 Sysmex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对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与分类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婧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本文通过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予以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使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达力哈·哈拉克拜;马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92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嗜银染色法检验出阳性患者32例,占34.78%;使用快速尿素酶法检验出阳性患者37例(40.22%).其中两种方法检验均呈阳性的患者30例(32.61%);使用嗜银染色法检验出阳性、快速尿素酶法检验出阴性的患者2例(2.17%);使用嗜银染色法检验出阴性、快速尿素酶法检验出阳性的患者10例(10.87%).结论:应用嗜银染色法和快速尿素酶法联合检验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有提高,能够改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9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组采用泮托拉唑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而奥美拉唑组则采用奥美拉唑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泮托拉唑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显效1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泮托拉唑组出现了头晕2例,口干2例,便秘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奥美拉唑组则出现头晕2例,口干4例,便秘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情况时,泮托拉唑比奥美拉唑治疗更加有效.

    作者:杨建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脑血管患者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的预后不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也和早期的治疗效果以及良好的护理有关 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利干其肢体功能和语言的恢复,预防合并症,减少后遗症.

    作者:王娇娇;孙倩;赵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部治疗的DN患者86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各组43例,贝那普利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在贝那普利组基础上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及24hUAER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r、BUN、24 h UAE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见那普利组(P<0.05).贝那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Scr、Bun、UAER,降低蛋白尿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而且其安全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剖宫产产妇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其手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对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0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身心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排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激发患者争取早日康复的积极心态.

    作者:陈洁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接受分娩的110例初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差异.结果:本组110例产妇中34例发生焦虑,占30.91% (34/110);发生抑郁35例,占31.82% (35/110).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x2/t =4.51、3.99、4.74,P <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7.27%,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11/55)(x2 =3.98,P <0.05).结论: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增加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提高产后满意度.

    作者:吴晓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讨论提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可信度的检测方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30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A组),均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选择30例无血栓病患为B组,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患进行全面检查.结果:A组病患都属于周围型的血栓,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出现于左下肢(P<0.05).同时,2组病患的血流速率、股静脉的管径和腘静脉的管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基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活动而言,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对病患血栓进行准确评估,还能提升其检出率,可推广.

    作者:刘运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肝癌组织中凋亡分子、免疫分子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肝癌组织凋亡分子、免疫分子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5例肝癌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35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肝癌患者肝脏组织中免疫分子、凋亡分子表达方式.结果 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发现,观察组血清中GP73、TK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凋亡分子检测中,观察组肝癌组织中的Plkl、Xiap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分子检测中,观察组肝癌组织中的Plkl、Xiap的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TK1等含量升高,与肝癌组织中抗凋亡分子低表达、免疫分子高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讨论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直肠癌围手术期州农工的运用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24例.对比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邹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重症监护患者护理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重症监护室我们应该并且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习性护理的内容:一.常规护理也是基本的护理如:心理护理:详细访谈,介绍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种仪器的作用,以减少患者对重症监护室的恐惧感,清除心理负面影响,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迎接安置患者,了解病情.手术患者则需了解术中情况,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患者家属告知单、物品交接单.2.按病情取卧位,查看患者皮肤.置于气垫床,翻身、拍背2h进行1次,昏迷患者进行肢体活动每日3-6次,床上擦浴每日1-2次,会阴擦洗每日2次,口腔护理每日2-3次.

    作者:梁志丽;马丽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全身皮疹为首发表现的肝脏类癌1例

    患者江某某,男,48岁,因全身皮疹1年余,B超及腹部增强CT发现肝脏多发实性占位1月于2014.05人院.入院前1年患者出现反复阴囊水疱伴瘙痒,进行性加重并逐渐泛发全身,伴双中肢重度水肿,曾于华西医院门诊行病检:阴囊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及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查输血前检查阴性,胃肠镜、胸部CT未见异常;AFP、CEA、CA153、CA199、CA125、CA724、CYFRA211、NSE、PSA基本正常.考虑转移性肝癌,皮疹原因不明,先后予外用抗生素、激素等对症治疗,效果差,全身仍有新发红斑出现.入院时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区叩痛,心肺查体阴性.双下肢皮肤呈大片暗红色,之上可见新旧脓疱疹,针尖至黄豆大小,部分糜烂融合,脱皮,皮温较高,水肿;面部、躯干、双上肢可见散在上述皮疹.入院后考虑副瘤综合征伴皮肤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行肝穿刺活检,病检示:“肝脏”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的可能性大(病理号:141323).于成都军区总医院行PET-CT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仍未明确原发灶.进一步于华西医院行免疫组化示:镜下见巢状分布小异型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检测PCK(+),CK19(+),CK20(+),CD56(+),CgA(+),Syn(+),Ki-67阳性率约1%,病理诊断为: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G1(即类癌).建议查消化道胰腺等处(病理号H1406720).患者病程中出现乳腺发育、反复低血糖症、贫血及皮疹均考虑类癌综合征所致,因“奥曲肽”自费患者拒绝使用.予替吉奥50mgpoBidd1-28方案化疗5周期,化疗后患者皮疹明显消退,肝脏占位较前缩小,疗效评价PR.

    作者:谢仲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接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丹参注射液配合口服止痛药治疗,治疗组采取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能有效的避免症状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并根据常见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在采用了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结论:重视并做好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能够在有效改善安全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刘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