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节育器在人流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

张革命

关键词:人工流产, 节育器, 宫腔粘连
摘要:目的 分析宫内节育器在人流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12月收治人工流产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避孕药,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时间(5.3±1.4)d与对照组(5.5±1.6)d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0)和闭经率(0)显著高于观察组3.3%、3.9%,P<0.05.结论 人流患者术后即时方式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能够预防宫腔粘连,具有使用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8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症状,逆转心室重构,有助于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余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11例肉毒梭菌中毒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采用电话随访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11例肉毒梭菌外毒素中毒患者出院后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影响康复的心理因素有自尊心缺失、人际关系敏感、过分依赖、紧张、焦虑与恐惧、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心理干预的措施有认知重组、鼓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过分依赖、缓解紧张、焦虑与恐惧及解除患者的担忧,11例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恢复良好.

    作者:齐茹;丰琴;程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吴深涛教授治疗发热验案1则

    吴深涛教授认为治疗发热病证应先辩外感和内伤,内伤发热多由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郁于下焦而生“阴火”所致.患者发热日久,初诊时寒热休作有时,时有恶心,高热时伴有呕吐,大便干,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予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药后患者热势减退,转为低热,食少纳呆,舌质淡,略嫩,苔白略浊,脉濡少滑,予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后期予以健脾消食和胃之品调理脾胃,培土固本.治疗同病异治,对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于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患儿采取双水平正压通气(Bihpsic)模式,比较通气治疗12 h、24 h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O2、PaCO2、pH、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结果:经过治疗12 h、24h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p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上机12h、24 h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O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通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凡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相关原因的探讨

    本文就目前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张卫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工作中护士礼仪培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礼仪礼节是优质的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培训,其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礼仪,可以对更好的服务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护士礼仪的在护理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解,对其培训内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更好的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以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汪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配方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诸多病毒的变异,临床医师为患者治疗或预防疾病使用中药越来越多,用药范围越来越广,而中药的品种来源及其药效成分、药理作用或临床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在工作中,发现中药配方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现浅析如下.一、超量用药超量用药是目前中医处方十分普遍的现象,处方中药味的量明显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常用量.中医在诊治中按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开具的处方,不仅配方严格,而且各药味的用量多少都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当药效成份达到治疗剂量时方可生效,而不是量越大越好.

    作者:王伟巍;宋志艳;辛小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科应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发生在面部,26例发生在躯干四肢.主要表现为红斑78例(100%)、皮肤萎缩52例(66.7%)、毛细血管扩张47例(60.2%)、干燥脱屑8例(10.3%)、瘙痒36例(46.2%)、灼热21例(26.9%)、局部毳毛增多47例(60.2%)、毛囊性的炎性丘疹或脓疱36例(46.2%)、毛孔粗大28例(35.9%)、色素沉着9例(11.5%),原发病加重42例(53.8%).结论: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需慎重,副作用明显.

    作者:袁雅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持续改进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持续改进方式对骨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护理人员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行护理持续改进模式,并成立护理持续改进控制小组,根据自身问题和临床工作状况制定相应方案后进行培训及考核,观察记录改进前后患者对其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对护理持续改进后护理人员满意程度高于护理持续改进前护理人员,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护理持续改进方法可有效解决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及临床工作问题,帮助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养和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呈现和谐发展.

    作者:舒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护理指导是否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护理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50例,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呼吸科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指导,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进行相应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三项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三且差异数据间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自我效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树立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沈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试论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营养调查与护理

    目的:调查重症骨外科患者早期营养,协助患者配合营养治疗,密切观察营养治疗效果,及早让患者康复.方法:收集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对所有重症骨外科患者进行各项记录,计算出患者每日供给量中的热能及蛋白的含量.结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给予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多发骨折的患者病情平稳后,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营养供给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经临床观察、出院随访,1个月后基本恢复机体正常生化指标,35例患者完全康复.结论: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和营养配方十分重要,尽早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魏锦秀;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8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临床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治疗组34例患者中8例患者转手术治疗.26例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无效死亡,总有效率达到97.0%,死亡率2.9%,对照组患者中15例患者转手术治疗,30例经治疗全痊愈,其中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总有效率达到88.2%,死亡率11.8%;总有效率对比P<0.05,结论 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赖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急性荨麻疹的护理

    目的:总结一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急性荨麻疹患者采取注射地塞米松抗炎、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及抗过敏治疗,同时结合皮肤、饮食、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护理、健康教育等辅助措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陈佳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患者细菌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探讨

    据国内外资料显示,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属,且非发酵菌在这些致病菌中呈增长趋势,其中PPA就是典型代表菌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前三位病原菌之一[1-2];且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其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该菌已成为呼吸道、手术、烧伤及泌尿的主要致病菌[3],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检测刻不容缓.

    作者:陈罗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片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癣64例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口腔粘膜扁平苔癣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每组64例患者,对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存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对口腔粘膜扁平苔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谢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8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镇痛泵使用率以及住院时间都好于对照组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为6.8%,对照组并发率4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性较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机体恢复.

    作者:罗晋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常规参数和判别指数筛查地贫效度的研究

    目的 缺铁性贫血和轻度地中海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地贫高发区的医生常需要对贫血的儿童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获得RBC和7种血常规判别指数筛查地贫的效度,为贫血患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0~3岁疑诊轻度地贫的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和地贫基因诊断,以地贫基因诊断为“金标准”,计算RBC和7种指数筛查地贫的效度.结果 111例0~3岁儿童符合入选条件.8种筛查地贫方法的Youden指数中RBC高,其次为G&K和MI.<6月龄组各种方法筛查地贫的效度均较低.6~36月龄组RBC效度高,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教分别达到了93.5% 、85.2%和78.8.此组Youden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RBC> G&K> MI> E&F> RDWI> RI> SI >S&L.对α和β地贫筛查效度高的均为RBC.所有方法对α3.7缺失型和α4.2缺失型筛查灵敏度均较低.结论 8种方法没有一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达到100%,RBC筛查地贫的效度高,建议基层医疗机构使用RBC和MI作为筛查地贫和转诊的指标.

    作者:曾理;沈红宇;胡晓健;石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来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使患者提前出院,而且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服务的自觉性.结论: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以及优化患者的治疗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2012-2014年接受治疗的1856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56名病患中,不合理用药高达231例,且不合理用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包括同种药物的大量使用,重复使用、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药物联用不合理等.结论:在消化内科的治疗活动中,合理用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因此应当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

    作者:张克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分析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80例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患者,观察记录分析硬膜外麻醉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有2例,神志模糊或昏迷现象的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的有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有1例,心率加快的有4例,出现皮肤黏膜水肿的有1例,拔管困难有1例,导管出血有2例,没有全脊麻发生.结论 对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正确的临床预防措施,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硬膜外麻醉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均可预防也可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