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华玲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2014年1月-12月期间78例注射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而对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后把两组人员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和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率为92.31%,而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且不同组之间产生不良反应的后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注射室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也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护理学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在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人性化服务是医院在给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疾病以外的需求.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和重视.护理工作的重点不应只是简单地接待患者和机械地操作,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我能为患者做什么”,融入护理工作中.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8例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 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青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65例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疼痛缓解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VAS评分显著下降,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进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杨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患者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以及对艾滋病防治知晓率,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单位妇产科门诊首次接受产检的1000例孕妇,由孕妇自愿决定是否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并针对性的为孕妇开展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调查干预前后孕妇对艾滋病防的治知识以及焦虑、恐惧心理.结果:首次产检的1000例孕妇中自愿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的孕妇为785人,其所占比例为78.5%,其中有5例孕妇被检测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所占比例为0.64%,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后孕妇对艾滋病的防治知晓率要明显高于开展前,且干预后孕妇焦虑、恐惧的发生率为29.43%.、34.27%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7.45%、68.92%,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妇产科门诊中,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母婴的传播,值得在妇产科门诊中广泛推广.
作者:石怡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中常见的运动性损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半月板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修复、修补等方面向着移植、重建等方向发展,也成为当今对半月板损伤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从全切、部分切除、缝合、半月板移植到人工半月板方面进行综述,讨论目前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及新进展.
作者: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思维引导式和PBL教学法联合并用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实习学生共100名,将上述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查房、查体、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讲授重点.实验组采用思维引导式和PBL联合教学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考察.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我评价、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0.0±4.9)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78±7.3)分,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引导式与PBL联合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博;黄琦;张静;梁兴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由于脑组织萎缩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变化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逐年增长,为此,老年性痴呆患者也日益增多,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一步步走向衰老,同时也无法轨避衰老,但通过早期预防与恰当的护理,可避免或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例如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及时的护理.年龄不满18岁不诊断痴呆.
作者:李超;郭秀凯;董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013年至2014年期间内的9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在卧床期间内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从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 心血管急症患者在卧床期间内有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以及烦躁等心理特点,但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特征.讨论 针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卧床期间的心理特点,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早孕药物流产,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在紧急避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精神性重度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及抗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方面呈现一定药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旭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对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教育效果.方法 对2013 ~2014年肿瘤科实习的98名护生在临床教育中贯穿护理美学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对98名护生出科时采取问卷试调查,92.9% ~ 93.9%的护生认同该教育方法能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沟通能力,89.8%~ 96.9%的护生认同该教育方法能增强毕业就业信心、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及学习兴趣.结论 将护理美学教育与沟通能力培养贯穿于临床实习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工作实践能力,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者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作者:刘思妤;陈晶立;赵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1例每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血栓,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计划生育中的重要部分为避孕药具,合理使用避孕药具能够稳定低生育的水平,目前城市居民在避孕药具的使用上要高于农村居民,为提升新时期农村居民避孕药具的使用情况,要针对其管理发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作者:朱敏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溃疡贴预防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135例穿刺一次成功的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在置管后即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贴康惠尔溃疡贴,保留5天,有松脱情况及时更换.对照组67例,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予硫酸镁湿敷5天.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2%(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惠尔溃疡贴能有效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方便.
作者:蔡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器官移植中所应用到的免疫抑制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器官移植患者合理地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起到预防器官在体内的排异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和不同药物之间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上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其中50例患者为研究观察组,另外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在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昼夜间血压变化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收缩压总负荷上,都比患者舒张压都要高.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准确测量出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还能降低患者临床异常情况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许广湘;李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直以来,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居不下,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较高等特征,导致临床上心血管患者死亡率非常高.随着心外科、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心血管造影术、心导管术、心脏内支架、磁共振冠状血管成像技术在心脏血管病的诊治中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较为先进的临床手术术式,如:心脏支架与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移植以及心脏移植手术等[1].然而这些手术的顺利进行,均要求临床医生对心脏的腔室结构、心脏的冠状血管管道走行及分支的形态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确的认识[2-3].为了配合心脏术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制作心脏及其周围管道铸型标本,使得能从三维空间展示的实物标本.笔者制作的标本构型美观、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整体效果好.近年来,笔者经过不断实践,在制作铸型标本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1.材料准备1.1标本:选取新鲜尸体标本.1.2工具:20~ 50ml的塑胶注射器、各种型号的针头(尖端磨平)、止血钳、镊子、手术刀、缝针、棉花、纱布、缝合线、玻璃棒、玻璃插管、标本缸、502胶水.1.3试剂:肝素溶液、填充剂((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者比例为1.0:1.0:0.4)、37%盐酸溶液、5~10%的甲醛溶液、油画颜料(红、黄、蓝、绿四种)、肥皂水.2.实验操作2.1取心:
作者:余平;董迪烽;彭泽鸿;祝峰;姚伟;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相对应的职业压力.而护士这个职业的风险性和紧张性,也给护士这个群体带来了职业压力.这种压力,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在影响着护士的整个职业生涯.于是,认真地看待护士职业压力这个问题,合理应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①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作息时间的不规律性,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了护士的身体健康.头痛,头晕,胃病,失眠等等这些病症对护士的身体负荷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医疗系统中,护士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报酬又是极低在这种付出与收获极度失衡的状态下,护士很容易产生消极倦怠的职业状态;临床一线的护士,直接面对病患群体,也给自己增加了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增加了护士的恐慌感;护士的各项操作是在病患,家属甚至媒体的眼光下完成的,这对于护士的心理状态和专业能力都是一次次的考验.②社会压力:护士绝大多数是女性.而女性在社会角色中,需要承担起女儿,妻子,母亲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很多护士在事业和家庭上需要两头兼顾,增加了护士的压力.
作者:万小云;朱丽娟;叶益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治疗情况,旨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选择准确的切口位置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80例,对这80例产妇的临床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随机进行均匀分组,其中对照组组产妇40例,把瘢痕上端2厘米切除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观察组产妇40例,把瘢痕组织下端2厘米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观察两组产妇的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选择合理性,以及产妇后期手术分娩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对比,在两组产妇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干对照组,在产妇后期出血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来说,选择科学合理的剖宫产切口位置是比较重要的,把产妇瘢痕组织下端2厘米切口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是比较好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还能明显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产妇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会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该类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保胆取石术治疗,治疗组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减轻焦虑、减轻疼痛及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胆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