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管控要点探讨

刘景霞

关键词:血液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
摘要:分析前是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分析前又可分为采集、运送两个阶段,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常见的肉眼可见标本不合格主要问题包括化验申请错误、原始标本标识错误、标本容器错误、血标本溶血、血标本凝血等,肉眼不可见标本不合格主要问题包括患者不遵医嘱、采血器材与试剂不合格、各种类型的可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理化反应.致标本不合格的根本性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检验前质控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操作过程不规范、采血送检管理机制不健全.应积极调整、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医护人员质控意识与能力,规范血液标本运送,落实流程监督管理.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低电压、S-T段、T波变化、Q-T间期变化及异常Q波.128例患儿中有11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酶学升高,占87.5%.结论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实验室酶学检查的异常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而部分患儿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即会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另一方面,心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对病原学诊断亦无意义,因此,儿科临床上需要在肯定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到其的局限性,综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刘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舌淀粉样变性的报道

    报道1例舌淀粉样变性,回顾有关该病的文献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讨论该病的病理机制,提示对临床原因不明的舌部广泛肿胀和血疱应警惕该病的可能,以对舌淀粉样变性做出及时诊断,这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其他脏器的淀粉样变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策略

    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寻求预防策略.方法:选自2010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00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记录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例数,并对其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寻求预防策略.结果:有10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现象,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低于60岁的患者;急诊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60分钟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手术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患者;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有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住院时间在7天内的患者;手术切口三类型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其他手术切口类型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普外科手术当中,引起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昕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体解剖学肝标本制作方法

    现代肝外科的发展出现两大热点:一、肝切除术已从传统的非解剖性肝切除向精确的肝段切除过渡[1];二、活体肝移植和劈离式肝移植广泛开展口[2-3].这些均需要精确地界定肝表面和内部划分肝段的解剖性标志.探索肝脏血管管道分支形式、数量、走行及各管道与肝脏周围韧带及表面裂隙等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为肝段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探索肝脏血管铸型结合透明化处理的方法,可在保留器官外形的基础上显示出其内在管道,管道分支形式、数量、走行及各管道与肝脏周围韧带及表面裂隙等解剖性结构的位置关系,为肝段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1、材料准备甲醛固定手标本,医用纱布,塑料布一块,解剖用不锈钢方盘,弯止血钳,解剖刀,有齿镊,尖镊,直剪,红色乳胶,玻璃插管,粗棉线,50 ml注射器,502胶水.试剂①固定液:10%甲醛溶液.②漂白液:2%过氧化氢.③脱水剂:70%乙醇,95%乙醇.④透明剂:2%氢氧化钾,甘油.⑤铸型剂:JF树脂,环己酮,蓝、粉红色染料.2、制作方法2.1 取肝按以下步骤将肝取出:①平网膜孔处切断肝蒂;②将肝和肋弓上提,分别在腔静脉孔平面和尾状叶平面,从上、下方离断下腔静脉;③紧贴腹前壁和膈下面,将肝圆韧带和镰刀韧带剪断,使韧带连于肝上;④平置手术刀,示指按于到面上,与刀尖平齐,将肝下拉,于肝上面与膈之间进刀,分别将冠状韧带及左、右三角韧带剪断,然后缓慢剥离肝裸区结缔组织及右肾上腺切断冠状韧带下层,将肝完整取出.2.2肝的外形

    作者:董迪烽;余平;尹丽珠;姚伟;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创伤后成长主要是指患者在病发后的心理积极方面的变化情况.目前,国际医疗人员对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关注,其普遍认为,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以期医疗人员可以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房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女普查中宫颈糜烂的护理措施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妇女普查中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普查的妇女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的宫颈糜烂检出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妇女宫颈糜烂普查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检出者的治疗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汪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增加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知识.方法:通过随机性教育、座谈式教育、书面教育、小讲座、黑板报等方式,对7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涵盖高血压的基本常识、饮食指导、服药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与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杜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情志因素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探讨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近年来,在育龄妇女中患病率高达20%-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是妇科行子宫全切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心理因素如应激、慢性抑郁及缺乏社会支持、遭遇生活事件等均对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推进作用.文章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情志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以期引起在子宫肌瘤防治中对情志因素的重视.

    作者:李家翠;李红芹;高慧;夏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神经阻滞疗法配合中药热敷疗法、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255例疗效观察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五十肩,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之势.它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肩周肌肉萎缩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的统称[1].自2000年11月至2012年1月作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中药热敷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2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确诊11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8例采用细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77.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高,进而促进其疾病康复,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568份中药药剂进行的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568份中药药剂管理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药剂管理,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管理,观察两组中药药剂管理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管理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药剂管理中采用标准化管理不仅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减少中药药剂的管理损失.

    作者:赵家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辩证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中医辩证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择取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患有肾结石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9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参照组,共有49例)以及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共有49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参照组则是75.5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参照组显著好,p<0.05.结论:中医辨证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先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120急救常见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120急救主要是现场急救及转运途中救治突发性急症,交通事故创伤,中毒等灾害性事故.现场急救环境差,条件有限,加上无菌条件的局限性.使抢救时存在着感染的机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对患者造成精神压力.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与控制感染.现将120急救中常见感染途径与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作者:孙多振;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动口服摆药机引进前后住院药房摆药工作对比

    目的:通过自动摆药机引进前后住院药房摆药工作的对比,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动口服摆药机的优点.方法:以我院住院药房中午的长期口服摆药工作为例,选取1056个住院病人,共需调配长期口服药3582包,分别以传统手工模式摆药和用自动口服摆药机模式摆药,对比分析两种摆药模式优缺点.结果:自动口服摆药机大大地提高了口服摆药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口服摆药的准确率.结论:引进口服摆药机是我院实行药房自动化的第一步,药房自动化的实行有助于减轻药师的工作负担,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能更好地让药师为患者服务.

    作者:许开成;林振健;范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10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回顾分析,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将10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作总结归类分析.结果 10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单纯型18.5%,关节型21.3%,腹型38.9%(其中4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误诊为急腹症),肾型13.9%(伴有肾损害者病程延长),混合型7.4%.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表现为单纯皮肤损害者较少,常合并内脏器官损伤,如:在发生皮肤紫癜前可有腹痛等前期表现,易导致误诊,且肾损害影响预后,故过敏性紫癜值得临床重视,应及时正规治疗.

    作者:张静;万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门诊外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对我院门诊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其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找出门诊外科伤口感染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随机地在2012-2014年间在我院的门诊外科425例病例中进行抽取,并将所抽中的病例进行跟踪.结果:门诊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拨弄伤口、不谨遵医嘱、操作失误等.结论:门诊外科患者在术前应接受相应检查,手术过程要确保规范、到位,术后患者应当谨遵医嘱,牢记注意事项,着力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作者:左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患者细菌培养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探讨

    据国内外资料显示,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属,且非发酵菌在这些致病菌中呈增长趋势,其中PPA就是典型代表菌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前三位病原菌之一[1-2];且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其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该菌已成为呼吸道、手术、烧伤及泌尿的主要致病菌[3],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检测刻不容缓.

    作者:陈罗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部在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00例纳入临床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其中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应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接受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9P<0.05).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配合甲地孕酮药物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整体效果理想,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罗利花;杜青霞;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响无创呼吸机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无创呼吸机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恰当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配合度.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与我院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其使用无创呼吸机时的表现,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除既往经无创呼吸机治疗的12例患者外,46例初次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均表现出不依从性,自行中断呼吸机,根据其不同的影响因素给予恰当的护理举措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依从性,均能配合呼吸机治疗.结论 观察、分析影响无创呼吸机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并根据不同原因提出恰当的护理对策,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立神经内科患者48名为对照组研究对象,48名为治疗组研究对象,实行各组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恢复情况较好,时间较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换脑脊液与鞘内药物注射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孙希霞;王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