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观察

贾龙梅;汪健

关键词: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初诊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糖类抗原199(CA199)进行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55例)采用糖类抗原199联合癌胚抗原(CEA)2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法.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时其对于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3.4%,诊断的准确率为90.91%,对照组对于肺癌的灵敏度为82.60%,诊断的准确率为81.82%.结论:在肺癌的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联合检测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态变化情况.结果 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乙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心态,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尝试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效果.方法 2012年起护理部设立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报名并以科室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周期,护理部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每轮结束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 全年在护理人员中共开展20个品管圈项目.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知晓率为95%,参与率68.6%,项目完成16项,品管圈目标达标率75%,成果临床应用率6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但在推行过程中必须强化培训,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价,同时注意推行方法.

    作者:何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主要研究个性化护理对结合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干预价值.方法:为了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主要选择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肺结核病的患者共12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护理方式,实验组主要采用的是个性化治疗护理方式.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对肺结核疾病的知晓程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经过护理可以看出,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于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加强了了解,其中实验组的患者知晓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选择个性化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促进肺结核工作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姜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围术期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

    为了给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我们将围术期临床护理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成统一的照护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表格一即它的临床路径,应用于85例该类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护士的工作更加有序,能有效地观察到病情的动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完善了护理记录,可以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作者:亓娟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及护理人员配置现状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卫生问题.为老人提供一流的社区医疗、社区护理服务是目前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的手段.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龄人口多的国家,人口老龄速度也快.预计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亿,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因此,老年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贺伦;赖育鹏;陶诗雨;黄彬;胡轩浩;孙建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临床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治疗的5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硝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两者对比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不但可以对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付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和系统康复指导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近6年来我科收治的35例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明勉;庄素倩;吴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孕期血清锌铜值测定及其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产妇孕期血清锌铜值测定分析研究其对怀孕妇女妊娠后的影响,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健康非怀孕妇女、不同孕期正常孕妇、低体重儿孕妇、习惯性流产者及有畸胎分娩史,共532例的血清锌、铜值.结果:整个孕期孕妇的血清下降24.2%,习惯性流产组及畸胎组血清铜及铜锌比值高于对照组.结论:怀孕妇女孕期血清锌低可能与孕妇所在地区食品中锌含量低有关,畸胎及习惯性流产与孕妇血清锌低有关定关系.

    作者:王丽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和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76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血清IL-6、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及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较单纯西医治疗GDM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及hs-CRP水平有关.

    作者:李梦轩;张婷;刘炜;胡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意义.方法:根据手术室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接诊的120例手术室患者均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安全质量,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率更低,而满意率更高,同时护理安全质量各个指标评分也显著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能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率,同时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荣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皮肤护理

    目的:本研究将对激光在治疗黄褐斑时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的皮肤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激光治疗后患者的皮肤护理进行阐述.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行激光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其进行护理.结论:在对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激光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对于行激光治疗的黄褐斑患者在术后一定要注重皮肤护理.

    作者:韩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琥珀酸亚铁与硫酸亚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两组都以4个月作为一个实验周期,比较4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一个实验周期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琥珀酸亚铁优于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不仅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硫酸亚铁.

    作者:胡中华;贺新颖;万里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Leep刀应用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浅析Leep刀应用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组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实验组给予Leep刀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宫颈糜烂的患者可以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此种方法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谭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其患病率更高于龋病 牙周病是导致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治疗固定牙周病松动牙是多数学者关心的问题.牙周夹板通过夹板连结健康牙与松动牙,形成新的咀嚼单位,改善应力分布,减轻患牙牙周组织的负荷,从而为患牙牙周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学者们对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就牙周夹板的生物力学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任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11例肉毒梭菌中毒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采用电话随访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11例肉毒梭菌外毒素中毒患者出院后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出院后影响康复的心理因素有自尊心缺失、人际关系敏感、过分依赖、紧张、焦虑与恐惧、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心理干预的措施有认知重组、鼓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过分依赖、缓解紧张、焦虑与恐惧及解除患者的担忧,11例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恢复良好.

    作者:齐茹;丰琴;程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2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了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共有病例为120例,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共有10例,感染发生率为8.33%.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护理人员应明确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庞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院人才建设的发展与实践

    “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医院,各级医疗机构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医疗事业的积极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来来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在人才水平、人才结构、人才配置有等方面,已成为制约医疗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制胜的先机.为此,熔炼一批高素质、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端人才、中间人才和潜在人才的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

    作者:潘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护士如何做好护患关系沟通

    目的 在门诊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的语气问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术;对患者的解释等.避免引起患者的不满或误会,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在医院护理人员的指导作用下,通过多种方式来跟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采用适当的语言和和谐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关心和安慰,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更加的融洽,同时护理人员还是护患关系的桥梁.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冲突,使得患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更加的顺利.门诊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一个重要的部门,也是医院极其重要一个窗口,大量的患者在门诊接受诊治和护理服务[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和深化,作为门诊护士如何与患者做好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真正需求做好相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更好提升服务质量[2].护理人员要能够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护患之间关系更加的融洽和谐.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使得医院的医疗纠纷事故减少.现就我院门诊中,护患沟通的有关具体情况做以下报道.

    作者:张苏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维护小儿的生命健康;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患者康复的关系;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调解.对策:护理工作中坚持:安全、公正、有利的原则;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生命价值;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结论:提高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效改善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作者:吴秀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行阑尾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31例.实验组采取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采用阑尾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3.55%,并发症发病率为9.68%;参考组满意度83.87%、并发症发病事41.94%,组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愈后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可能性提升其恢复,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