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规避前牙美学修复的龈边缘暴露

赵克;魏雅茹

关键词:前牙, 龈边缘, 牙龈生物型, 生物学宽度, 暂时修复体
摘要:前牙修复后常因修复体龈边缘暴露而影响终美学效果,如何规避此问题是口腔医生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牙龈生物型、牙周组织状况、修复体龈边缘位置、排龈技术与排龈线及暂时修复体制作等几个方面,探讨前牙美学修复中如何有效地规避修复体龈边缘暴露,以提高前牙修复的美学效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

    目的 探讨初次到牙科就诊的儿童其不合作行为与儿童气质、龋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以期制定个性化的牙科治疗方案,预防和应对初诊儿童的牙科不合作行为.方法 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初次到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95名3~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牙科行为进行评估分级.家长填写《NYLS 3~7岁儿童气质家长评定问卷》.结果 195名儿童中,牙科恐惧及焦虑(DFA)儿童114名(58.46%),牙科行为管理问题(DBMP)儿童66名(33.85%);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DBMP逐渐下降;性别与儿童DFA/DBMP无关;龋病越严重的儿童越易发生DFA/DBMP.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DFA/DB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气质维度中,DFA儿童的反应阈高于非DFA儿童,DBMP儿童的节律性低于非DBMP儿童.结论 应将患龋严重的儿童作为重点人群,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气质特点采取不同行为管理方法,降低初诊儿童DFA/DBMP的发生.

    作者:阳婵;邹红梅;邹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舌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基因转染舌癌Tca8113细胞后,对Tca8113细胞形态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感染复数(MOI)为0、50、100的腺病毒为载体的BMP-2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舌癌Tca8113细胞.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Tca8113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ca8113细胞BMP-2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Tca8113细胞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MOI为100时转染率高,转染前后Tca8113细胞形态变化不大,Western blot检测到Tca8113细胞BMP-2的表达,转染后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在体外能够抑制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

    作者:姜娟;张君;王旭霞;薛立伟;宋洪宁;张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的差异蛋白比较

    目的 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非刺激性全唾液(WUS)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采集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和5名健康者的WUS,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蛋白,将二者之间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通过软件对2组样品的双向胶上的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7个差异点,经质谱鉴定明确了13个点的蛋白类型,其中737、725、692、986为同一种蛋白,716、535为相同蛋白,分别是血清白蛋白、β-纤维蛋白、重组N-叶apo型人血清转铁蛋白2型晶体B链、免疫球蛋白α-1链C区、人血清白蛋白GA复合物、Rca-Rhogdi复合物的B链、PR02044、理论蛋白以及未命名蛋白,而且它们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的表达均上调.结论 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者WUS中的蛋白图谱时,发现至少9种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蛋白.这种蛋白组学技术也许能更好地理解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

    作者:武影;束蓉;刘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Dishevelled2siRNA载体的构建和有效干扰质粒的筛选

    目的 构建和筛选特异性抑制Dishevelled 2 (Dvl2)表达的siRNA载体,为进一步研究Dvl2在破骨细胞分化及骨重建中的作用、筛选调节骨重建潜在靶点而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目的基因设计5个siRNA靶点,与pMAGic 4.0载体形成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含抗生素的LB琼脂平板上筛选转化子,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验证正确的转化子,质粒抽提,Lipofectamine 2000将质粒瞬时转染RAW264.7细胞,通过绿色荧光信号观察转染,实时定量RT-PCR检测Dv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菌落PCR和测序证实所构建的siRNA质粒目的基因大小、序列与预期相符,能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Dvl2基因的表达,其中3号质粒抑制效率高.结论 成功构建并筛选出特异性抑制Dvl2 mRNA表达的siRNA载体,可用于包装病毒颗粒和构建Dvl2表达抑制的稳定转染RAW264.7细胞.

    作者:赵鹃;黄旭;毛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金属烤瓷全冠对龈沟液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不同内冠金属材料的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后龈沟液(GCF)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测定,探讨内冠金属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30颗牙分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和金铂合金组,每组10颗,分别进行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金铂合金PFM全冠修复.在修复前及修复后6、12个月时对受试牙进行临床检查,检测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GCD),并进行龈沟内取样,检测龈沟内GCF量和sICAM-1、IL-1β水平.结果 镍铬合金组修复后6、12个月时,GI、GCD和GCF各项指标与修复前及钴铬合金组、金铂合金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修复后12个月时,GI、GCD和GCF指标与修复前及金铂合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铂合金组在整个实验期间其各项指标与修复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贵金属烤瓷全冠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

    作者:袁堂霞;张彦表;吴正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流行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区开展饮水加氟预防龋齿提供可行性依据,并为昆明市龋病和氟牙症长期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5、12岁2个年龄组儿童各212、1 149人,调查内容包括5、12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以及12岁儿童氟牙症流行现状.结果 昆明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3.6%,龋均4.47+4.39; 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53.5%,龋均1.42±1.83; 12岁儿童氟牙症患病率4.1%,社区氟牙症指数为0.03.结论 昆明市属于龋病患病状况较严重和氟牙症非流行区,从流行病学角度认为该地区具有调节水氟浓度预防龋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作者:周庆;刘娟;张灿华;张石楠;李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如何规避前牙美学修复的龈边缘暴露

    前牙修复后常因修复体龈边缘暴露而影响终美学效果,如何规避此问题是口腔医生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牙龈生物型、牙周组织状况、修复体龈边缘位置、排龈技术与排龈线及暂时修复体制作等几个方面,探讨前牙美学修复中如何有效地规避修复体龈边缘暴露,以提高前牙修复的美学效果.

    作者:赵克;魏雅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核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树脂核冠向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用60颗人离体上颌单根管前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4组,行桩腔预备,选用4种树脂粘接系统,分别为RelyX Unicem、Dulink、DC core Automix、Luxacore,进行树脂核重建.样本浸泡于印度墨水中1周后,脱矿、脱水并透明化处理,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的渗透情况.结果 4组树脂粘接剂间微渗漏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组微渗漏程度轻.结论 自酸蚀树脂粘接材料有着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

    作者:陈亚琴;周峰;骆小平;孟翔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激光龋齿检测仪评价乳牙去腐净的体外研究

    目的 用体外研究的方法探索激光龋齿检测仪评价乳牙去腐净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患邻面中龋的乳磨牙8颗为研究对象,测量去腐前后激光龋齿检测仪读数,利用龋蚀检测液、硬组织硬度仪和偏光显微镜对腐质是否去净进行评判,分析激光龋齿检测仪读数与其相关性,探索激光龋齿检测仪在评价去腐洁净度中的应用.结果 去腐后色素沉着处牙本质硬度为(46.99±12.44) HV;健康位点备洞后洞缘的牙本质硬度为(67.39±16.59) HV,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腐前DIAGNOdent读数与去腐后色素沉着处DIAGNOdent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去腐后无色素沉着处DIAGNOdent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去腐后无论是色素沉着处还是无色素沉着处,均未见细菌侵入.结论 激光龋齿检测仪不能区分脱矿染色的牙本质与细菌侵入的牙本质,不适用于评价腐质去除程度.

    作者:陈江浩;秦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左下颌骨恶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本文报道1例左下颌骨恶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吕迪;陈宇;杨名仲;刘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侧向(牙合)力对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应力分布的影响

    目的 研究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侧向(牙合)力作用对充填材料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 建立含楔状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的缺损部分用模拟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对模型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对充填体部分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当(牙合)力方向与牙体长轴平行时,充填体受到的应力较小.当(牙合)力方向与受力牙尖斜面垂直时,充填体受到的应力明显增大,随着(牙合)力方向偏移角度增加,此区域应力集中情况更加明显.结论 临床上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之后,应当对牙体进行适当的调磨,降低牙尖斜度以降低牙体受到的侧向力,以降低充填材料的应力负荷.

    作者:马宏伟;王青;刘政君;王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磁力矫治器对青春期恒河猴进行Ⅲ类功能牵引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目的 应用Ⅲ类磁力矫治器建立青春期恒河猴动物模型,观察其对颅面部形态学及颅面骨缝的组织学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生长发育期雄性恒河猴6只,实验组45、90d各2只,对照组45、90d各1只.实验组配戴铸造式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用矫治器.采用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其颅颌面的形态学变化.选用颅面部6条骨缝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活体荧光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颌位均出现明显近远中移位,90d组的变化较45 d组更为明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荧光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各骨缝均表现为明显的骨沉积,尤其是颧颌缝、腭横缝、翼腭缝、颧颞缝为明显.结论 Ⅲ类磁力矫治器可以引起上下颌骨以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并可使颅面骨缝内纤维结缔组织排列方向发生变化,导致骨缝两侧新骨的大量沉积.

    作者:赵宁;徐芸;陈扬熙;沈刚;许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1例

    本文报道1例外胚层发育不全病例,并分析外胚层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遗传方面的影响因素等.

    作者:全旎;李勇;汪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成型压力和预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预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对预烧结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影响.方法 首先将纳米氧化锆粉体在不同的等静压力下成型,并烧结到不同的温度.然后采用精密线切割机进行切削,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削面的形貌.结果 初烧结温度对3摩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3Y-TZP)影响较大,初烧结温度在800~900℃之间时,切削件的表面光滑、边缘完整性好.成型压力对3Y-TZP预烧结瓷坯可切削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过高的成型压力并不利于切削,可导致切削面的质量下降.结论 初烧结温度在800~900℃、成型压力在200~300 MPa之间时,预烧结氧化锆瓷坯的可加工性能良好.

    作者:黄慧;李静;张富强;孙静;高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2种根管封闭剂对2种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将28颗完整离体上颌中切牙截冠、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按采用的根管封闭材料及纤维桩不同分为4组:Cortisomol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A组),Cortisomol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B组),Guttaflow封闭剂+Matchpost纤维桩(C组),Guttaflow封闭剂+Macrolock纤维桩(D组).纤维桩黏固后1周,牙根切成1.5 mm薄片,行薄片推出实验,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酸蚀处理后的桩道表面和粘接界面.结果 4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7.06±3.22)、(9.31±3.61)、(6.90±3.13)、(9.71±3.42) MPa,B、D组剪切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颈、中、尖部的剪切粘接强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酸蚀后的桩道表面颈部较根尖部牙本质小管暴露多;颈部粘接界面树脂突的长度、数量增加,侧支交联明显.结论 根管封闭剂种类对纤维桩固位无明显影响,纤维桩的表面螺纹可显著增加剪切粘接强度.根管不同区域的粘接力存在差异.

    作者:韩光政;熊正慧;陈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口腔黏膜炎7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口腔黏膜炎(0M)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行HSCT的166例患者中发生OM的7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OM的愈合率为95.77%,平均愈合时间为移植后(17.61±8.36)d.患者性别、年龄、HLA配型及预处理方案对OM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性别、年龄、HLA配型及预处理方案对OM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通过及时有效的口腔处理,可降低OM发生率,即使重度OM也可良好愈合.

    作者:赵玮;孙于谦;高承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 通过总结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明确探究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问题后,电子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荷兰医学文摘、欧洲灰色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0月3日;同时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2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0.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DE标准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结果 终纳入研究的文献为10篇,偏倚风险评价显示均为中等偏倚风险.与阴性对照相比较,透明质酸钠能明显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的大张口度(P<0.05),并在短期内明显改善临床总体评价(P<0.05),但长期效果不明显(P>0.05),对短期和长期关节内疼痛缓解情况无显著效果(P>0.05);同糖皮质激素相比,透明质酸钠在短期临床总体评价和注射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后者(P<0.05),但在缓解关节区疼痛和改善大张口度方面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时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作者:李春洁;张一帆;贾源源;吕俊;李龙江;史宗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种整铸支架义齿常用金属的耐腐蚀性比较

    目的 以电化学方法比较3种整铸支架活动义齿常用金属试件的耐腐蚀性.方法 将钴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纯钛3种试件置于pH为6.8的人工唾液中,通过电化学线性扫描技术获得Tafel曲线,比较腐蚀电位、腐蚀电流;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观测腐蚀前后试件的表面物相结构;以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金属表面形貌的改变和差异.结果 含钛镍铬、钴铬合金记录到典型的Tafel曲线,而纯钛未能获得.含钛镍铬合金的腐蚀电位值明显负于钴铬合金,腐蚀电流更大(P<0.05).XRD结果:三者的腐蚀前后衍射图皆一致,没有物质结构改变.扫描电镜显示:腐蚀前后,含钛镍铬和钴铬合金表面形貌均有极大的差异,含钛镍铬合金腐蚀前后形貌差异明显较后者大;纯钛没有腐蚀表现.结论 含钛镍铬合金的腐蚀倾向大,钴铬合金较小,纯钛稳定.

    作者:李惠玲;杜华丽;高明英;陈婵娟;林映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的耐蚀性研究

    目的 研究钴铬(Co-Cr)、镍铬(Ni-Cr)、镍铬铍(Ni-Cr-Be)3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方法 铸造Co-Cr、Ni-Cr、Ni-Cr-Be 3种烤瓷合金的试件各5个,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绘制合金的电极化曲线,测定合金的自腐蚀电位(Ecorr)、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钝化区间以及过钝化电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能谱扫描分析第二相成分.结果 Co-Cr合金的钝化膜完整、均匀、致密,耐蚀性好;Ni-Cr合金局部的氧化膜致密性差,耐蚀性次之;Ni-Cr-Be合金中存在贫Cr、Mo的Ni-Be共晶相,耐蚀性差.结论 临床上应避免使用含Be的牙科烤瓷合金,Co-Cr合金的生物相容性优异,在牙科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芝凯;许胜;黎为;腾劲;李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激酶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 (MKK4)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口腔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MKK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75例石蜡包埋口腔鳞癌组织中,MKK4蛋白的表达在48例转移组高于2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48例淋巴结转移灶MKK4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原发灶(P<0.05).MKK4蛋白表达与OSCC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8例新鲜口腔鳞癌组织中,MKK4 mRNA的表达量在16例转移组高于22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结论 MKK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癌转移相关;MKK4蛋白及其mRNA可能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促进的作用.

    作者:蒋宁宁;巫家晓;卿海云;曹阳;杨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