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疗效分析

张衡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疗法, 电针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1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组)80例和对照组(药物组)65例.治疗组选用腰部夹脊穴、腰阳关,十七椎、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位电针治疗.药物组选用: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口服治疗.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药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服务和新农合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在村级实施效果.方法 开展送医送护下乡等优质服务,参合住院病人交费情况观察.结果 优质服务和新农合为农民的健康创造更好的服务条件,使农民在健康得到一定保障的同时减少了人力、财力支出和安全隐患.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和新农合提高了服务品质,减少了医疗费用,方便了人民群众,提高患者满意度,能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

    作者:廖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与间苯三酚联合使用对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间苯三酚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胃炎所能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4年8月这半年间前来我院治疗急性胃炎的40例患者,按照使用的不同药物进行如下分组:20例单纯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归入对照组,20例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间苯三酚两种药物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与病情彻底改善时间.结果:就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而言,对照组为(59.54±+9.41)分钟,研究组为(30.18±6.15)分钟;就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而言,对照组为(7.84±3.63)小时,研究组为(4.15±2.09)分钟,对照组远远多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将奥美拉唑和间苯三酚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急性胃炎的治疗上,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患者恢复速度要比单用奥美拉唑快得多.

    作者:敖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13例处理进展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出血量,术中胎盘情况,新生儿胎龄,体重及阿氏评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有7例术中见胎盘植入,并且术中出血量均≥1000mL?4例患者因产前大出血急诊手术,孕周均≤35周,新生儿娩出阿氏评分≤7分?共有7例娩出的新生儿体重均不足2500g?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准确了解胎盘是否植入,术前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做好防止和抢救出血的一切准备工作,可以明显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改善围生儿的结局?

    作者:朱思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跌倒是指从平地行走时或稍高处摔倒在地[1],它具有意识清楚,非故意性等特点[2].近年来,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常常发生,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因此,评估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和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现将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吴丹纯;谢园园;潘丽丽;黄东梅;霍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32例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为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这50例骨折患者都进行了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以及后期随访,50例骨折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死亡率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死于术中大出血,且经过后期随访,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是比较低的.结论:在多发骨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抢救成功几率,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情况

    目的:在血站采血护理环节中,主要分析并研究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站无偿献血者共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服务质量改进),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得出观察组一针率1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针率98%(49/50),观察组一针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的9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服务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切实可行,能提高采血一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报废率,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瑛瑛;唐敏;朱虹伊;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及护理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其死亡率高达40%[1],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的药物治疗如制酸药物和止血剂应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止血也仅局限于很简单止血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医学材料和新型内镜的投入使用,内镜下的各种止血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诊断、治疗、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技术[2],治愈了许多过去内外科均极难治疗的疾病,部分的外科手术也被内镜介入技术所替代.,内镜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治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保证治疗的快速、准确、顺利进行.现就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毓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跨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各学科疾病的交汇集中地,病人超病急,病种复杂,病人及家属心理准备不充分,经济条件有限,经常有传染病及三无病人,常常涉及法律及暴力事件.急诊护理工作急、忙、杂、乱,而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掌握的专科急救知识不全面,法律意识及护理规范意识淡薄.我院急诊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包括急诊门诊、急诊外科病区(以创伤、急腹症为主)和急诊内科病区(以急性心梗介人为主)三个部分,急诊内科、外科病区管理桶医院病区管理相同,急诊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和护理队伍的形象,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梁玉庆;魏秀萍;梁英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晚期癌症使用吗啡持续泵入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复杂而痛苦的症状.通过护理程序对癌症晚期患者使用大剂量吗啡微泵注入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吴丹;刘海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

    目的:本文对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医院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有着不同的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掌握不同的分期的诊断要点,还要了解病理学诊断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的有效性.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所以,医生一定要加强学习,要了解病理诊断的要点,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要保证诊断的规范性,还要参考不同阶段的诊断标准,这样才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思密达、炉甘石洗剂治疗水痘患者丘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思密达与炉甘石洗剂联合治疗水痘患者丘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5年1月至4月期接收诊治的40例儿童水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和炉甘石洗剂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疱疹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00%(20/2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 (17/2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治疗水痘患者丘疱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功能检验中溶血样本的准确性影响研究

    目的:剖析溶血样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实施体检的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功能检验.其中,研究组的血液样本均为正常状态;而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则均为溶血样本.对两组检测结果中的谷氨酰酶、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水平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不论是谷氨酰酶和谷丙转氨酶这两种酶的水平,还是谷草转氨酶的水平,研究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上,溶血样本能够直接性的影响到肝功能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赵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混合痔手术患者426例,均为住院患者行首次手术治疗.男198例,女228例,均在腰硬联和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包内扎术,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3例.对照组给予肛肠科围术期常规护理,患者疼痛时临时给予药物止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可减轻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治疗效果.通过规范化的无痛管理可提高无痛病房的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使患者得到人性化、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作者:王奂生;苑爱玲;崔晓倩;井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累及周身的慢性进行性风湿性疾病.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一、遗传: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与HLA-B27相关.二、感染: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与感染相关.三、自身免疫: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AS常见于15 ~ 30岁,男性多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成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路径式健康宣教在全髋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近年来,全髋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对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开展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护理及健康状况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了遵医行为.我院骨科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全髋置换术患者采取路径式健康宣教,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小婷;曾丽萍;庄素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从中医药角度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历史演变、病名探究、病因病机、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中医药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的发展方向.

    作者:胡琼;江红军;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与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与处理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5例三、四级手术术后皮肤末梢的观察及时发现循环状态的异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结果 通过对皮肤末梢及时有效的观察及处理,85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要规范化、系统化.近年来,随着手术诊断、手术技术的改善,手术适应症范围扩大,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要求也更高,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及疗效[1].通过对外科手术后皮肤末梢来衡量循环功能. 皮肤与末梢表面的温度、潮湿度、颜色、弹性、毛细血管和静脉的充盈程度,动脉搏动反映外周的循环状态.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脊髓来看解剖与临床的联系及学习心得

    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临床上脊髓节段和椎骨的对应高度对判断脊髓损伤的平面及手术定位极其重要,如在创伤中,x片所能反映出来的是损伤的椎骨位置,我们则可根据受伤椎骨的位置来推测可能受损伤的脊髓节段,反之亦然.

    作者:赵静;谢益;胡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整形中耳软骨移植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鼻整形中耳软骨移植物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1例鼻整形患者,通过对下外侧软骨穹隆部的分离、修正及合,切开耳后颅耳沟,切取相应的耳廓软骨,并将其修剪成盖板移植物,共2-3块,呈长遁形,在鼻尖塑形中进行应用.结果:术后对11例患者予以6-24月随访,整形效果比较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将耳软骨移植物修剪成多层盖板与长遁形,可以更好地对鼻尖进行修饰,由于取材便捷、操作简单,整形效果好,在临床应用中得推广.

    作者:虞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常见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感染常见的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各科室总计564例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防控对策.结果:本院各科室中内科感染率高,为31.6%,其次是外科(21.5%)、儿科(13.8%)、妇产科(9.4%);564例感染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12例,占37.6%,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34例,占23.8%,胃肠道感染患者79例,占14.0%,其他部位139例,占24.6%;手术、长期卧床、动静脉插管、昏迷、免疫抑制剂这5个因素是常见危险因素.常见的影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以及医源因素.结论:本院感染情况具有科室差异性,部位差异性,重点科室重点易感部位应重点防护.

    作者:刘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