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及肝功能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李军

关键词:血脂, 肝功能, 脂肪肝,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 研究血脂及肝功能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为在临床上治疗检测脂肪肝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选择我院140名脂肪肝患者进行此次的临床试验,在这140例患者中,男90例,女50例,年龄均属于41.33±3.02这一范围之内.在此同时要选择70名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并且两组成员在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受试者要在早晨空腹于静脉取5ml血液,肝素抗凝,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进行测定.结果 数据证明,血脂及肝功能与脂肪肝存在直接联系,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眼外伤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眼外伤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眼外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严密观察,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护理体会.结果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眼外伤患者可减轻病人疼痛挣扎引起的静脉穿刺部位肿胀.结论 认为静脉留置针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护理工作、利于病情治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温慧敏;李嫣然;黄思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2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了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共有病例为120例,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共有10例,感染发生率为8.33%.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护理人员应明确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庞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与护理

    目的:研究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难治性肝腹水的临乐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肝腹水患者3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少量放腹水与利尿剂治疗,观察并记录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密切的术前、术中配合,周密的术后护理,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给予难治性肝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与精心细致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治条件与环境,减轻其生理与心理病痛,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芸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很多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粘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并且炎症.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检查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萎缩,皱襞消失,上皮变平滑、菲薄.阴道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见浅表溃疡.若溃疡面与对侧粘连,阴道检查时粘连可被分开而引起出血,粘连严重时可造成阴道狭窄甚至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积脓甚或宫腔积脓.

    作者:郝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对收治台的6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期和缓解期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时为患者解决了痛苦.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急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功不可没.

    作者:延娟娟;张瑞瑞;郭艳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护理

    目的:主要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护理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要选择了200多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醉患者,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护理.同时还对肺部的感染进行预防.在拔出气管之后对水肿以及支气管等疾病和并发症进行应对.结果:在这200多例患者中,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经过手术之后可以撤离呼吸器机,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有3例患者已经死亡.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在手术之后撤离呼吸机,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可以促进并发膈肌麻痹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 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 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作者:朱娜;张斌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的关联性

    近年来口腔医学逐渐在医学行业兴起,尤其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牙齿的呵护投入更多.人民温饱问题解决,进而想着如何将自己变得更美,更注重形象外貌问题;口腔无疑就是外貌的代表之一,人民也渐渐做一些口腔美容.临床上口腔医学和医学美学结合运用,使口腔医学更具人文主义,同时增添了容貌美的口腔医学新方向.本文就口腔医学与医学美学的关联性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郭润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护理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相关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10年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对症护理的同时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护理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健;石修碧;陈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科消化性溃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研究儿科消化性溃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7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7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经过12-24个月的电话随访,有5例患儿疾病复发.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消毒处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6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护理方式、护理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高的21例,一般的25例,总有效率为66.7%;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高的54例,一般的11例,总有效率为94.2%,前后比较P<O.05.结论:尽早对患者疾病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死率有一定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得以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32例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为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这50例骨折患者都进行了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骨科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以及后期随访,50例骨折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死亡率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死于术中大出血,且经过后期随访,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是比较低的.结论:在多发骨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益气补血法合损伤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抢救成功几率,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患者入住综合ICU前后鼻前庭及肛周耐药菌筛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鼻前庭、肛周病原耐药菌分布特征.方法 对231例综合ICU患者的鼻前庭拭子、肛周试子标本进行耐药细菌培养、鉴定检测.结果 在相同时间段或相同病区室内环境的两组病人,分别进行了入院和出院时的鼻试子、肛试子耐药菌筛查,发现患者入出ICU时耐药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但患者耐药菌的种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9.44%)、肺炎克雷伯菌(14.81%)等,长期住院并应用抗生素患者肛拭子、鼻拭子培养出耐药菌几率较高.结论 不同种类的耐药病原菌极易定植于鼻前庭、肛周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长期住院并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发生耐药菌的院内感染,早期发现耐药菌感染对于患者抗生素应用有帮助.应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环境隔离及严格床单位消毒,加强手卫生宣教和执行监督,尽量减少ICU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面,以减少ICU内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患者入住ICU前后对比耐药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升高.

    作者:李苗苗;薛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有机磷农药(OPS)是我国生产和使用多的农药,也是引起急性中毒和致死的主要农药.急性有机磷中毒经积极治疗成功后,一般无后遗症,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2-4周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称为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OPIDP是较严重的中毒性神经病变,临床治疗疗程长、恢复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其临床特征为:(1)起病缓慢,均以肢体远端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呈手套、袜套样分布且逐渐向近端发展、加重;(2)四肢远端无力、瘫痪,尤以下肢常见,可伴有肢体远端肌肉萎缩,腱反射均减弱或消失;(3)运动障碍较感觉障碍明显,下肢较上肢重,远段较近段重;(4)神经-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治疗能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以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康复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随着整体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植入,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1].2014年4月我科收治一名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经综合治疗及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时琳;王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透室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

    目的 总结并分析血透室低年资(进入血透室工作<2年)护士的主要压力,让低年资护士正确认识工作压力,从工作上的自我提高以应对压力,放松心情.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顺利地渡过适应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在我院两院区血透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透室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包括血透室工作本身高风险性、专业技术能力及病人知识掌握能力、复杂人际关系等.结论 从提高血透室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重视她们所面临的压力,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心身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萌;闫振;邹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合外伤患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静脉炎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维持液量多,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复合外伤后的患儿较一般人更易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对我科自2014年4 ~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28例患儿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与应用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称为沟通,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是护理的灵魂,没有沟通与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沟通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有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交流环境、护士素质、沟通技巧三方面来探讨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作者:顾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皮测总胆红素值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经皮胆红素值在检测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在我院足月的黄疸新生患儿55人,对这些患儿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A种方法为经皮测总胆红素值(TCB),B种方法为血清总胆红素值(TSB),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对胆红素值的影响.结果: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 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性为0.947,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0.295,两种检测方式均为正相关,但是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的相关性更高,P=0.0001,并且不受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可以代替血清总胆红素值,经皮测胆红素值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红;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癌术后全身化疗与局部化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癌术后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不同化疗方式的化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患者手术后一周开始进行辅助化疗,其中14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通过髂内动脉灌注的方式进行全身化疗,另外22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膀胱灌注方式实施局部化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反应并进行随访复查.结果: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化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其中,以髂内灌注为主的全身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主要以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为主,并出现部分患者白细胞下降变化,而进行膀胱灌注的局部化疗患者不仅出现膀胱刺激反应症状,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病症的复发率也比较高,约为56%.结论: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用髂内灌注的全身化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白显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