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峰
综述了不同卧位对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卧位主要包括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半卧位及平卧位.认为危重患者右侧卧位其中心静脉压的值比平卧位高,平卧位时的中心静脉压的值较半卧位更高.
作者:郑建英;刘红;邱珍;蔡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症状量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量化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量化评分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儿童鼻窦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改善患儿鼻窦炎症状情况.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癌术后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不同化疗方式的化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患者手术后一周开始进行辅助化疗,其中14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通过髂内动脉灌注的方式进行全身化疗,另外22例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膀胱灌注方式实施局部化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反应并进行随访复查.结果:36例膀胱癌手术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化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其中,以髂内灌注为主的全身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主要以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为主,并出现部分患者白细胞下降变化,而进行膀胱灌注的局部化疗患者不仅出现膀胱刺激反应症状,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病症的复发率也比较高,约为56%.结论: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用髂内灌注的全身化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并且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白显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正确洗手和手卫生消毒的重要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规范正确洗手,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结果:未经培训的工作人员,洗手意识薄弱,没有足够重视,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有了明细改进.结论:规范正确洗手,是有效改善手部卫生,保证洗手与消毒效果,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石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施行子宫颈癌根治术26例,其中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6例,宫颈中分化腺癌2例,宫颈腺鳞癌9例,宫颈透明细胞癌6例,宫颈肉瘤3例.临床分期:Ⅰa期5例,Ⅰb期9例,Ⅱa期7例,Ⅱb期2例.结果:发生淋巴囊肿8例,发生率为30.20%,是常见的并发症.结论:淋巴囊肿的成因以及术中预防可减小术后发病率.
作者:徐松艳;胡玲芳;邹影;王剑南;黄萍;刘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延续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个性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健康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牛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近年来,在育龄妇女中患病率高达20%-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是妇科行子宫全切术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心理因素如应激、慢性抑郁及缺乏社会支持、遭遇生活事件等均对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推进作用.文章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情志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以期引起在子宫肌瘤防治中对情志因素的重视.
作者:李家翠;李红芹;高慧;夏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初诊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糖类抗原199(CA199)进行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55例)采用糖类抗原199联合癌胚抗原(CEA)2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方法.结果:观察组联合检测时其对于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3.4%,诊断的准确率为90.91%,对照组对于肺癌的灵敏度为82.60%,诊断的准确率为81.82%.结论:在肺癌的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联合检测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贾龙梅;汪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高血钾是一种急危症,其主要病因为肾功能不全,故常见于肾内科,但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及心电图改变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及安体舒通等保钾利尿剂的广泛应用,高钾血症在心内科监护室(CCU)病房患者中也较常见,并以严重心律失常为首发临床表现.我院从2013年8月~2015年1月共收住这类患者27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8月~2015年1月我院CCU收治高钾血症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2岁~89岁,血清钾6.07 mmol/L ~9.6 mmol/L.既往有冠心病17例,慢、急性心衰4例,高血压病6例.有21例患者在院外使用ACEI类、ARB类及保钾利尿药物或2种药物合用,有6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心律失常而出现高钾血症.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探讨特拉唑嗪联合三黄清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黄清淋汤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中药三黄清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比单纯使用特拉唑嗪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永章;祁进伟;张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经皮胆红素值在检测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在我院足月的黄疸新生患儿55人,对这些患儿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A种方法为经皮测总胆红素值(TCB),B种方法为血清总胆红素值(TSB),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对胆红素值的影响.结果: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 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性为0.947,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0.295,两种检测方式均为正相关,但是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的相关性更高,P=0.0001,并且不受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可以代替血清总胆红素值,经皮测胆红素值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红;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新式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03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需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中,随机抽取80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再次剖宫产进行分娩,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出血量为(219.5±1.03)mL,切口疼痛时间为(11.5±1.32)h,住院时间为(8.5±1.7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5±1.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娩出时间为(2.65±1.03)min,新生儿出生困难率为2.5% (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能够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且新生儿出生困难率和孕妇切口愈合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会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 根据我院2013年2月~ 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56例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运用一般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时间通气量、通达通气量等术后呼吸功能和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伊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疤痕子宫产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有子宫破裂的潜在危险,同时产妇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细心、耐心护理及开导产妇,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梁一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与预见组各纳入患者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强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预见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第30日GCS评分高于常规组,常规组并发率60.87%、卒中后遗症率76.09%高干预见组36.96%、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强化预见性护理,有助干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龙兴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随机择选我院2010年05月~2014年05月之间,在放疗科进行诊治的80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或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并就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结果:临床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皮肤破损率(0)和护理满意度(9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7.5%,75.0%),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性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皮肤破损率,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皮肤护理方法.
作者:吴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X线诊断,实验组则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 结果:在骨折塌陷深度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在骨折确诊率方面以及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精确率方面,实验组均高干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诊断,相比X线检查更为精确,值得普及.
作者:程韬;周慧;梁凯轶;尹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具体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诊并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98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进行顺利,经过住院愈合后均康复出院,其中并发症发生患者有5例(5.1%).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好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侯红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将整合相关文献,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当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丽华;张保德;胡远想;苏成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中常见的运动性损伤.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半月板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修复、修补等方面向着移植、重建等方向发展,也成为当今对半月板损伤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从全切、部分切除、缝合、半月板移植到人工半月板方面进行综述,讨论目前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及新进展.
作者: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