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前来我院治疗的38例腹腔镜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干预组中胆囊结石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感染率上都大大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一定的护理措施,利于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减少患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升了治愈效果.
作者:韦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产科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干预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科手术室近期治疗的80例产妇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观察组40例选择人性化护理方案干预,分析和评估两组的总体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满意度、患者配合度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焦虑评分和舒适度上,两组干预前比较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前焦虑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而舒适度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展开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手术配合,减轻产妇负面情绪,并提高其舒适度与满意度,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吴剑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所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120例在我院接受疫苗防疫婴幼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试验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以及并发症、颅内压状况术后进行对比并研究.结果:试验组患儿腹泻次数(2.46±1.01)、腹泻时间(4.01±1.30)、腹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腹泻次数(4.23±1.56)、腹泻时间(8.37±2.82)、腹泻发生率(3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防治腹泻,可有效降低患儿腹泻的次数和缩短腹泻的时间,效果好见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对儿童保健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幼儿100例,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儿童保健,记录两组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幼儿中有3例出现营养性贫血,6例出现佝偻病,观察组幼儿中有2例出现营养性贫血,对比两组幼儿营养性疾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幼儿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幼儿的保健工作当中,儿童保健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其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路军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就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使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接收的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将他们划分成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基础牙周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采取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治疗,就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牙周袋深度(2.6±0.4)mm,牙龈指数(0.8±0.1)及出血指数(1.1±0.3)相较于对照组(4.9±0.6)mm、(1.9±0.3)及(2.3±0.4)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2.0%相较于对照组76.0%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辅助使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征症状得到改善,操作便捷,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吕艳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本社区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40例进行社区护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 通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相比于干预前,患者在体重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方面具有明显下降,P <0.05,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在患者的健康相关的行为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而相比于干预前,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范彩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2.2%,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昏迷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治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骨科专科护士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的意义.方法: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针对骨科护理工作实行骨科专科护士,该项活动实行的时间为期一年,比较实行专科护士实施前后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在骨科实行专科护士后,骨科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质量与康复质量高于骨科专科护士实行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行专科护士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采用骨科专科护士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可以提升骨科患者自我康复能力.
作者:孙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为该类人群健康保健服务的提高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某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抽选35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状况,研究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特征.结果 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处于较高水平,常态开展了卫生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72.3%)享用劳保形式的医疗保健,并经常进行了社区开展的相关健康体检,目前困扰患者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服务不方便”.结论 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经验值得推广,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的看病困难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作者:刘爽;刘晴雯;胡玲;谢益;龚磊;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两种软衬材料应用于全口义齿患者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10月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门诊的50例牙槽嵴条件差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丙烯酸酯软衬材(A组)、硅橡胶软衬材(B组)进行全口义齿软衬处理.软衬后1个月,检测两组义齿戴用时的咀嚼效能,同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 软衬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能以及对义齿的各项满意率均高于软衬前(P均<0.05);B软衬组不仅咀嚼效能(0.951±0.139)高于A软衬组(0.743±0.129) (P <0.001),并且在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及舒适度方面的满意率(88%、92%、92%)均明显高于A软衬组(64%、68%、68%)(P均<0.05).结论 两种软衬材料均有助于提高全口义齿患者的满意度,硅橡胶软衬材较丙烯酸酯软衬材,在提高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王月;赵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超检查,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中有26例在术前彩超检查中观测到SMV和SMA的位置关系异常,诊断敏感性可达86.7%,其中有18例表现有“漩涡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快捷准确、无放射性、价格廉价,且不需要特殊造影剂,诊断准确率高,为筛查本病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静;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份-2015年4月份出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执行延续护理服务.结果:延续护理工作的利用,大多数患者对其持有赞同的态度,部分患者对病症的基本信息以及处理方式有所掌握.结论:延续患者是一种基于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的全新护理方式,是形成患者与医护之间良好沟通、良好互动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作者:冯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临床医学本科班两个班级共100人为研究对象,班级一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班级二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为50人,将两组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起到良好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的习兴趣,对提高临床医学学生学习能力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应用在内科教学中.
作者:佘伟;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它是因多种因素诱发脑内动脉变狭窄或者闭塞或者破裂,导致脑血液循环出现急性障碍,其临床症状是一过性或者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1],一般有出血和缺血这两大类.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尽管诊断和治疗技术都在提高,但其致残率仍远远超过80%.大多数患者遗留下来的运动、言语、心理及情感等功能会出现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有研究明确表明,早期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能力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童雪花;陈小容;迭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共同致病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确定为银屑病患者,总人数380例(男200例,女180例),门诊病人300例和住院患者80例,对照组为湿疹患者420例.每位患者给予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体重.并同时调查患者吸烟、饮酒情况.结果:银屑病患者中血脂、血压、血糖、体重增高者,心电图异常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共同的致病因素.
作者:尔奇超;秦朝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脂及肝功能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为在临床上治疗检测脂肪肝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选择我院140名脂肪肝患者进行此次的临床试验,在这140例患者中,男90例,女50例,年龄均属于41.33±3.02这一范围之内.在此同时要选择70名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试验,并且两组成员在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受试者要在早晨空腹于静脉取5ml血液,肝素抗凝,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进行测定.结果 数据证明,血脂及肝功能与脂肪肝存在直接联系,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一次TIA发作后,脑卒中发生率一个月内为4%~8%,一年内为12% ~ 13%,5年内为24%~29%.TIA频繁发作者48小时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可达50%.我国TIA的人群患病率为每年180/10万,男女约3∶1,TIA的发病率岁年龄段增加而增加.
作者:陶娴;张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比较来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8例,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比较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患者、具有吸烟史和冠心病阳性家族史、本次发病为首次发病的及有典型胸痛症状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心肌梗死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 05),但两组均以前壁心肌梗死为主,分别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63.54%及52.17%;青年组接受急诊手术的比例、冠脉正常比例、单支病变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的罪犯血管以前降支更为多见(P<0.05),青年组左主干病变明显少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为男性,吸烟比例更高,多为首次发病,且多有典型症状,多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为主,更多地接受急诊手术,冠脉多以单支病变为主,前壁心肌梗死更多,犯血管多为前降支.
作者:曹秋玫;张学萍;张毅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的营养、生长发育以及喂养等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 从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的120例需经鼻胃管喂养INGF的健康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和单纯鼻胃管喂养组,两组产儿均采用统一的早产儿配方奶,对喂养2周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指标(体重、头围、身长)的变化情况以及出生体重的恢复时间、达自行吮吸母乳时间进和喂养相关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 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非营养性吸吮组(8.8±1.7)天和单纯鼻胃管喂养组(10.1±1.2)天相比,有显著缩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达自行吮吸母乳时间,非营养性吸吮组(8.2±0.9)天和单纯鼻胃管喂养组(9.5±1.2)天相比,有显著缩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喂养2周后两组的身长、体重具有明显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头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呕吐、胃残留、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单纯鼻胃管喂养组相比显著降低,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的胃肠道发育以及功能的成熟、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降低、促进早产儿的体质量不断增长、不断的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徐亚儿;倪永丽;邵雅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