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观察

洪梅

关键词: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欣母沛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应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间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6例产妇在采用常规的治疗之后出血量减少,剩余的20例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无效,然后使用欣母沛实施宫体或者宫颈注射治疗,对比这20例产妇用药前后的出血量情况.结果:20例产妇中19例在给药欣母沛之后,出血情况得到改善,出血量减少.结论:应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出血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1月收治的糖尿病病患10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教育组,每组均为5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常规护理,对教育组病患实行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病患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病患实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有效提升病患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左裕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8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式.方法:对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接诊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其中治愈21例、有效13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治愈10例、有效8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症.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需要结合不同的病情、病因来考虑,充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晏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并调查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对患者急救情况以及康复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前生活质量高的21例,有效率为30.9%;护理后生活质量高的49例,有效率为72.1%,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空腹血糖为(6.27±1.31) mmol/L;餐后血糖为(9.25±1.28) mmol/L,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的生活质量,若患者出现低血糖表现则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作者:刘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中VHL基因突变与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Envisi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pVHL的表达.(2)应用PCR、SSCP等方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1)pVH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6.55%(27例/58例),低于在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的95%(19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中pVHL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结论:VHL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和转移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可视无痛人工流产5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可视(内窥式)无痛人工流产的优越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自愿要求可视无痛人流500例为观察组,另选传统人流(不做可视无痛)500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1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视人流可明确定位孕囊后吸宫,对子宫的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兰;王惠云;徐松艳;黄萍;闫冰莹;郑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前和输血前血清四项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前和输血前血清四项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160例手术期与输血前的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痰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以及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方法(TRUST)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并研究其结果.结果:通过检测,160例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结果为13例(8.1%),女性患者为7例,男性患者为6例,年龄范围在24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岁;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结果为21例(13.1%),其中女性患者为10例,男性患者为11例,年龄范围在12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结果为17例(10.6%),其中女性患者为7例,男性患者为10例,年龄范围在14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岁;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结果为7例(4.4%),其中女性患者为2例,男性患者为5例,年龄范围在19岁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岁.总体检测出阳性结果的共有58例,总阳性率为36.2%.结论:通过对患者血清在手术前以及输血前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检测,不仅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对症下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的感染率,而且还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情况出现[1].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张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前列腺疾病由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症结所在,因此开展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技术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三组人群(健康对照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含量,并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fPSA/tPSA即%fPSA)值.同时对三组人群血清中的tPSA、fPSA及%fPSA值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在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

    总结了60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化疗前的药物准备,化疗中的严密观察,化疗后的对症处理,得出精致的护理能增加患者积极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向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临床带教护士共情能力对护生实习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临床带教护士共情能力对护生实习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及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量表对我院的150名临床带教护士及2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临床带教护士共情能力总分54.80±6.03分,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总分153.50±6.42分,临床带教护士的共情能力与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0.502,P<0.01).结论 临床带教护士共情能力较高,护生的实习满意度相对较高,临床带教护士的共情能力影响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建议护理管理者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军队医院临床带教护士的共情能力,进而提高护生的实习满意度.

    作者:王琼霞;黄思鸿;李嫣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颅脑损伤者的ICU监护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监护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监护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植物人1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植物人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U监护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GC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志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

    目的:分析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病患者复发法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某医院收治的123例新诊断癫痫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前发病次数进行分组,其中,对72例发病次数(≤3次)的患者进行即刻治疗,对51例发病次数(>3次)的患者进行延迟治疗,均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进行3、6、12、24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在即刻治疗组中.3、6个月累计复发率为13.9%和19.4%,而延迟治疗组分别为41.2% 、45.1%,即刻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延迟治疗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随访9个以上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前发作次数≤3次的新诊断癫病患者给予即刻的治疗,可取的更好的临床效果,早期复发率更低.

    作者:祝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分析

    目的:评价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同时总结可以改善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临床指征的治疗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口腔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33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33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病患为对照组,观察2组病患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结果:发现2组病患在面骨骼及牙弓宽度方面表现出区别(P<0.05).结论:基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而言,其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均表现出狭窄状,须予以扩弓治疗,从而有效控制其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

    作者:余帅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高血压高危个体的健康管理

    目的:对高血压高危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提高其自我管理技能,降低发病风险‘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健康信息资料,进行健及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对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结果:高血压高危个体通过健康审理,较全面了解了高血压的危害性及其防治知识,能逐步采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健康雄险因素,降低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接受1个月的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未接受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法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各组Fugl-Meyer及Baahel积分相近,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桂燕;霍春青;焦书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中心于2012年04月~2013年04月救治的50例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急救路径处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反应时间、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和急救成功率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反应时间结果分别是(3.89±2.02)小时和(2.04±0.68)小时,观察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和急救成功率分别是4.00%和92.00%,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临床急救路径处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文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观察研究口腔种植牙(以下简称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8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OSSTEM种植牙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BLB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费用、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修复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两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OSSTEM和BLB种植牙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治疗效果均较满意,其中国产BLB种植牙修复费用更低,易于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贵;张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痤疮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方法在治疗62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丹参银翘饮结合外敷痤疮面膜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损改善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对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皮损程度,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钱云云;江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安排在优质护理服务区患者302例,纳入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强化技术准入、加强沟通与宣教、合理排班、建立团队合作制度、提供便民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安排在普病病房542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优质组延期出院率、并发率、意外伤害率、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0±4.2)分、(90.3±7.3)分、(90.4±4.3)分高于常规组(88.8±5.1)分、(89.0±5.6)分、(78.9±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跌倒是指从平地行走时或稍高处摔倒在地[1],它具有意识清楚,非故意性等特点[2].近年来,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常常发生,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因此,评估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和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现将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吴丹纯;谢园园;潘丽丽;黄东梅;霍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在中药提取分离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中药提取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药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实现中药的澄清、精制以及浓缩,在中药的提取与分离中有很大的优势.文中将对这种分离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原理,根据孔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这一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作者:孙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