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晏东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式.方法:对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接诊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其中治愈21例、有效13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治愈10例、有效8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症.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需要结合不同的病情、病因来考虑,充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通脉地仙丸治疗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通脉地仙丸对于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72例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传统西药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脉地仙丸.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改善情况、心电图ST-T段的变化等指标.结果:通过14天的治疗,患者的总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与治疗前之前相比,心电图ST-T段改善的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显著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地仙丸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小东;车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相关的用药依从性.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完全依从率(78.33%)高于对照组(33.33%);两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出院时,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谢德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45例,其中,兴奋期11例,共济失调期21例,昏睡期3例95%不同病理期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基础护理、分期护理、即刻护理和饮食护理,记录患者意识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轻度中毒患者3小时内均恢复正常,中度中毒95%以上6小时内中毒症状缓解,3名重度中毒患者,只有1名患者6小时内无起色.结论:优质护理在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集.

    作者:张玲雅;朱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53例,取患者痰液、尿液或血液标本,分离鉴定多重耐药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并为今后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提出对策.结果:分离出的180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阳性(G+)球菌75株(41.74%),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约占23.3%;革兰阴性(G-)杆菌105株(58.3%),以大肠埃希菌多,约占21.6%.结论:通过采取护理管理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内的传播.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问题与方法

    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学科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系着护理事业的末来,关系着医院末来的发展,是我们卫生护理界的高度重视的教学任务.临床教学不仅是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能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专业角色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形成是帮助的.

    作者:邓碧意;叶妙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例肿瘤晚期患者压疮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我科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尾骶部压疮的治疗与护理心得体会.方法:在患者病情稳定时期,在有效去除坏死组织的同时,采用汇涵术泰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使伤口处于湿性环境,改善局部微循环,使伤口有效愈合.结论:只有给予真确得当的治疗与护理,肿瘤病人的压疮也是有机会愈合的.

    作者:夏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在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主动皮肤护理干预、传统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情况、放疗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断放疗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放疗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差异显著(P<0.05);随着放疗的进行,两组皮肤损伤Ⅰ度、Ⅲ度及Ⅳ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观察全程性护理与配合在采用静脉留置针的CT增强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采取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104名,平均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进行全程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空气栓塞病例情况.并对患者的痛苦状态进行VAS评分.结果:在CT增强检查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全程性护理干预组,渗透病例、空气栓塞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疼痛评分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解毒法治疗晚期肺癌的思路探讨

    近几年,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它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癌症,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治疗,这种疾病的生物化学性质非常的复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在治愈率方面也十分低,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益气解毒法治疗晚期肺癌的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赵怀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前术后的护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也导致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与营养摄入组成有了较大的改变,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取量显著增加,且由于社会老龄化情形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直肠癌的发病概率也显著增加.直肠癌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现象的患者屡见不鲜,并发症发生概率甚至超过了十分之一,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便,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直肠癌手术的术后护理工作就越发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了各项合理的护理措施,欲探究直肠癌手术前后的正确护理方式,现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邵巧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60例中老年痛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不同时点饮食依从性及血尿酸水平情况.结果 两组中老年痛风患者临床护理前血尿酸水平和饮食依从性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老年痛风患者临床护理后血尿酸水平和饮食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痛风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其饮食依从性的提高,以及血尿酸水平的稳定.

    作者: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中卒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中卒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 选取120例脑中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以及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彭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娩期的心理干预护理

    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乳,关于妇女是一种应激,可以惹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分娩期,产妇的心理障碍愈加明显,如护理不当会给两代人的身心安康带来影响.因而,针对分娩期产妇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至关重要.孕妇进入分娩期后会呈现焦虑、恐惧、孤单感等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医护人员针对孕妇的不同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细致检查病情,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引见本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给予必要的鼓舞和心理支持,对需剖宫产的产妇,细致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平安性,交代手术前后的留意事项,消除恐惧心理,讲明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要素,使她们有充沛的心理准备,充溢自信心的迎接手术.

    作者:雷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治疗的4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 <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具有很好地改善作用,能有效缓解产妇紧张心理,值得推广.

    作者:胡育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梅毒治疗后RPR转阴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分析梅毒治疗后RPR转阴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11月,医院门诊与体检中心共收治412确诊为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治疗后疗效评估行RPR实验、TRUST实验、TPPA实验,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评价转阴率,并进行因素对比.结果:一期、二期、潜伏初始RPR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42,P=0.01 <0.05);梅毒RPR未转阴率4.85% (20/412);转阴者年龄(34.4±11.4)岁低于未转阴者则为(43 2±5.0)岁,病程(92.4±44.2)d低于未转阴者(184.2±4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阴者与转阴者一期、二期、隐性梅毒、复发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阴者与转阴者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年后,梅毒治疗后RPR转阴率较高,未转阴者年龄相对较高、初发病程较长、潜伏期梅毒比重较高,应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潜伏期患者管理.

    作者:徐风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开胸患者手术后肺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开胸患者,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以及术后的肺功能以及镇痛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各个时间点的肺功能状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开胸患者在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其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小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结局在产检与健康教育下的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的20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多种方式做系统性健康教育工作,对照组没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只进行简单的口头指导.而后对比两组孕妇在妊娠结局与产前检查的结果差异.结果:在产检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在妊娠结局上,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产生不良妊娠结局问题,观察组要少于对照组.结论:产前检查与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普及孕期知识,降低孕期不良问题,有效的提升孕妇妊娠结局的优良化效果.

    作者:杨丹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和分析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的对象,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异丙酚麻醉法,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麻醉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采取剖宫术初产妇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母乳喂养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总体满意度及初剖宫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总体满意度及术后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采取优质护理,产妇护理满意程度高,且术后泌乳时间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邹平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现状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居首位.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重视孕期保健,严格管理三个产程,加强产时、产后的观察护理,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对孕产妇的损害,提高产科质量.现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妹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