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意;叶妙勤
目的:探究我院中心药房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期间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对其使用处方的数量、种类、所占比例、使用状况以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各科室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较为广泛,占据一定的比例.同时部分处方存在滥用药物以及乱用药物的现象.结论:需要加大对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管理力度,严格遵守卫生部门所颁发的原则,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谢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给予护理干预以预防和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儿科病房的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原因以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组患者并发堵管、静脉炎、非计划拔管以及其他原发症的例数要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长于B组患者(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针管置留时间,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栓塞术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7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医学治疗,对干预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况和出院时间.结果:干预组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对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陈卫芳;沈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而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必然也要跟上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票据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医院进行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原始凭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医院的收支情况,为此加强票据管理已列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一部分,有效地加强医院票据管理,可以防范医院资金安全,堵塞财务漏洞,保证医院财务活动合法、有序、规范地运行.
作者:刘代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出院患者按出院时间进行编号,单号64例为对照组,双号6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定期电话随访.2个月复查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护理工作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提高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共68例,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18%(32例),高于对照组的76.47%(26例),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加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可为;黄磊;殷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采用本院2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的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王静;麻美;毛迎娣;梅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合肥市居民对社区护理的服务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事实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全市4个辖区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共4个社区600户居民(1721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结果]71.9%的居民曾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但是对社区护理认知度偏低,且居民对于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咨询、定期体检的需求居前3位.[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社区居民护理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方海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的作用.方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了合理有效的护理.结果??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结论??合理适当的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治疗中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瘢痕小等优点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腹腔镜手术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在2012-01至2015-03间,我院对121例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松;张力;吴云;黄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结扎脐带后到满28天前的话产婴儿.此期是新生儿脱离母体,从宫内生活转为宫外生活的适应阶段.新生儿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很不完善,抵抗力低,适应能力差,护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即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另外还要知道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作者:庞宁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两组各25例,A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B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0%,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救率为72.0%,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A组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三项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将血糖指标控制到正常范围内,延缓病程进展,吡格列酮治疗效果明显.该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儿科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观察与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首穿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或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和饮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为(55.23±11.23)d,对照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为(75.98±12.45)d,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的患者可以给以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此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糖代谢紊乱急剧加重、脂肪代谢严重紊乱产生大量酮体(包括β3-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阶段,早期血酮体升高称酮血症,尿中排出大量酮体称酮尿症,统称为酮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为酸性代谢产物,当二者逐渐增多,大量消耗体力储备碱,初期pH正常,属于代偿性酮症酸中毒,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发生失代偿性酮症酸中毒,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情进一步进展,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者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TIDM患者有自发DKA倾向,T2DM患者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各种应激、酗酒以及某些药物等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
作者:陈冉;单鸿剑;王银娇;许磊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与研究欣母沛宫体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欣母沛注射,观察对照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注射欣母沛之后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出血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蒋碧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是否具有配伍禁忌情况.方法:将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2.5g溶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5ml放于无菌溶液瓶中.再将万古霉素500mg洛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同样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取5ml放于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液体中,观察变化情况,并测定两种稀释液的pH值.结果: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万古霉素混合后出现白色如牛奶状白色混浊液体,在室温下放置有沉淀析出,摇晃后仍为白色混浊液放置1h后颜色无变化,并出现白色的絮状物沉淀.结论:两者药物属于配伍禁忌,且两种药物溶液的pH值分布在两个差别较大的区域,直接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连续静脉滴注,应该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注意.
作者:陈苗;陈陪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跌倒是指从平地行走时或稍高处摔倒在地[1],它具有意识清楚,非故意性等特点[2].近年来,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常常发生,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医疗纠纷.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也是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因此,评估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和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现将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芳;吴丹纯;谢园园;潘丽丽;黄东梅;霍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急诊护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护理观念缺乏,护士专业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应急能力等.该文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提高急诊的护理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缓解护患之司的矛盾.
作者:句金秀;闫金丽;张勃;董书兴;董胜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