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时机的探讨

张兵

关键词:腹腔镜, 导尿管, 插入术, 留置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拔尿管的时机.方法 以2013年5月-2013年11月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留置尿管时间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拔尿管时机不同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路感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较适宜时间为术后6小时.结论 术后回病房6小时拔除尿管尿路感染率发生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为该类人群健康保健服务的提高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某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抽选35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状况,研究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特征.结果 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处于较高水平,常态开展了卫生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72.3%)享用劳保形式的医疗保健,并经常进行了社区开展的相关健康体检,目前困扰患者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服务不方便”.结论 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经验值得推广,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的看病困难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作者:刘爽;刘晴雯;胡玲;谢益;龚磊;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进行分娩且出现产后出血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与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对照组(76 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易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3例,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浓度组各31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5%,10%,15%浓度的ALA外敷并结合光动力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低浓度组相比,中、高浓度组四个方面的皮损减少量明显增加,(P<0.05),与中浓度相比,高浓度组的脓减少量明显增加(P<0.05),中、高浓度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的红肿、色素沉着、反应性痤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结论 10%浓度的ALA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图雅;李娟;樊静媛;王素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对策

    目的:将影响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70例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通过改善输液室的环境、输液流程规范化、护士的形象的改变、输液技术水平进行提高等措施,利用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护理的输液质量,将这些措施深入到每个输液流程中,分别利用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对输液流程进行评价,每天将投递箱里的评价信进行统计处理,将不满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放的1200份评价信中收回了1000份,有83%的回收率,其中满意率有96%,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纠纷和投诉.结论:将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有效的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这样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这样能够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孙飞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医患纠纷背后的医患关系伦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随着医学服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医患冲突(conflict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日益增多.分析认识医患冲突的原因性质,建立化解和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

    目的:探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61例给予耳尖放血治疗方法,对照组61例给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治疗时长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论:本疗法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君;潘晓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应用骨科护理中的积极意义

    目的:进一步对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应用骨科护理中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疮,3例患者的患肢出现红肿,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的患肢出现红肿,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护理人员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美菊;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中心于2012年04月~2013年04月救治的50例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急救路径处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反应时间、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和急救成功率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和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反应时间结果分别是(3.89±2.02)小时和(2.04±0.68)小时,观察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和急救成功率分别是4.00%和92.00%,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临床急救路径处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升急救成功率,降低急救过程中遗漏情况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文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术前诊断符合率为76.19% (32/42),误诊率为23.81% (10/42),B超诊断的准确率达到100.0% (42/42);给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痊愈率达到100.0%.结论:子宫肌腺病临床诊断中除了临床体征外,还需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确诊,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丛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白钰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简易膀胱测压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腹内压(IAP)是指腹腔封闭腔隙内稳定状态下的压力,它是诊断和治疗腹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必需指标和可靠依据.动态的监测IAP为及早发现干预IAH/ACS提供了科学数据,是治疗MODS的关键,并可防止MODS进一步的发展[1].膀胱压(UBP)作为监测腹内压方法之一,较好地反应了腹内压的变化,已成为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临床上常采用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测定腹内压,这是目前ICU内常规监测常使用的方法[2].

    作者:何世会;付斌;李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高处坠落伤的急救护理

    高处坠落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碰撞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所形成的损伤,其大多数为多发伤,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院前急救棘手.

    作者:朱凤娥;孙培培;董胜男;杨艳;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目的:探究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份-2015年4月份出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执行延续护理服务.结果:延续护理工作的利用,大多数患者对其持有赞同的态度,部分患者对病症的基本信息以及处理方式有所掌握.结论:延续患者是一种基于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的全新护理方式,是形成患者与医护之间良好沟通、良好互动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与推广.

    作者:冯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麻醉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总结分析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3、7天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34.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全身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亚军;刘长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整形修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发生二次手术的情况.方法 研究的10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我院2012-2014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结果 经过不同的整形方法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24/25,98%)显著高于对照组(20/25,80%)(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其中经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试验组的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整形修复的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宋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紫杉醇和卡铂化疗法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卵巢治疗中紫杉醇和卡铂化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法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观察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在选取的30例卵巢癌患者中,有10例为CR,13例为PR,4例为SD,3例为PD,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但是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结论:在卵巢癌治疗中应用紫杉醇和卡铂化疗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锦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的护理方法.结论:加强心肺复苏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对保证心肺复苏终成功很重要.

    作者:贾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抗生素滥用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滥用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本文参考有关调查数据,再次分析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对造成抗生素滥用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目的是使抗生素滥用这一现状得到更广泛地认识,并寻求有效方案地解决.

    作者:刘绍卿;周洋洋;杨宁宁;杨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一针法在甲状腺肿物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观察颈丛麻醉一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76例甲状腺肿物患者,患者去仰卧位,让头偏向一侧尽量后仰,充分暴露麻醉所需解剖位置,包块大的一侧先阻滞颈深丛后阻滞颈浅丛,共给局麻药11ml,另一侧刚只阻滞颈浅丛,给局麻药6ml,手术开始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给予镇静、降压药等.结果:均有不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有2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有1例出现霍奈氏综合征,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及全脊麻发生.结论:颈丛麻醉一针法较以往颈丛麻醉三针法相比,对患者损伤小,阻滞效果好亦能满足手术需要,并发症少,且初学者易于掌握.

    作者:马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病理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了本科医学院校病理学教学课程中开展科研兴趣小组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病理学科研兴趣小组的方案、可行性,探讨了开展科病理科研活兴趣小组以后的教学效果,认为在病理教学中引入科研兴趣小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提高病理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病理学这门学科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培养本科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彭泽鸿;余平;董迪烽;祝峰;彭菁菁;李兵;姚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