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陈晓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健康教育, 作用
摘要:目的 浅谈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50例COPD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 给予健康教育后,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及早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COPD患者采用健康指导能有效改善运动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中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365例,其中切口感染的患者102例,分析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手术、患者、用药,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方面,切口感染与切口大小、手术时间、腹部手术、择期手术等相关;患者方面,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肿瘤性质、血红蛋白值、麻醉分级等相关;用药方面,切口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切口冲洗时抗生素的应用、围术期药物治疗等相关,且各个要素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结论:在外科手术中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地控制相关因素的影响,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尤光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关节病患者248例,并将其诊断后的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可以对脊柱的椎体的骨质增生的程度,椎间隙的狭窄程度、以及椎体稳定性能有较为客观的反映,特别是在椎间隙狭窄及椎体稳定性的显示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椎体增生的程度以及椎体前后移位的程度等一系列的改变较为明显的显示出来.结论 在诊断脊柱骨关节病中,通过X线检查可以提供出较为确切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临床诊治脊柱骨关节病中无法被替代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夏同敬;孙成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谈ICU九个月未发生一例鲍曼不动杆菌之感控体会

    ICU是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发地,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感染率的不断增高,不合理抗生素的使用、气道开放、侵入性诊疗、较长的住院时间、封闭的环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带管呼吸机的使用等均是感染该菌的高危因素[1].我科经过疑似鲍曼暴发后,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经过合理化院感质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至此未发生一例鲍曼不动杆菌.

    作者: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医学科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医学科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4年12月120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出院之后,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5±13.8(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8.4(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科住院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舒适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邵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防危重鼻饲患者误吸的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对ICU鼻饲患者的护理体会,查阅相关文献,从患者体位、鼻饲速度、鼻饲方法、鼻饲液温度、胃管插入长度等方面阐述了减少危重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率的研究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工作,预防和减少危重鼻饲患者误吸的发生.

    作者:叶忠英;仇珂珂;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86例

    目的 研究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86例顽固性口腔溃疡患者应用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效果患者采用肿痛安胶囊(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13021496,0.28g/片)口服,每日3次,再用聚甲酚磺醛溶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9561,25ml)隔天涂抹溃疡面1次.联合用药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观察组总有效率9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表1)结论 联合用药标本兼治,疗效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利永;张玉省;赵立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超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彩超检查,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中有26例在术前彩超检查中观测到SMV和SMA的位置关系异常,诊断敏感性可达86.7%,其中有18例表现有“漩涡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快捷准确、无放射性、价格廉价,且不需要特殊造影剂,诊断准确率高,为筛查本病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静;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冷冻消融治疗24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我科24例实施前列腺癌冷冻消融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24例前列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冷冻消融术是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新兴治疗方法,实施细致周全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谢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得到准确诊断,对于病情比较轻或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要诊断甲亢则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本文主要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一综述.

    作者:陈冉;单鸿剑;王银娇;涂宏飞;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眼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眼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眼眶肿瘤患者40例,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DWI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40例眼眶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9例,经过病例检查显示良性肿瘤患者19例,DWI诊断准确率100.00%,ADC值(1.82±0.44) ×10-3 mm2/s,其中恶性肿瘤患者21例,经过病例检查显示恶性肿瘤患者21例,DWI诊断准确率100.00%,ADC值(0.80±0.22)×10-3 mm2/s.恶性肿瘤ADC值低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诊断在核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附加了肿瘤的ADC信息,有助于眼眶肿瘤的鉴别以及诊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作者:郭雄飞;刘鹤鹤;崔刚;于晓燕;张云萍;牛虎;林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溃疡患者应用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口腔溃疡患者应用西瓜霜喷剂与西地碘含片治疗的疗效对比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口腔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使用西地碘含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西瓜霜喷剂对实验组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都有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更显著,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患者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该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文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的观察与护理干预的方法改进

    目的:报道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膀胱灌药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对TUR-BT、术后门诊膀胱灌药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1月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4年1月-6月74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灌药;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评估,尿管的选择,灌注药物加温,不同时间的药物排出等,并跟踪调查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完成全程治疗的依从性,灌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程度及不同灌药方式后的肿瘤复发率.结果:观查组患者灌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及良好护患沟通从而缓解了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痉挛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查组膀胱灌药全程治疗的依从性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及个性化的灌注方法可以降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均能坚持规律全程灌注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使膀胱肿瘤得到控制达到膀胱灌注化疗的目的,即控制了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复发.

    作者:韩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进针方式影响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分析

    目的:研究三种进针方式与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相关性,以便于找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进针方式.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行静脉输液患者共300例,均神志清醒,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100例,均在手背相同部位进行静脉穿刺.甲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左,乙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上,丙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右,分析对比各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结果:甲组与丙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甲组与丙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右或向左,能够有效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包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龄老年性痴呆患者长期留置尿管的居家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性痴呆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在居家护理中产生的一系列护理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护理对策.给居家照护者进行护理指导,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0名老年性痴呆高龄患者长期保留尿管进行观察和护理,包括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3例,血尿4例,尿道引流系统堵塞1例,机械损伤2例.结论:应加强老年痴呆患者居家照护者理论和实际技能培训,提高对老年痴呆患者长期保留尿管出现的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做好对高龄老年痴呆患者的管理和对尿管的管理.

    作者:韩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HL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结果: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外显子Ⅰ、外显子Ⅱ或外显子Ⅲ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VHL突变与年龄、性别、有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128名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4名患者.常规组采取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观察组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将两组的患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腹部超声检查的常规组64名患者中54例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84.38%;采取阴道超声检查的观察组64名患者中59例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2.19%.阴道超声能够较好的检查出患者的卵黄囊、附件区包块、胎芽、胎心搏动以及宫内假孕囊和卵巢,检查效果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能够准确的检查宫外孕,明显优于腹部超声检查,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干预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部在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00例纳入临床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其中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应用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接受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9P<0.05).结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配合甲地孕酮药物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整体效果理想,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罗利花;杜青霞;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2含服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2含服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症状轻重无显著差异.两组均常规抗病毒、退热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先用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再用康复新液3ml加被磨成粉末的维生素B2 5mg混合后予以患儿含服以均匀混涂口腔,3次/日;对照组仅予以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两组用药后均叮嘱患儿家长30分钟内勿让患儿饮水进食,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5%,对照组6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2含服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具有效果好、治愈快、依从性高等优点,符合儿童生理心理需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合外伤患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静脉炎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维持液量多,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复合外伤后的患儿较一般人更易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对我科自2014年4 ~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28例患儿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正确护理方法在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11年9月~2013年6月的临床诊治病例进行护理研究对比分析.结果 分两组对比研究,治疗后比较后治组死亡率、重度残疾率均有降低,但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后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血压的监测与管理、引流管的管理、早期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李静;王国琳;穆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