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外治法在乳腺增生动物实验的研究概况

苏霞辉

关键词:外治法, 乳腺增生, 实验研究, 综述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房疾病,有一定的癌变机率.本文浅谈近年来除手术外的外治法(包括针刺、电针涮痧、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神经阻滞、运动等)对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干预的机理研究的概况,为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合肥市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合肥市居民对社区护理的服务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事实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全市4个辖区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共4个社区600户居民(1721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结果]71.9%的居民曾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但是对社区护理认知度偏低,且居民对于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咨询、定期体检的需求居前3位.[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社区居民护理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方海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配合及术后护理.方法: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认真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有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小、痛苦轻、腹腔内脏器所受干扰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确保疗效.

    作者:周春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干梗死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干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抑郁状态评分.结果 病例组抑郁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干梗死可能导致抑郁情绪.

    作者:陈志伟;李月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护理近况

    中耳气压伤又称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是指在气压发生变化时,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而导致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的中耳创伤.是高压氧治疗(HBO)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环境压力改变引起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所致,临床表现为中耳鼓膜的损伤.据文献报道[1],国外发病率约为17%,国内约10~20.3%,中耳气压伤发生时患者有耳堵、耳胀、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耳痛剧烈难以忍受,出现鼓室积液、积血、甚至鼓膜穿孔[2],而导致治疗中断,使患者错过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加强对中耳气压伤的认识,了解某些因素对中耳气压伤发病的影响,对预防中耳气压伤,保证患者治疗安全,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及指导临床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对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凌雁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加强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护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对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内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循环护理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并发症护理的发生,维持病人的血糖、血压,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肖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何减轻静脉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医师经常面对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对血管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改善器官供血、抗凝血、抗炎等药理作用.临床多应用于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以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脑血管的损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课题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们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神经功能的评分,探讨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卒中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胡海娟;刘秀清;高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8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前糖皮脂质激素是治疗喘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药物对全身器官的损伤,使得药物能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从而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为此本院将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成人喘息支气管炎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男性45例,女性35例,患者年龄为21 ~78岁,平均年龄为(43.5±11.2)岁,病程为1 ~5d,平均病程为(3.6±0.8)d;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中细湿啰音、喘鸣音.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分会《支气管临床诊断标准》中对成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患有免疫缺陷综合征者、哮喘患者及治疗前3d应用过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患者.1.2 方法

    作者:张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了适应重症治疗而建立的特殊护理单元,具有三集中的特点:集中了急性、危重患者;集中了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集中了新的理论和技术的特点[1].然而,近50%的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2]适当的心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益,现对心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郑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进展

    疤痕子宫产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有子宫破裂的潜在危险,同时产妇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细心、耐心护理及开导产妇,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梁一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及治疗情况,旨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选择准确的切口位置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80例,对这80例产妇的临床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随机进行均匀分组,其中对照组组产妇40例,把瘢痕上端2厘米切除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观察组产妇40例,把瘢痕组织下端2厘米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观察两组产妇的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选择合理性,以及产妇后期手术分娩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对比,在两组产妇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干对照组,在产妇后期出血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来说,选择科学合理的剖宫产切口位置是比较重要的,把产妇瘢痕组织下端2厘米切口处当作主要的切口位置是比较好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还能明显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产妇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会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对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时都为昏迷状态,对这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与分析,对患者的急诊病因、急诊治疗方法以及病情症状这三方面的信息进行研究.结果:在这80例经过急诊内科抢救的患者中,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昏迷的患者有31例,由于中毒引发昏迷的患者有19例,由于溺水等突发原因造成昏迷的患者有8例,其余22位患者则是因为自身糖尿病而造成的昏迷,我院及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内科急诊抢救,抢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抢救无效为15.00%.结论: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相关医护人员要对致使患者昏迷的原因进行剖析,明确治疗方法,尽快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提高内科急诊的治疗效率与效果.

    作者:何启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检验科门急诊标本采集与处理常见的差错分析

    笔者常年工作于科室的门急诊组,主要服务于门急诊及ICU,具有仪器多、报告急、结果要求高精准、人员更替频繁等诸多特性.每一项检验的得出都要经历从采集标本到出报告的诸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有报道显示,检验前的差错可占全部的60%以上,而标本问题又占检验前差错的大部分,而且因为标本造成的差错大多为人为因素,相比能比较好的避免,对标本采集处理这个环节加以重视,会一定程度避免很多不应该发生的差错,从而保证检验质量.

    作者:郭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透透析患者干体重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按随机数法将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做出统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宣教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健康教育强化干体重知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尤为重要,它可明显减少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了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干出院3个月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运动锻炼、复查情况和空腹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能使患者自觉坚持合理膳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冯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与手针疗法治疗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电针和手针取相同穴位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可使术后尿潴留症状缓解,电针组近期治愈率为52.5%,高于手针组的16.7% (P >0.05).结论:电针疗法治疗妇科手术后的尿潴留疗效优干手针疗法.

    作者:厉馨;任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专科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专科生(以下简称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习前的岗前培训以及实习初期的临床带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郑州大学护理学院2013级100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专科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结果 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且焦虑占主要地位.

    作者:张慧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上颌埋伏尖牙的正畸牵引治疗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不但影响患者颜面美观和口腔功能,对牙齿运动及萌出动力也有影响.有些情况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还会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甚至牙齿脱落,对上颌牙列的正常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上颌尖牙埋伏的正畸治疗过程较为复杂.过去由于技术所限,对此类牙多选择拔除治疗,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几年,随着固定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口腔外科的相互渗透,我们以保存自然牙及牙列为原则,运用固定正畸技术,对有保留价值的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导萌使其矫治到正确位置,有利于保持上颌前牙的功能和美观,对牙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姚金丹;徐山山;盖立婷;牟胤赫;吴梓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糖负荷概念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基于血糖负荷(G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8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例.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3个月对患儿及家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基于G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中应用基于G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其效果优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

    作者:刘莉;蒲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X线检查在脊柱骨关节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关节病患者248例,并将其诊断后的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可以对脊柱的椎体的骨质增生的程度,椎间隙的狭窄程度、以及椎体稳定性能有较为客观的反映,特别是在椎间隙狭窄及椎体稳定性的显示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椎体增生的程度以及椎体前后移位的程度等一系列的改变较为明显的显示出来.结论 在诊断脊柱骨关节病中,通过X线检查可以提供出较为确切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是临床诊治脊柱骨关节病中无法被替代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夏同敬;孙成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4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47例和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5天内黄疸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缩短了新生儿首次排便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改善了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优质、全面的护理方法.

    作者:尹斯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