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冉;单鸿剑;王银娇;许磊晶;李霞
目的 研究在临床上运用不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电击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电击伤导致皮肤损伤的患者,对其开展自体更原的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 分为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皮瓣扩张辅助治疗,另30例设为对照组,探讨分析两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出现2例、3例损伤部位感染,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治疗后,均大幅度改善或治愈.结论 进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时采用皮瓣扩张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有利于患者受损皮肤恢复,同时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开展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选取80例危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过程、抢救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护理后,伤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转入相关科室做进一步的治疗.随访显示本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50% (66/80),死亡率为3.75% (3/80).结论:在危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武,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其对策,为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统计分析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处理对策.结果: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比例的12.2%,其中凝血标本共76份,为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52.1%,其次为溶血标本共42份,占28.8%,未及时送检共10份,占6.8%,错误标本共9份,占6.2%,标本量不足共5份,占3.4%,其他共4份,占2.7%.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凝血标本、溶血标本、未及时送检、错误标本以及标本量不足等,正确的采集血液标本可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娄冬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安全隐患针对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后两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5.00%、1.67%,对照组分别为18.33%、11.67%,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安全隐患的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脊柱结核是指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浸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常继发于肺结核.临床上以腰椎结核常见,胸椎次之.椎管内病灶压迫脊髓可引起截瘫.可在局部形成脓肿或窦道.针对我科20例结核病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表现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0-50岁,平均30岁,其中6例经内科会诊转入,14例门诊收入院,19例行手术治疗,1例因合并截瘫和结核性脑炎,保守治疗.结果:15例康复,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
作者:杨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静脉和胸腔灌注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按体表面积,于第一天给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并与多西他赛治疗的前一天、当天及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8mg2次/天,顺铂按60mg/ m2,分两次分别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后于第一和第八天经引流管灌注,灌注结束后2小时内每15分钟变换体位1次,21天后重复上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胸腔灌注的当天和第四天给予胸部高频体外热疗,每次治疗时间为50分钟-60分钟,温度控制在41℃-43℃.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1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5例,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3.89%(p <0.05),比较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结论: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胸腔灌注顺铂的基础上伍用体外高频热疗,胸水的控制率明显提高,无新发毒副作用的出现,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瑞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头孢米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头孢他啶静滴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接受头孢米诺静滴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结果:完成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国产头孢米诺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对细菌清除率以及安全性等相对于进口头孢米诺并无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其死亡率高达40%[1],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的药物治疗如制酸药物和止血剂应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止血也仅局限于很简单止血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医学材料和新型内镜的投入使用,内镜下的各种止血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诊断、治疗、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技术[2],治愈了许多过去内外科均极难治疗的疾病,部分的外科手术也被内镜介入技术所替代.,内镜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治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保证治疗的快速、准确、顺利进行.现就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毓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70名,平均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医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恢复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显效率为71.4%,对照组显效率为57.1%,护理组的效果明显好干对照组.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西西;张玲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取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坎/日)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次,1次/日)联合厄贝沙坦(75mg/次,1次/日)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加以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明显,对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1%,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水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因其有快速、安全、方便[1-2],有利于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静脉炎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复合外伤后的儿童血容量不足,血管条件差,维持液量多,加之患儿好动、不配合,复合外伤后的患儿较一般人更易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对我科自2014年4 ~10月在临床输液中对28例患儿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行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30例(75.0%),高于对照组的21例(52.5%);患者在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控制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亓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阴道炎行结合雌激素软膏与甲硝唑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结合雌激素软膏与甲硝唑栓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93.33%显著比对照组46.67%高,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均比对照组优,且血清FSH与E2的变化情况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的患者行结合雌激素软膏与甲硝唑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蒙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3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3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蒙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蒙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吴荣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568份中药药剂进行的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568份中药药剂管理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药剂管理,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管理,观察两组中药药剂管理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管理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药剂管理中采用标准化管理不仅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减少中药药剂的管理损失.
作者:赵家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思维引导式和PBL教学法联合并用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实习学生共100名,将上述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查房、查体、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讲授重点.实验组采用思维引导式和PBL联合教学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考察.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我评价、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0.0±4.9)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78±7.3)分,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引导式与PBL联合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博;黄琦;张静;梁兴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共58例,随机将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人.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普外科患者的各项护理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李智英;柯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CAD/CAM纯钛烤瓷冠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观察,为CAD/CAM纯钛烤瓷冠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同期制作的CAD/CAM纯钛烤瓷冠和铸造纯钛烤瓷冠修复体各116例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修复体完整度和牙龈健康状况方面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AD/CAM技术一方面提高了纯钛烤瓷的边缘适合性,降低了牙龈炎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纯钛烤瓷的抗折裂能力,延长了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作者:孟小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为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VAP进行积极的预防,是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手段.
作者:史娜;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对我院体检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管理组和健康管理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健康管理组相对于常规管理组中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更低.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