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时发现患有乙肝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本科收治的15例乙肝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疾病知识的干预、心理干预、生活习惯干预.结果:乙肝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乙肝患者的护理质量也的到不断地提高.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患者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斯庆图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外周血IL-35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相关性进行讨论,了解影响乙肝疫苗作用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15例接种乙肝疫苗的患者,了解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应答反应,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IL-35水平值,了解两者相关性.结果:215例患者中有109例患者免疫应答性强,占比例的50.7%;69例患者免疫应答强度一般,占比例的32.2%;免疫弱应答者15例,占比例的6.9%;免疫无应答者22例,占比例的10.2%.免疫强应答组与免疫应答强度一般组的外周单核细胞学IL-35水平要明显高于免疫弱应答组合与免疫无应答组,且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免疫强应答组外周单核细胞学IL-35水平要高于免疫应答强度一般组,但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弱应答组的外周单核细胞学IL-35水平与免疫无应答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35水平高低与乙肝疫苗的应答反应程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1].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在解剖学上常采用四分法对其分区,而临床上则采用三分法对其分区,目前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五分区法[2].纵隔里的组织器官多,因而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因此,对纵隔的解剖学结构有全面详细的了解,是治疗纵隔肿瘤的知识基础.然而在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纵隔部位标本的欠缺,使得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书面上.对此,在相关技术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制作了纵隔层次结构标本,以配合实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故将设计和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余平;彭泽鸿;董迪烽;祝峰;姚伟;李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对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应用骨科护理中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压疮,3例患者的患肢出现红肿,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的患肢出现红肿,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路径联合品管圈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护理人员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美菊;刘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金合金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高金合金修复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镍铬合金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高金合金修复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镍铬合金修复治疗的对照组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高金合金运用于口腔修复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水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取得巨大进步,为各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护理人员,成为提升护理水平的关键.论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高等护理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发现社会对护理教育提出新挑战,将护理工作扩展到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生理服务以及心理服务等多个层面,并重点探讨了加强高等护理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包括加强科学研究力度以及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护理人才两方面.
作者:吕娅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等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定期检查、运动控制、药物治疗等各项依从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面、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俯卧位对减少新生儿哭闹的成效.方法 将2015年2-4月随机抽取同日龄、体重及病情相近的1~28天的180例对非饥饿性哭闹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选用俯卧位,对照组保持原体位不变进行干预,对照患儿的哭闹情况.结果 实验组110例止闹,42例减轻,32例无效;对照组30例止闹,20例减轻,130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对减少新生儿哭闹成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纯钛及其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硬组织缺损的修复.但由于种植体术中术后感染所导致的种植体修复失败使得钛表面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钛表面改性,通过修饰具有独特结构的有机分子,使其表面拥有长效抗菌性能可以有效改善钛种植体术中术后感染而导致的种植体修复失败的现象.
作者:董伊雯;金逸凡;胡晓慧;刘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全面的护理,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方法:对股骨胫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护理,保守疗法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病人实行全面护理,无并发症发生,且疗程缩短.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骨折端固定牢固,恢复较好,来出现骨折移位、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等现象,也未见有明显的神经和血管损伤,下肢功能活动良好.未发生其他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2]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加上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愈合,从而降低了感染率和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正常功能恢复.
作者:覃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和积极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贫血患者,其中,60例患者为地中式贫血,70例患者为缺铁性贫血.同时还选取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员,对其予以详细周全的检验和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和红蛋白的浓度要比对照组和地中海式贫血组更低,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方面,缺铁性贫血要比其他两组的分布广度大.二者的比较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检查检验能够非常准确客观的检验出患者贫血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贫血的程度和类型予以准确的判断,此外还能够按照患者的诊断结果给患者制定比较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所以其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共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2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恢复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出现了异常.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四大杀手,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艾滋病[1].因为长期糖尿病患者很容易伴随心血管、泌尿和神经系统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2].但是从目前糖尿病防控的实际情况来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和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笔者就对当前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梁彩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6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加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及新生儿72小时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1).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提前产后泌乳开始时间,缩短乳汁充盈时间,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疤痕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12月治疗的烧伤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 =61例,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有显著差异(x2 =1.250,P=0.002 <0.)5).结论:烧伤患者要根据其烧伤的部位、深度以及病情发展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瘢痕形成率,使患者外貌更为美观,同时也可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欧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疤痕子宫产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有子宫破裂的潜在危险,同时产妇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细心、耐心护理及开导产妇,以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
作者:梁一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Na+,K+-ATPase又称为钠钾泵或钠泵,为能够调节细胞内钠/钾离子的浓度,保持细胞的静息电位的跨膜ATP酶.肾脏近球小管管周膜上的Na+,K+-ATPase是钠的重吸收动力蛋白,在钠、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重吸收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机体水盐调节的终环节.现对影响肾脏Na+,K+-ATPase活性影响因素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对Na+,K+-ATPase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方面的研究提供指导.
作者:李晓果;高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是比较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引产的效果,两种方法各引产80例,配伍组在宫颈评分,1次性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单用利凡诺引产,实践证明朱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期流产,提高引产的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及子宫颈裂伤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肾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直视和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2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直视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石清除率等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直视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是一种直观、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志辉;丁建业;刘坤;余学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因其具有终身带病生存的特点,因此,自我管理水平是决定糖尿病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1].据报道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单纯用药亦不能全面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很多学者认为控制糖尿病关键的一步是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这是综合防治糖尿病的基础与核心.一直以来广大医护工作者都在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努力.现就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建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