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伟;陈扬熙;白丁
目的 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hBMP2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片段,通过DNA重组技术将该基因片段重组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pcDNA3.1-hBMP2重组质粒,通过用PCR扩增、酶切电泳分析及DNA测序的方法对重组DNA进行鉴定.结果 经PCR扩增、酶切电泳分析和DNA测序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质粒目的 基因片段为人BMP2-cDNA.结论 本实验成功克隆了hBMP2基因并构建成其真核表达质粒.
作者:周诺;黄旋平;廖妮;韦山良;梁飞新;麦华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孟塞尔表色系研究饮料与染色瓷粉比色板色度的匹配性,为技工制作陶瓷修复体时选择染色瓷粉模拟天然牙的着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谱仪测量Vita Akzent、Vita Interno、Shofu Vintage & Unibond和Noritake Super Porcelain EX-3染色瓷粉比色板各比色片和15种饮料的孟塞尔色参数,比较其邻近色相、邻近明度和邻近彩度的差异,用双向无序行列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结果 15种饮料与4种染色瓷粉比色板邻近色相的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邻近明度和邻近彩度的频次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染色瓷粉模拟15种饮料的着色除色相外没有区别,通过适当的色相、明度和彩度调配,4种染色瓷粉能够与15种饮料的色度大致相匹配.
作者:姚江武;李水根;林金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诱导培养的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成骨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改良Gomori钙-钴法、茜素红染色法检测BMSCs分化成骨的能力.用四唑盐(MTT)比色和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的APS对诱导培养的BMSCs增殖影响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诱导条件下BMSCs具有成骨细胞活性,瑞氏-姬姆萨染色呈深蓝色,改良Gomori钙-钴法将细胞及矿化结节染成黑色,茜素红染色法见细胞及矿化结节成红色.第1、3天时,低浓度(0.005 mg/mL)APS可促进诱导培养的BMSCs增殖;而第5天时,高浓度(50 mg/mL)APS则明显抑制诱导培养的BMSCs增殖.第5天,透射电镜下,0.005 mg/mL APS组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50 mg/mL APS组细胞发生退变,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明显减少,且二者明显肿胀、变性、膜结构破坏.结论 短期低浓度APS能促进诱导培养的BMSCs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向成骨分化.
作者:许春姣;翦新春;郭峰;高清平;彭解英;徐锡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三维光弹实验法研究多曲方丝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下颌牙齿的移动趋势.方法 建立与人体物理性能相似的1∶1的全牙(牙合)光弹模型,对模型进行多曲方丝弓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力加载,将加载后的光弹模型进行三维方向冻结切片,利用三维切力差法计算下颌牙弓上牙槽骨各点的应力值,分析单颗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及运动趋势.结果 (T)7的运动趋势是整体龈向压低,远中移动,冠舌向根颊向转矩,冠向远中旋转.(T)6的运动趋势是整体远中移动,冠向远中旋转,近中颊向远中舌向扭转.(T)5的移动趋势是(牙合)向伸长,冠向近中根向远中倾斜,冠舌向根颊向转矩,且整体受力较小.(T)3的运动趋势是轻度压低,冠唇向根舌向转矩.(T)2的运动趋势是(牙合)向伸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结论 多曲方丝弓可以在三维方向控制单颗牙齿的移动.
作者:胡敏;刘磊;张丽雯;吴宏;颜炜群;寺田员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根管内器械折断是根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根管折断器械可以通过超声技术取出.本文对根管内器械折断的原因、超声技术取根管内折断器械的方法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强调超声法取根管内折断器械时建立直线通路的重要性,对超声振动过程中有水或无水下操作、工作尖是否需要旋转以及是否需要根管显微镜辅助等问题进行讨论,对临床医师预防和处理根管器械折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侯本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陶瓷材料颜色匹配中色调变化及明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制作镍铬合金片15片,于其上烧结不同色号的VINTAGE系列套装瓷粉,样本组的瓷样本依次由A1和A2、A2和A3、A3和A4、B1和B2、B2和B3、B3和B4色号的瓷粉按体积比等量混色后烧结而成;对照组瓷样本则依次由A1、A2、A3、A3.5、A4、B1、B2、B3、B4色号的瓷粉烧结而成.在PR 650分光光度仪上对瓷样本行色度学测试,利用Photo Research颜色分析软件进行色度学参数分析.结果 相同色系不同色号瓷样本的L* a* b*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色号陶瓷材料等量混色后其色度学参数a*、b*值的变化是一种非线性关系,这种颜色的改变可为人眼辨别.结论 VINTAGE系列套装瓷粉中A色系的明度变化梯度大于B色系;相同色系不同色号等量混色时,2号色和3号色的明度梯度大;A色系红-绿变化明显,B色系黄蓝-变化明显.
作者:楼北雁;张彦;罗云;孙俊;巢永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探讨福赛斯坦纳菌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集经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福赛斯坦纳菌为阳性的6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12例牙周健康者的龈下菌斑,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菌斑的细菌总量和福赛斯坦纳菌的数量进行定量检测,构建含有福赛斯坦纳菌和真细菌靶基因的重组质粒,建立定量标准.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位点的福赛斯坦纳菌数量和细菌总量均高于牙周健康者的健康位点,且福赛斯坦纳菌在龈下菌斑中的比例也比健康位点高(P<0.05);龈下菌斑的细菌数量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P<0.001);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所占比例在不同的探诊深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龈下菌斑中福赛斯坦纳菌的数量与牙周状况有密切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研究牙周病病因及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禾;孟姝;赵蕾;徐屹;吴亚菲;赵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体外模拟实验观察全瓷饰面瓷材料(Vintage AL、Vita-alpha)与天然牙釉质的摩擦学行为特点,探讨其摩擦磨损机制.方法 实验前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检测.采用摩擦磨损机观察3种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记录摩擦力矩数,计算摩擦系数;测量磨斑宽度;磨损试件表面采用动态原子力显维镜(DFM)观察;采用能谱仪分析摩擦实验前后样品元素的变化.结果 3种材料显微硬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饰面瓷的三点弯曲强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断裂韧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种材料摩擦系数呈现一定时间规律性,耐磨性能由高到低排列为Vintage AL、Vita-alpha、天然牙釉质.磨斑宽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FM结果显示釉质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组织结构的变形,偶可见组织断裂片;饰面瓷摩擦表面可见大量犁沟和磨粒,偶见微裂.结论 本实验中3种材料呈现良好的耐磨性.天然牙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组织结构变形;全瓷饰面瓷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不同磨损类型在两种饰面瓷发挥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作者:高清平;巢永烈;翦新春;郭峰;孟玉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工程学真空镀膜技术--等离子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对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DA9-4烤瓷支架钴铬合金制成标准金属基片,并在金属基片上瓷前利用等离子磁控反应溅射技术在其表面溅射生成一层Al2O3陶瓷薄膜,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厚度进行分析;金属基片与VMK95瓷粉烧结形成标准三点弯曲试件,测定其结合强度,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同时,以未进行溅射镀膜基片作为对照.结果 溅射镀膜组金瓷结合强度为(180.55±16.45)MPa,对照组(143.80±24.49)MPa.经统计学分析,溅射镀膜后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等离子磁控反应溅射技术有改善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作者:吴峻岭;巢永烈;汲平;高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舌癌细胞株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口腔CAFs条件培养基刺激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将Tca8113细胞与口腔CAFs共同培养,采用Western杂交检测特定时间Tca8113细胞总ERK和总pERK的表达.结果 Tca8113细胞经口腔CAFs条件培养基刺激或与口腔CAFs共同培养后,总pERK的表达迅速增加,总pERK与总ERK的比值增加.结论 口腔CAFs对癌细胞ERK通路有活化作用.
作者:林靖雯;陈谦明;李胜富;付春华;林梅;龙丹;周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氯离子通道ClC-5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从不同发育阶段的大鼠牙胚中提取总RNA和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lC-5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lC-5在牙胚发育的过程中存在时空特异性表达,其mRNA和蛋白都主要在牙胚发育的钟状晚期表达.结论 ClC-5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这种时空特异性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侯晋;段小红;司徒镇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因舌下区肿痛3 d就诊,检查见双侧舌下腺肿大,1(T)1为不良修复体,舌侧边缘下方有约2 mm×2mm不规则溃疡面,水肿及触痛明显.去除1(T)1不良修复体,碘甘油涂抹溃疡面,维生素B1、维生素B2、强的松、阿莫西林口服,2 d后舌下腺肿胀消退.
作者:陈卓;李国华;吴永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材料桩核对IPS-Empress 2全瓷冠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规律.方法 制作全瓷桩核、氧化锆桩树脂核、金合金桩核、镀金镍铬合金桩核和镍铬合金桩核各3个,用PR-650光谱扫描色度仪测量不同桩核背景下IPS-Empress 2全瓷冠唇面切1/3、中1/3和颈1/3的L*、a*、b*颜色参数,研究不同材料桩核对全瓷冠颜色的影响.结果 全瓷桩核和镀金镍铬合金桩核背景的L*、a*、b*值均高于其他桩核背景,氧化锆桩树脂核背景的L*、a*值较高,b*值较低,金合金桩核背景的L*、a*、b*值较低,镍铬合金背景的L*、a*、b*值低.结论 应用IPS-Empress 2全瓷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上前牙时,推荐使用全瓷桩核和氧化锆桩树脂核,也可以考虑使用镀金镍铬合金桩核或金合金桩核,不推荐使用镍铬合金桩核.
作者:李东方;杨静远;杨醒眉;杨柳;徐强;管红雨;万乾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热化疗对口腔颌面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1例口腔颌面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第一次治疗前和后一次治疗后取其外周血行CTL活性检测.结果 热化疗后口腔颌面癌患者CTL活性较治疗前大大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化疗可以提高口腔颌面癌患者CTL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效应.
作者:郭军;门昌杰;王升志;高向东;成洲;毛祖彝;王大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环境光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测量牙齿颜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1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固定,MI-150光源从牙齿的唇面(切缘朝下)3点钟和12点钟上方45°入射,入射强度分别为0、50、75、100、125、150 W,在有邻牙和无邻牙时分别测量10颗离体中切牙中1/3正中点的CIE L* a* b*值,测量结果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入射光及邻牙存在与否对颜色测量结果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环境光源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的测色结果没有影响,临床上在牙椅外源辅助灯光下可以采用接触式测色仪直接测色.
作者:王思钱;Sean S. Lee;Wu Zhang;Yiming Li;麻健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在炎性牙周条件下参与牙移动及牙周改建的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牙周炎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OPG及OPGL在牙周组织内表达情况.结果 牙周受压后,牙周炎大鼠加力组OPG及OPGL mRNA的阳性信号强度与牙周炎大鼠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平均光密度值在2 d组中两者均达到峰值.结论 OPG及OPGL在炎症及正畸力联合效应下的牙周改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肖立伟;陈扬熙;白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大鼠根髓及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为开发桂皮醛用作乳牙活髓切断术的盖髓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桂皮醛作为鼠牙牙髓切断术的盖髓剂.实验分为桂皮醛组、甲醛甲酚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分别于4周和12周处死,实验牙牙周矩形颌骨骨块固定脱钙后HE染色切片,观察根髓及根尖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术后4周时,3组在牙根内、外吸收和牙根钙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炎症反应方面,桂皮醛组和甲醛甲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桂皮醛组和甲醛甲酚组在牙根内、外吸收和炎症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牙根钙化方面,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皮醛作为大鼠牙髓切断术的盖髓剂,对根髓及根尖周组织刺激小,为桂皮醛用作乳牙活髓切断术的盖髓剂提供了组织病理学理论基础.
作者:高洪岩;李文颜;郝太国;刘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藻酸盐印模法和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固定义齿印模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将237例固定义齿患者分为A、B组,A组81例患者207颗基牙,采用藻酸盐印模法制取印模;B组156例患者392颗基牙,采用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制取印模.用放大镜观察两组印模,记录基牙数目、印模缺陷类型与数目.结果 藻酸盐印模中有118颗(57.0%)基牙存在缺陷,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中有141颗(36.0%)基牙存在缺陷,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颈缘气泡、龈沟及肩台不清晰两个方面,两种印模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颈缘处的撕裂或缺损方面,两种印模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琼脂/藻酸盐联合印模法较藻酸盐印模法制取的印模缺陷少.
作者:石连水;王立凯;张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