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苗苗
目的:探讨与研究氦氖激光应用于治疗急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患有急性鼻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氦氖激光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9%、81.3%,由此可见,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活动中,氦氖激光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段定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应用并探讨临床综合效果。方法:将我院96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护理组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韦婧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背俞穴穴位注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穴位注射组,西药组。穴位注射组给予胃俞、脾俞、足三里注射黄芪,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率及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穴位注射组相对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 <0.01);治疗后穴位注射组血清胃动素、B 超胃排空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 <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对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动力。
作者:张萌;张海霞;田翠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养阴清热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清洁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糜烂面积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宫颈糜烂采用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渐进式手法治疗和被动法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渐进式手法治疗组及被动法治疗组,每组各42人,记录治疗效果。结果:热疗联合渐进式手法治疗组上肢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被动法治疗组(P <0.05)。结论:渐进式手法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田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身静脉和腹腔热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全部病例均伴有腹水,合并有局部疼痛50例,合并有腹腔种植转移癌结节36例。予以全身静脉和腹腔置管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观察评价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近期疗效较为显著,腹水控制:显效(9/56)16.7%,有效(28/56)50.0%,总有效率(37/56)66.7%;疼痛控制:显效(15/50)30.0%,有效(27/50)54.0%,总有效率(42/50)84.0%;腹腔种植癌结节控制:显效(10/36)27.8%,有效(15/36)41.7%,总有效率(25/36)69.5%。结论:全身静脉和腹腔热灌注双途径化疗联合体外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张群;杨麒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双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院的药房在医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医院的经济来源之一,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是药品质量还是药学服务都与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1]。随着国家对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视,医院药房的服务从传统的药品供应,已转变为促进合理用药,推行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医院药房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是每个药学人员的责任所在。
作者:李天一;纪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其它学科相似,大学生应认真学习防治疾病的知识,了解艾滋病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学好防治疾病的首要原则。本文将针对当前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措施。
作者:张碧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 SP )是孕卵、滋养叶细胞种植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占剖宫产后异位妊娠6.1%[1],CSP 在所有妊娠发生率为0.15[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目前治疗常用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清官术、介入治疗、经腹或经宫腹腔镜子宫瘢痕局部病灶清除等。对于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的方法,本院使用较少,本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5例 B 超引导下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的术中护理心得如下。
作者:王帅;张巧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单联静脉注射用药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法,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的是头孢呋辛,其次是头孢他啶和青霉素 G;不良反应占比为5.9%,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我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的用药方案适合大多数患者,但也存在个别医师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因此应提高对临床医师的技能培训,以提升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刘晓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诊疗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92例,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临床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8.26%),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对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沈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响正确执行床旁血气分析操作流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进行血气分析的2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90例患者中,116例直接穿刺动脉采集标本,共878次,802次检测一次成功,成功率为91.34%;174例从动脉测压管采集标本,共1044次,全部一次检测成功,成功率100%。结论:患者自身的状态、采血部位及采血工具及抗凝剂等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操作过程中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采血设备,优化采血环节。
作者:兰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敏感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相关的潜在菌体蛋白。方法:通过使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析链霉素敏感株05和结核分枝杆菌 H37Rv,并以其为对照,使用 iTRAQ 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链霉素耐药株08菌体蛋白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通过 WeGo 功能注释聚类分析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细胞组分和分析的功能以及其生物进程等内容。结果:08菌株分别与05菌株和 H37Rv 菌株比较差异表达为196个和138个,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为119个。其中差异表达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的分布比较广,其生物进程主要参与在中间代谢、脂质代谢以及呼吸作用中,其分子功能主要是催化活性和结合功能。其中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8个核糖体蛋白在08菌株中表达下调、8个蛋白在08菌株中差异表达比较显著。结论:使用 iTRAQ 技术可以有效的发展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对于链霉素敏感结核分枝杆菌以及 H37Rv 菌株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条件。
作者:孙艳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的护理及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成人麻疹患者22例进行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对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胃癌手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9.32±4.12)h,住院时间为(6.12±1.2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作者:金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方案。方法:选择113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生长抑素组、奥曲肽组以及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后停止出血的时间,以判断疗效。结果:经过实验对比,生长抑素组和奥曲肽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生长抑素组和奥曲肽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无组间差异(P >0.05)。结论:生长抑素及奥曲肽对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阐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术前各相关因素对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质量的影响及程度,建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前患者合理准备方案。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恶性血液病患者12例,进行生长因子与化疗联合方案动员后,应用费森尤斯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影响其采集数量、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12例病人共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31次,其中动员1次病人10例(3例病人采集3次,7例病人采集2次);动员2次病人1例,第1次动员采集2次,第2次动员采集1次;动员3次病人1例,前两次动员各采集2次,第3次动员采集1次,共采集5次;采集成功者7例,采集失败者5例,采集成功组与采集失败组的MNC值、CD34+细胞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病人连续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时,第二天的造血干细胞中CD34+、MNC细胞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受患者基础疾病、并发症、血管条件、采集时间、动员效果、饮食、运动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江雪梅;马海霞;吴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安洋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