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梅
目的:探讨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股骨头坏死需要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芳;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科中医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针灸科的学生60名,以这些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分30名学生。实验组的学生采用结合临床教学的方式,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教学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在针灸科进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实验组在针灸科的护理使病人康复速度较快,病人满意程度高,出现纠纷事件少,而对照组则为一般。结论采用临床教学路径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工作效率,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更进一步提高了针灸康复的作用。
作者:李可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止低血压的方法。方法:在掌握透析低血压病因的前提下,回顾性分析69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预防,治疗及加强护理措施,总结防止透析低血压的护理方法。结果:透析中病人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透析效果,明显改善了生存质量。
作者:张英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由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记录,探讨临床上处理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的对策和方法。方法根据我院从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时间段内所收治的56例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有 6例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有30例部分性胎盘前置状态,另20例为边缘性胎盘前置状态;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中有4例因产前出血量较大,采取剖宫引产,产后患者出血小于400ml;另52例患者采取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引产方式,产后出血量平均386ml。结论在进行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产措施。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引产法对于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状态患者较为有效,副作用小,出血量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 III、Ⅳ期压疮治疗中采用藻酸盐敷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4例(49处)III、Ⅳ期压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消毒基础上贴上新型的康惠尔敷料)和对照组(在常规消毒后缠绕无菌纱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II、Ⅳ期压疮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华;冯亚蔚;黄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论近视、远视,还是散光,实际操作都应该遵从成人配镜的“保守”原则:对已配戴某处方较久的成年人,如新的眼镜处方与原眼镜的度数相差较大时,新的配镜处方的原则是“保守”:即在原处方的基础上,新处方做出的变动要尽量少,患者年纪越大,越要倾向保守。比如,如果患者原来的眼镜处方可以使用,新的配镜处方就不要轻易改变;但如果患者原来的眼镜处方已不合适,就要给予新的眼镜处方。对患者配镜处方的处理要把握正确、适当、适度的原则。同单纯近视和单纯远视一样,不同年龄的散光的患者,所遵循的配镜处方原则也有所不同。
作者:李玉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 II 型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8例合并 II 型糖尿病的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血、尿糖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空腹血糖由入院时的(11.80±2.48)mmol /l 降至手术前的(5.86~8.12)mmol /l 及手术后的(7.02±1.45)mmol /l,尿糖由入院时阳性全降至手术前阴性,所有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结论原发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 II 型糖尿病的病人经良好的血 Blood sugar、尿糖 Urine sugar 控制渡过围手术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实际过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工作,观察组使用品管圈的方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虽均有意外针刺伤的情况发生,但观察组的意外针刺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48%(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的情况,对于护士自身防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婷萱;李映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一条良好的临床药物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把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 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为干预组,干预组实施临床药物干预措施,统计并分析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类切口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费用、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费用占比减低、微生物培养标本送检率有所增加,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临床药物干预措施能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沈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40岁早孕妇女,无心肺疾病,无神经肌肉疾病,肝肾功能正常,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60例。1.2方法患者术前严格禁饮食12h。术前排空膀胱。入手术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全身放松,吸氧,开放静脉管道;在进行外阴消毒时,开始缓慢静推异丙酚;在患者无应答时,手术开始;术中根据患者反应及手术进程适当调节输注速度以维持稳定的镇痛深度(总量不大于2mg/kg)。术毕将患者唤醒,观察30min 无不适。
作者:虞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创面引流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均<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备切口小、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疾病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病作为传染病,在我国得病人数居高不下,由于疾病的特有特点,病程长且易反复,因此人性化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护理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作者:郑军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患者预防性压疮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预防性压疮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患者预防性压疮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1例结核性胸膜炎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13.75±1.16)d]、[(8654.74±1168.79)元]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7.15±3.10)d、住院费用(10681.37±2430.62)元],其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971.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朱清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抬高总和与总回落百分比(sumSTR)将患者分为3组,完全回落组(sumSTR >70%)、部分回落组(70%≥sumST≥30%)以及未回落组(sumST<30%)各30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数据对比显示,完全回落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三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组为16.7%,部分回落组36.7%,未回落组43.3%;三组相比较完全回落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但部分回落组与未回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程度越高,患者的左射血分数分数越高,心肌的再灌注水平越好,而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事件的几率就越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管理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对58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理改革,采用新的护理排版模式,并应用分级护理原则,统计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开展护理优质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9.3%、98.3%。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修俊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输血治疗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的模式。方法:选择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11例,通过观察这些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这些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并对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11例患者中,分别有6、3、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变态反应、溶血反应;通过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所有病例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处理。结论:护理人员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观察并发症的出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症状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对患者以后原发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学英;李俊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带教是为了让护生更好的得到正规的知识和技术,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求非常过硬,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动手能力,引导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我们引进 PDCA 循环方法,针对护生进行带教,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负责的、有创造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个体。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工作做了铺垫。
作者:赖倩玲;彭方国;陶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后失语患者恢复正常或转变为轻度失语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语言训练、康复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语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 IMS 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果:IMS 发生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后9—108h,发生率为3.43%,其特点是屈颈肌、肢体近端肌、部分颅神经支配肌和呼吸肌无力以至麻痹。发生呼吸肌麻痹需立即机械通气,通气时间1-27天。结论:IMS 应重点观察肌力改变,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
作者:韩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