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对提高脑外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廖晓斌;熊波

关键词:早期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脑外伤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对提高脑外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间隔1-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预后为优的患者14例(56.0%),为良的患者10例(40.0%),为差的患者1例(4.0%),预后优良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中预后为优的患者6例(24.0%),为良的患者11例(44.0%),为差的患者8例(32.0%),预后优良率为68.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能让脑外伤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脑梗死护理的探讨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4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予以常规护理的245例为对比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250例为观察组,观察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率(92.2%)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及进食等康复,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局部亚低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 HICH 微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血糖(BG)、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 指数(BI)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B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7例死亡,对照组死亡16例,观察组的病死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40%),观察组患者的 NDS 评分以及 BI 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32.5%)明显低于对照(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 HICH 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改善脑部血肿侧血流循环,尽快恢复缺损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 PDCA 循环对静脉输液护理缺陷率的影响

    目的:讨论分析在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 PDCA 循环对临床护理缺陷率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0月100例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PDCA 循环管理模式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静脉输液出现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00%、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0.00%、满意度为68.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脉输液护理中实行 PDCA 循环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重要的管理手段。

    作者:罗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和发展

    分析医疗机构制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为医疗机构制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思路。

    作者:崔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次剖宫产临床切口选择分析

    目的:对二次剖宫产临床切口选择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二次剖宫产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切口将其分为治疗组(选取子宫下段高于原切口进行分娩)和对照组(选取子宫下段按照原切口进行分娩),均为34例,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切口裂伤发生率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为5.88%、切口裂伤率为8.82%、晚期产后出血率为5.88%同对照组患者的20.59%、23.53%和17.65%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 <0.05。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患者进行分娩时应选取高于原切口的切口,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曹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Treg 细胞在喉癌及喉癌前病变中的变化

    通过研究喉癌、癌旁组织、喉癌前病变及正常喉组织中 Treg 细胞/CD4+T 细胞比例逐渐变化的关系,探讨以下内容:1.明确 Treg 细胞的作用;2.获得预测喉癌前病变是否恶变的指标。(随访2年)3.获得有效的免疫切缘(immune margin )指标,指导手术切缘判定。

    作者:刘天洋;王世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此次进行132例重复剖宫产的产妇按照剖宫产次数分组为多次剖宫产组62例和再次剖宫产组70例;此外,另外选择同期进行60例首次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多次剖宫产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年龄进行比较(P >0.05);但是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多次剖宫产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上进行比较(P <0.05);对照组没有发生盆腹腔粘连情况,三组比较(P <0.05)。对照组没有发生子宫破裂,但是与其他两组比较(P >0.05)。对照组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 <0.05)。此外,多次剖宫产发生膀胱损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增加。结论:在首次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时,一定要掌握好剖宫产指征,大限度地减少剖宫产次数。同时操作要规范,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重复进行剖宫产时,术前要充分地做好准备,术中要谨慎操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作者:李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仅要求护理服务的服务水平提高,更要求护理人员对于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护患之间的沟通就开始显得尤为重要。护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仅能够维护好护患之间的关系,更能促使护士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本文就护患之间的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护患关系的问题,沟通中的问题等,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韦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关注的重心开始从经济上转移到健康上来。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儿科护理阶段成为是父母们关心的一个阶段,医疗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儿科护理学科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儿科护理向着更高质量,更加专业的服务靠拢,成为了儿科护理专家们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儿科护理行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肖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收集符合该时间段的200例健康体检人作为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原则进行分组,100例体检者纳入对照组,100例体检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应用沟通技巧,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体检平均时间为(48.5±2.9)min,对照组为(69.3±3.5)min,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6.1±0.8)min,对照组为(82.1±2.6)min,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能过缩短体检者接受健康体检的时间,同时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老青年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螺旋 CT 肝双期扫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CT 肝双期扫描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多见于右叶(36/50,72.0%),类型多为巨块型(41/50,82.0%),CT 成像病灶区边边界清楚(35/50,70.0%),肝动脉期少血供型多见(33/50,66.0%),门静脉期多见无强化型(42/50,84.0%), CT 更低密度区类型多见多发斑点状(12/50,24.0%),门静脉癌栓及肝总管内癌栓较为多见,所占比例分别为18.0%及24.0%,肝内转移、侵犯周围器官结构及及腹水症状较为常见。与对照组比较,CT 成像边界清晰度、肝动脉期病症类型、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肝总管内癌栓、侵犯周围器官结构等指标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部位、类型、门静脉期、CT 更低密度区类型、动静脉瘘、肿瘤内出血及腹水等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螺旋 CT 行肝双期扫描,可较好了解患者肝癌生物学特征及血供情况,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宏;刘礼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90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排痰难度、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在短时间内均治愈,护理后排痰难度、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护理效果比较理想。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曹艳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性昏迷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2~2013年期间,收治12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病例均采用纳洛酮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用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是当前较为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祝慧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LDL -C、TG、TC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完全遵医率、总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姣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初探

    本文探讨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医把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症的范畴,后总结了治疗糖尿病辨证的意义。

    作者:徐登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每组各31例。结果:通过护理,研究组病人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子宫肌瘤病人,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病人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

    目的:观察对骨伤患者应用中医疗法与交锁髓内针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36例骨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68例,B 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A 组患者在 B 组基础上再联合中医的三期辨证进行治疗。结果 A 组共治愈64例,皮下组织出现坏死2例,无手术切口感染,其肿胀消退的时间为24h,功能恢复的时间为31h,骨折愈合的时间为29h;B 组共治愈52例,皮下组织出现坏死10例,手术切口出现感染 8例,其肿胀消退的时间为32h,功能恢复的时间为49h,骨折愈合的时间为54h;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 <0.05=。结论对胫骨实施交锁髓内钉的闭合穿钉术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患者术前肿胀的消退时间,与术后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等各方面均呈现显著优势。不仅手术的创伤小,而且对其骨折愈合的环境干扰也较小,同时固定较牢固,其皮肤与皮下的组织也不会出现坏死,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并且治愈率也较高,还具有功能恢复的程度好等诸多优点。能够明显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大限度地降低其医疗花费,应予推广。

    作者:刘国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两期矫正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两期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34例下颌出现后缩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两期矫正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儿经两期矫正治疗后 Z 角、CO -PG 显著上升(P <0.05),ANB、1-MP、1-S 明显降低(P <0.05)。结论: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两期矫正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晨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126例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质量可影响消化道手术效果,尤其在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pct)对临床感染患者的诊断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临床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7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患者及同期接诊的7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 PCT、CRP、WBC 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 PCT、CRP 方面,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WBC 方面,两组患者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临床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降钙素原(pct)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钱卫宏;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