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航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神经内科收住的帕金森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服用美多芭62.5mg tid,依据患者病情及控制情况可酌情增量至125mg,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情况进行对症施治,两组患者治疗第2个月,治疗半年分别对临床缓解率、帕金森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组治疗第 2个月、治疗半年 UPDRS 评分显著下降,中西医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中西医组临床缓解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发生变化,创伤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严重多发伤患者具有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作者:贾宁;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护理方法包括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吞咽康复训练护理,心理护理与生活照料。结果预后良好96例,预后不良8例;轻度抑郁81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 6例。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血管病的康复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刘丹;谭宁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钴铬合金和金铂合金烤瓷冠(PFM)对基牙龈沟液(GCF)量、龈沟液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前牙烤瓷冠修复的患者30例,按照烤瓷内冠不同分为钴铬合金和金铂合金组,每组15颗,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1周、1月和6月检测 GCF 量、GCF -AST 和 GCF -ALP 活性水平,对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实验修复前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修复后1周、1月和6月钴铬合金 PFM组的三项指标较修复前升高(P <O.05)。且高于同期金铂合金 PFM组(P <0.05)。修复后1~6月金铂合金 PFM组则随时间的推移较修复前无明显改变(P >0.05),且金铂合金和钴铬合金 AST、ALP 水平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金铂合金烤瓷全冠与钴铬合金相比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小。
作者:方宁;高玉录;瞿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应用茯苓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9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茯苓四逆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水肿消退时间、咳喘改善时间和心率减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咳喘改善时间和心率减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应用茯苓四逆汤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咳喘改善时间和心率减慢时间。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测量不同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为机能学实验设计更精确的计量,使实验效果更具有可靠性。方法:实验家兔,称重全身麻醉后行颈部手术,并作颈总动脉插管,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处理器记录动脉血压变化,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溶液,记录血压、作用时间的变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01%的去甲肾上腺素0.2-0.6mL /kg 和0.01%的去甲肾上腺素0.1-0.6mL /kg 的剂量都能使家兔动脉血压升高,作用时间随浓度的增高而延长,0.001%的乙酰胆碱0.1-1.2mL /kg 使家兔动脉血压下降,作用时间随浓度的增大而延长。结论:去甲肾上腺素使家兔动脉血压升高,乙酰胆碱使家兔动脉血压下降,且作用时间随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做此实验时应根据要求而选择合适的计量,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作者:兰婷;曾胜;唐昱思;李启文;黄瑞杰;邹天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7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4例,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来评定。结果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西泮片治疗。8周后的 SAD 评分及 LSAS 减分率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社交恐惧症效果明显,而且起效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缺血性脑卒中是发达国家人群的第三位、我国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极易导致病人永久性残疾。在英国,每年将近十万人发生卒中,其中15%~28%的病人在一年内死亡。2011年,大约有741亿美元直接或间接花费在治疗卒中上。在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所有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一半以上。静脉使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欧洲及美国、加拿大一致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用于卒中发病在三小时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据美国急性卒中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表明,当卒中发病后4~5个小时内进行静脉注射 rt -PA 同样有效。2011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推荐对症状出现3小时内(一级推荐,A 级证据)与3~4.5小时(一级推荐,B级证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该严格筛选病人并尽快静脉注射 rt -PA 进行治疗。
作者:胡娉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结果:19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8例,经过相应处理,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应在手术前、术中的细节预防。
作者:朱代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对策和体会,以供探讨。方法:对我院65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结果:65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预后良好。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徐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手术患者采用七氟烷麻醉和丙泊酚麻醉对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行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七氟烷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麻醉,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AST、ALT、BUN、肌酸酐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但变化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实施低剂量七氟烷麻醉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肝肾功能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并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门诊诊治的1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7.6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并发症和复发更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方法:对在本州进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微生物检验的专业人员的配备问题。结果:在我州各级的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实验室人员配备中,其工作人员总数为47人,其中多数人员为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其分别为6人和37人,分别占据12.76%和78.72%,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4人,在检验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严重。结论:在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的人才配备方面,其主要涉及大专和本科人员配备不完善的现象,尤其是在基层的疾控中心中需要政府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经费投入,多选用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从而进一步完善检验中心的人才配置。
作者:严冬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肾病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结果:经我院治疗及护理27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护理指导,使家属掌握腹膜透析全过程,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文清;王志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作用,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鼻出血患者,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对鼻出血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出血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融洽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作者:彭姝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1次发病(既往无精神障碍史),以情感(心境)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动的改变及躯体症状。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病人呈显着、持续抑郁状态,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或者。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丧失兴趣、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会感到强烈的自责、无价值感、无助感,感到生活是负担,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不仅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婚姻和家庭,而且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情绪、智力、行为的发展,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很多,现将产后抑郁症的相关产科因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化浊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清抵抗素(RE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对其降糖与抵抗素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浊毒内蕴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中药组服用化浊解毒方。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RES、HOMA -IR 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RES 及 HOMA -IR 均明显降低(P <0.01)。结论:化浊解毒方的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降低抵抗素有关。
作者:王斌;吴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慢性呼吸道感染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3例慢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呼吸道感染,如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全部患者复查鼻窦部,显示鼻窦部炎症吸收明显,咽喉部炎症已完全消除。1年随访期间,83例患者中20例没有出现感染情况,48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情况为1次/年,其余15例反复感染情况仍然≥2次/年,与医治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反复感染次数显著降低。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同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咽喉炎等)密切相关,积极预防及时治疗以及降低病原可以抑制下呼吸道感染的侵袭,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的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行妊娠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在 B 超监测下行清宫术,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30例患者均未见绒毛组织,均在术后8-16d 出院,术后进行随访复查,β-HCG 均降至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后进行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的降低β-HCG,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旎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疾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的一年复发率为22%,观察组患者的一年复发率为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