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

王祺

关键词:腹腔镜, 卵巢囊肿,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卵巢囊肿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教学查房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提升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教学的效果和相关方法;采用方法:对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的相关教师进行全面的骨科护理查房知识及全面的多媒体技术培训,教师将先前选好的病例制作成 PPT 的形式,利用骨科病人查房前的十分钟左右时间,给带教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授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方式,教师将查房程序改变之前与改变之后的查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学生对于整个骨科临床教学满意度从采用传统的顾客临床教学方式的百分之八十二提升到采用多媒体教学查房之后的百分之九十三,对于相关教师的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在进行骨科临床护理查房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的空洞教学方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能够认识并学生骨科临床护理查房中应注意的相关要点和必要的技能,这对提升骨科临床护理查房工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邹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先天性缺牙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缺牙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缺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后,观察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口腔修复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并发症发生率为2%,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取得了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患者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4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C组,分别口服100、200、400 mg 米非司酮,1次/d,连用3 d,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剂量与患者血β-HCG 的关系。结果 A、B、C 组有效率分别为40.0%、66.7%、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血β-HCG 值在300~2000 U /L 时用100~200 mg,1次/d,连服3 d,连续 3个疗程时有效;当血β-HCG 值在2001~5000 U /L 时用200~400 mg,1次/d,连服3 d,连续 3个疗程时有效。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血β-HCG 的浓度越大,米非司酮的剂量越高就越有效。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元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多元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9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通过对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HADM评分以及ADL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P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付春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急诊输液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间来我院急诊输液的患者50例,根据其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自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护理满意度还是症状自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诊输液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影响患者的心情,同时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并且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余世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带线锚钉弹性内固定新鲜 TossyIII 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在治疗新鲜 ToosyIII 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新鲜 ToosyIII 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带线锚钉治疗。结果本组18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应用带线锚钉弹性内固定治疗新鲜 ToosyIII 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疗效优良,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再损伤,是治疗新鲜 ToosyIII 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玉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2例,依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多巴胺、呋塞米及硝酸甘油联合使用治疗,7 d 疗程结束以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治疗以后,显效患者共28例,有效患者共2例,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6%),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来进行治疗,有着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为今后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作者:吴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目前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问题,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探讨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评估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完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了解盐要的医学知识,配合治疗,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步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方向转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整体护理中占重要位置。实施健康教育的终好处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产科患者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和护理

    目的:探讨通对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4年5月的82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行疼痛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止痛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可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手术室护理探讨影响

    结合当前骨科手术的发展特点,对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准寻找应对措施。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43例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早、中、晚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人选用中药治疗,对照组21人选取介入治疗,半年后观察各自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明显,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其首次下床活动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整理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50例患者术后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舒适度等指标进行比较。治疗组通过综合完善的护理干预其首次排气时间、下地时间及泌乳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果治疗组舒适度1、2级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3、4级人数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体舒适度较高。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产妇术后舒适度并促进其尽早进行翻身、下床活动等,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尽早排气。在护理干预下帮助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切口疼痛并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润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儿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来看,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和患儿及其家长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措施。

    作者:朱琬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和针对性的宣教。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后一个月进行回访,所有患儿均未再次发作。结论:早发现并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许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医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幸福是什么?就是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影响医学生这种感受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例如:学习成绩,消费金额,情感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等。

    作者:沈慧;王芳;万晓晓;周晓明;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

    目的:研究分析更年期妇女室性早博临床症状的特点,进一步探索更年期妇女室性早博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31例更年期妇女,分为缺血组,可疑缺血组及无缺血组。采用美国飞利浦动态心电图机(DCG)进行24 h 连续监测,采用自动分析以及人工确定分析。结果:缺血组多源性室性早搏检出率(17.35%)明显高于无缺血组(10.7%);缺血组室速的发生率(8.26%)明显高于无缺血组(1.78%);缺血组 R -ON -T 的发生率为(6.66%)高于无缺血组(1.78%);缺血组比无缺血组更多出现多源性室早、室速和 R -ON -T 现象(P <0.01)。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动态心电图这一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是更年期妇女心律失常及其症状性质确诊的重要依据。

    作者:杨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华中某地区脑外伤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外伤迟发出血是颅脑损伤后急剧演变直接迅速危及生命的严重进展性血肿,涉及全身情况、受伤机制、受伤程度等诸多因素,临床表现隐匿复杂。平舆县人民医院地处豫南,人口密度较大,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收治的15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有108例脑外伤迟发出血。研究发现本组病例中进行再次手术的多达58例 (53.7%),约占同期全部颅脑创伤手术(1350例)的4.3%。十分有必要对脑外伤迟发出血进行二次手术病例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为总结我院对本病治疗的经验,丰富相关文献资料,特进行此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高龄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高龄胆结石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切口长度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小,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分值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相比开腹手术更为优越,且安全性高,预后理想,值得普及。

    作者:闫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方法选取5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对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方法,同时严格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科学的护理之后,其中出现好转的患者有30例,有所好转的患者有18例,没有好转的患者有2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应用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法,这对于提升患者的诊治医学疗效以及患者的身体康复水平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董靓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超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同的病理类型所对应的声像图特征,为胆囊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30日~2014年5月30日我院80例胆囊息内样病变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病变对应的声像图特征和病灶的直径规律。结果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的直径大多<10mm,胆囊腺瘤、胆囊癌的直径大多>10mm。阻力指数(RI)>0.80时可判断良、恶性病变,且阻力指数在鉴别胆囊良、恶性息肉样病变方面有重要意义,但超声显示的血流形态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方面不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灶的直径大小,为胆囊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刘彦丽;靳元;邓锁琴;韩秋;李万荣;邹松平;乔继伟;孔凡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