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雄波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11~2013年间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胃镜检查的98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为呕血、便血入院,既往未进行胃镜检查;估计出血量在10~1000 ml。(2)本组患者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12~86岁,平均49岁。(3)根据患者周围循环改变情况,估计出血量:患者出血量约在10~1000 ml;急诊胃镜检查前输血量不超过1500 ml。
作者:樊月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健康观念转变,重视起回归天然药物的保健生活饮食,中药养生的食品用品不断被开发。本文阐述了现代养生理论分类中药,并根据现在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个人对中药养生发展方向的看法。
作者:罗丽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是一所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问题及新情况不断涌现,公立医院处于改革的前沿。当前,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争论颇多,各地实践探索差异较大,进展也不如人意。研究认为,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的前提下,很难从根本上使公立医院真正发挥公益性作用,人民群众是难以满意的;与此同时,由于医疗行业具有高度的风险性、专业性和侵袭性,加上各个患者的机体反应也多种多样,造成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增大,各类医疗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的激增是社会变革在医疗工作中的反映,它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困扰着医院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对此不满的患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方式维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
作者:赵珊;宁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骨盆骨折往往是因强大暴力所造成,30%~50%的患者为不稳定型骨折[1]常是有合并伤或伴发伤的多发伤者,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这就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通过医务人员的协同救治和及时果断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倪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过敏性疾病是指一些人对所接触的物质(称变应原和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人体有关的器官或组织出现异常过度反应的疾病,这种过度反应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出现极其严重的伤害。譬如一般人在清理房间不会感到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感觉,但有呼吸道过敏疾病者却会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有些人甚至感到胸闷、呼吸不畅,有些人还可能出现高音调笛声般的声音(哮鸣音),少数严重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抢救甚至可危及生命。
作者:吴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与单用舍曲林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进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抑郁症患者给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抑郁症患者给予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别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比常规组患者明显好,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比常规组患者明显高,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常规组患者明显少,(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单用舍曲林治疗的效果更好,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73例)与常规急救组(73例),常规急救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流程抢救,护理路径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组(P <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叶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炎(蒙医叫肺“粘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统计,细菌性肺炎排在我国常见死因的第五位。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是肺炎的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肺炎,总结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本文。
作者:敖彩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的溃烂和组织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1]。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者、使用镇静剂患者、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
作者:杨珂;颜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的治疗结果,观察其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心脏病患者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治疗,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高心病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心律失常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分别针对不同的心脏病展开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溯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共收治90例乳腺癌患者,全面评估病人,根据病人情况及素质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全部9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精神抑郁、焦虑、恐惧、失望、灰心。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丽艳;陈云珍;李桂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结核大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病灶扩散,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结核大咯血发病突然、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窒息而死亡。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及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代清;唐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诊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心理及其疼痛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我科近年来急诊收治胆结石患者5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2组均有患者25例。对比 2组患者心理及疼痛临床指标情况。结果: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两个方面,护理前 2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 <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 VAS 分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胆结石患者由于病情及疼痛影响,容易产生诸如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难以配合医生治疗工作,对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对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84例,A 组应用多潘立酮治疗,B 组应用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长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反流总时间、反流时间>5min 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A 组治愈35例、有效4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B 组治愈30例、有效5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铝碳酸镁和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均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应梦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胸外科2013年10月~2014年9月食管癌手术患者病历共计272份,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本次调查手术患者共计272例,其中男性209例,占76.83%;女性63例,占23.17%;大年龄78岁,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60.81±7.32岁。267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例术前未使用;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0d,平均时间为4.23±3.0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美唑。102例术后改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7.00±3.10天;抗菌药物主要以一联使用为主。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应加强食管癌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马春华;陆婷婷;王文英;尚建英;王英;李金学;刘钧;代明星;管利荣;邹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以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0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例,重点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我院针对此106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以喜炎平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愈率为82.9%,而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喜炎平治疗的治愈率达到了98.2%,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因此得出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能够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能够起到绝对的效果,在常规治疗方法之上配以喜炎平治疗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黎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血红蛋白水平、二甲双胍的使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血红蛋白水平、二甲双胍的使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13±0.56 mmol /L、5.67±0.78%、97±2.56g、8.33%,对照组为:7.12±0.67 mmol /L、7.43±0.55%、135±4.32g、22.22%。经统计学分析(P <0.05),具有差异性。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伴有肥胖症2型糖尿病治疗,不仅符合其发病机制,而且具有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低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卢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如何对头位难产进行诊断和识别,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产科进行分娩的134例发生头位难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头位难产的关键因素是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同时,还有宫缩乏力,产道异常,严重胎头位置异常等等因素,研究例数中,有97例产妇选择剖宫产,37例产妇选择阴道分娩,100例产妇由于胎头位置的异常造成难产,其中76例产妇选择剖宫产,24例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结论头位难产的病例比较多,同时,头位难产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进行识别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尽早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对母儿造成伤害。
作者:孙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念珠菌患者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念珠菌患者,全部患者均自愿接受入院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尿液检验,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显色法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凝集法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观察组患者尿液检测样本中,35例检测结果为阳性,样本检出率为87.5%;40例对照组患者中,27例检测结果为阳性,样本检出率为67.5%,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在检验出的阳性样本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细菌,此外还有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其他种类的念珠菌。结论:在对老年念珠菌患者进行尿液检验时,采用凝集法所得到的阳性检出率更高,且操作步骤更为简单,可以有效避免二重感染情况的发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关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24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仔细认真的护理,170例(70.8%)患者生活习惯以及膳食结构得到了改善,144例(60.0%)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也大大提高,156例(65.0%)患者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也有所加强。结论:通过我院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我院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谷云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