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艾荔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作用,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鼻出血患者,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对鼻出血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出血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融洽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作者:彭姝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综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住院后均给予心理护理、药物对症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饮食指导与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本次研究着重回顾分析了护理要点与结果。结果:40例 ADEM患儿经过综合治疗与护理治愈33例,治愈率达82.5%。所有患儿住院时长大大缩短,期间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改善预后效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患儿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一定的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技能,把好质量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几组易混中、药饮片从植物来源、性状鉴别或功效主治方面进行辨析。结果:易混中药饮片其来源、性状特征或功能主治却相差甚远。结论:掌握一定的鉴别技能,认真区分易混中药饮片,防止混用,以保证用药有效、安全。
作者:王美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2~2013年期间,收治12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病例均采用纳洛酮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用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是当前较为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祝慧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行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B 超诊断,对患者肌瘤生长的部位进行观察,确定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大小,并接受人工流产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手术顺利的患者有24例,出血量为10—80ml,术后有 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5.38%。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手术的难度较大,出血量增多,容易发生感染,术后抗炎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作者:胡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岁为3.3%,12岁为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作者:韩风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浅析小儿热惊厥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热惊厥小儿患者38例,按照是否进行急救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 8例,有效5例,6例患者病情情况危及转为观察组进行护理,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没有出现病情危急的情况,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热惊厥的小儿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死亡情况发生的几率,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结果:干预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4.44%,干预组的肠梗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说明干预组的护理效果好。结论:采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卢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2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人均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肖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组蛋白被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其中以乙酰化尤为重要。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乙酰控制,通过调节染色质无障碍的细胞机制。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乙酰化在许多癌基因驱动的转录调控中发挥核心作用。表观遗传学是一种细胞内在机制,染色质结构可以由 DNA 和组蛋白的化学修饰,包括甲基化和乙酰化的改变,而不影响遗传密码。
作者:周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4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的患者护理干预后情绪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较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曙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疗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选取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痉挛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 FCA、NDS、FMA 量表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SI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缓解痉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何白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后引起6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3%,两组患者保守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保守治疗无效的6例患者及时中转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比较使用洛沙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共有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其中38例患者服用阿立哌唑作为阿立哌唑组,另有30例患者服用洛沙平治疗作为洛沙平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洛沙平组用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阿立哌唑组用药的总有效率92.11%,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阿立哌唑组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洛沙平组,不良反应合计发生率23.68%显著低于洛沙平组的66.67%,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 P <(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洛沙平更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
作者:林甲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品的质量对用药者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对药品进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药品实验阶段,把握好药品的质量,对用药者的健康是一种重要的保障。而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只有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才能够进行药品的经营和销售,这样做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药品的安全。本文就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作者:张宇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溶液对 TAL 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黄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根据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讨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3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的原因。结果300例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病原菌222株,检出率为74.0%,其中志贺菌所占比例高,为54.0%,其次为弧菌属、气单胞菌等。经过药敏试验证实,上述菌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等抗生素均具有较强耐药性。结论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志贺菌,且耐药性较强,为减少其损害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谢萍;刘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调节血脂的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门诊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治疗组应用辛伐他汀调节血脂异常,对照组45例使用降脂宁颗粒调节血脂。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两种药物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辛伐他汀是理想的调脂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择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3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手术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与调查。结果:132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至少1处压疮,占14.9%。其中12例患者仅有1处压疮,8例有2 处及以上压疮。在分期中,I 期11例,Ⅱ期6例,Ⅲ期2例。结论:骨科手术中急性压疮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形成的危险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
作者:王静;董晶华;姚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0例无硬膜外穿刺禁忌症,无胎儿宫内窘迫征象,无产科及内外科并发症的手术剖宫产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观察手术中肌松、镇痛效果。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具有止痛效果可靠,腹肌松弛良好,麻醉平面和血压较易控制等优点。
作者:何灵梦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