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婉玲;许燕君;朱展鹰;李益;宋秀玲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居多,以动脉压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人的健康。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前期的控制也存在较多缺陷。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导致心、脑、肾多器官的损害[1],也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学者提出,口服药的服用时间与服用剂量同等重要。降压药在血压达到高峰之前2小时服药效果佳。但现在普遍存在所有的降压药物都饭后半小时服用的现象,临床上大家易漏服口服药对降压效果的影响,忽略了服药时间不准确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治疗和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在静脉输液全过程中,需要护士的严密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各种情况并处理。首先,要在穿刺时为了尽量减少或避免病人的疼痛感,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并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遇到有违医德的医生会失去理智,医生遇到对自己有误解和偏见的患者也倍感郁闷,双方都要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就是开始了社会广泛存在的医患纠纷问题。本文就从目前医患纠纷问题发生的根源出发,对解决当今社会的医患纠纷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殷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以以期前收缩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和扑动,其中42例患者合并两种及其以上心律失常症状;其中以合并冠心病者多,其次为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性高,且表现复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心律失常的转复。
作者:薛世虎;李华;刘敬兰;黄春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单联静脉注射用药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法,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的是头孢呋辛,其次是头孢他啶和青霉素 G;不良反应占比为5.9%,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我院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的用药方案适合大多数患者,但也存在个别医师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因此应提高对临床医师的技能培训,以提升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刘晓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将患者分成三组,一组是80岁组,一组是70到79岁组,一组是60到69岁组,总结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采用专业检测系统,对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监测,在分析时对心电变化情况进行回放,从而借助专业的软件获取准确的 HRV 参考值。结果;心律失常患者中70到79岁患者的检出率高,在窦性心律变化方面患者的在心律变化方面有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慢心率要比80岁的患者大,比70到79岁的患者小。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年龄越大的患者在心电的变化上就越明显。
作者:迟威;韩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口腔根尖周病患者(104颗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 Vi-tapex 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28颗,进步20颗,失败 4颗,对照组成功15颗,进步24颗,失败13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根尖周病患者采用 Vitapex 糊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抗菌作用时间较长,组织吸收性较好,可作为根管治疗的理想填充材料。
作者: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对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药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在研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制药工艺时,研究人员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不同工艺混合加工后的颗粒进行了质量检查,将阿司匹林、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分别加入辅料后进行充分混合,再加入15%的淀粉浆或者10%聚维酮 K30乙醇溶液进行质量检测,后分析出佳的制粒工艺,选择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制粒工艺。结果:采用正确的方法制成药品颗粒后,颗粒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了,而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适合规模生产,而且产品质量检测后,药品成分的含量均达到了合格标准。结论: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药工艺进行可行性,适合在药品生产中大力推广。
作者:赵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四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治疗的102例四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实施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1%;而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6.5%,治疗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 <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四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致肝损害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连续治疗30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 ALT、AST、γ-GT 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护肝效果理想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唐华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和钻研对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实施根治手术过程中选用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措施的整体效用。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2月01日———2015年02月01日入住我院肝胆内科进行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视为我们本次的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探析对象。对照组中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是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选用一般的护理模型,相比较而言,探析组中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中选用手术室护理方法,然后把两组的护理效用进行比对和探析。结果:对于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之后,整体的治疗效果较为优良。但是相对来说,对照组患者的整体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探析组相对较短。对照组中的患者较为满意护理工作例数是28例,相反,探析组中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满意值相当高。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手术室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带动患者的满意值提高,应用价值也比较高。
作者:左都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心内科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64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临床病因。结果164例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共发生心源性猝死38例,发生率为23.17%。其中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包括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诱因包括情绪剧烈波动22例、饮酒1例、便秘6例、过度劳累1例、无明显诱因 8例。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以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常见,情绪剧烈波动为主要发作诱因。
作者:陆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我国和某些亚非地区常见的癌症,其年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及食管癌,居第三位。肝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癌首选和有效的方法。但多数患者就医时已是肝癌中晚期,并且多合并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1]且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2]我国于80年代开始进行肝癌的介入治疗和研究,[3]它适用于没有手术指征、无肝外肿瘤转移或手术切除的前期治疗的 HCC 患者,[4]目前肝动脉灌注化疗和化疗栓塞术已被公认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3]介入治疗具有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操作简便,恢复期短,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痛苦等优点,能够将肿瘤缩小,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刘琴等[5]认为传统医学追求的是“延长寿命”,现代医学追求的是“注重生命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医学模式由重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转向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限。[6]本文将肝癌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生命质量改变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乙肝五项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资料250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核心抗体呈现的阳性数目是205例,阳性率为82.0%。乙型肝炎容易发生的年龄段在26~36岁和36~46岁,占总人数的31.2%和40.40%。结论将乙肝五项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可以使医生更加准确的对病情进行判断,这对于治疗乙型肝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骨科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骨科治疗的8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VAS 评分显著降低,JOY 评分显著增加,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应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作者:薛胜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行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B 超诊断,对患者肌瘤生长的部位进行观察,确定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大小,并接受人工流产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手术顺利的患者有24例,出血量为10—80ml,术后有 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5.38%。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手术的难度较大,出血量增多,容易发生感染,术后抗炎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作者:胡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蒙医药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人们一直探索着蒙药功效与成分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蒙药研究逐步深入,蒙药研究意义得到更多的关注。蒙成药孟根乌苏-18是蒙医治疗协日乌素病的传统名方。本文将对蒙成药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进行分析。
作者:娜仁托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和综合治疗,43例子宫颈癌患者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爱华;丁玉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本次试验中主要是为了对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法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实际的试验中主要采用的是规格达标的药品制剂,将起放置到设置好的筛选网中,然后通过测得水丸的溶解时限来对溶解度进行明确。结果:通过实验可知,塑制机制丸占据整个时限的71%,包衣丸占据21%,抛光丸的溶解时限仅占7.2%。结论:在实际的药品制备工作中,要在保证药效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药品的外观需求。在实际的应用中,尽量选择包衣抛光工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消炎利咽丸的溶散时限。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吴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今年4月,我被医院选送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进修,这是院领导对我的关怀与信任,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一次挑战。通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专项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认识到了我们与上级医院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三个月进修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作者:张蕾;宋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