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刘天佳;章崇杰;岳松龄;赵崇蓉
菌斑作为龋病病因的始动因素,已经得到公认.为了更深入研究菌斑、氧自由基与龋病发病的关系,作者对菌斑中氧自由基进行检测.
作者:阎鹏;黄力子;王成龙;王多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国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的青春期生长发育变化和峰期特征,绘制适用于正畸临床诊断用身高标准生长曲线及增长量曲线.方法:数据为从1995年5月由国家教委、卫生部等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普查资料中获得,32524名四川省城乡7~19岁汉族中小学生的身高资料.结果:绘制适合中国人的正畸临床用身高标准生长曲线及年增长量曲线.分析了生长发育期男女学生身高增龄变化、性别差异,青春高峰期出现的时间、特征等.结论:标准生长曲线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叶凌;陈扬熙;娄新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现已知抑癌基因p16的编码产物P16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4的活化而使细胞停滞在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1,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是DNA聚合酶σ的辅助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启动有重要意义[3].目前PCNA常作为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的可靠指标.本文研究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及白斑(leukoplakia, LK)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以了解P16蛋白表达对口腔粘膜增殖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口腔粘膜SCC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
作者:姜育红;何国斌;石爱梅;赵红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首届全国口腔微生物名称讨论会于1999年4月17日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正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几大院校的著名口腔微生物学专家学者就口腔微生物分类及命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口腔微生物分类及命名具有很多特殊性,但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口腔微生物名称,这既不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也不利于教学,所以统一我国口腔微生物的名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首届规范口腔微生物名称专家小组,通过了<口腔微生物名称>(第一版),首次讨论并规范了口腔常见微生物名称.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99m锝腮腺动态显像对诊断舍格伦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应用99m锝对临床诊断为舍格伦综合征的52例患者进行腮腺动态显像,将所得的结果应用计算机ROI程序进行定量分析和动态曲线分析.结果:腮腺外形较正常大者46例(88.4%),肿大腮腺轮廓清晰28例(53.85%),轮廓模糊18例(34.62%).腮腺功能正常7例(13.46%),轻度受损15例(28.84%),中度受损17例(32.69%),重度受损13例(25%).舍格伦综合征首先是腮腺分泌功能受损,并存在于多数患者45例(86.53%),而摄取功能受累较晚,存在于少数较重患者5例(9.6%).结论:99m锝动态显像是一种检查唾液腺功能很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李宁毅;左书耀;樊功为;王国明;牛星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尹某某,女,23岁.因左上后牙持续性疼痛3天就诊.检查:远中面洞,深而大,可见髓室底,探痛(-),叩痛(+),龈不红肿.诊断为:急性根尖周炎.处理:根管扩大,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干燥,置樟脑酚棉捻.第2天上午复诊,自述治疗当天下午疼痛加重.检查:左侧面部轻度弥漫性肿胀,压痛不明显,开口正常.叩痛(++),龈不红肿,去放置的樟脑酚棉捻,见棉捻松软,未闻及异味.处理:再次冲洗根管并干燥,窝洞内置干棉球,口服螺旋霉素和甲硝唑.第5天复诊,自述治疗后患牙症状缓解较快,现仍有轻度不适.检查见面部肿胀消失,叩痛(+),龈不红肿.处理:冲洗并干燥根管,再次置樟脑酚棉球.第6天复诊,自述前一天晚上患牙发生明显疼痛,并出现面部肿胀,且左眼发红,视物稍模糊.检查:左眼球结膜轻度充血,面部及口内情况基本同第2天复诊时.处理:冲洗并干燥根管,未发现异物及异味,疑与樟脑酚有关,置丁香油棉球于窝洞.约20分后,左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好转,视物清楚,疼痛缓解.患者在两次症状加重过程中,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异常变化.
作者:蒲志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据美国牙周医师协会(AAP)报道,全美牙周专科医生大约6000人,有牙周病学专业的大学30多所,每年约250位牙周病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这些学生一般是在取得牙医学博士(DDS)学位后,再进入牙周专科医生培训项目.学制一般三年.学费各学校不等,约每年$5000~30000.少数学校或医院可免学费而且提供助学金.通常学生可选择获取牙周专科结业证书或者加上硕士学位,后者则需要做较多的科研工作,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
作者:毛尔加;吴亚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颌面外伤的创面常被细菌、尘土或异物污染.创面的处理尤为重要.随着创伤外科的发展及清创的彻底性,伤后感染率已大为降低,尤其是破伤风的发生率更低.四川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于1994年9月收治1例伤后10天出现迟发性破伤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明平;李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illard法修复唇裂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30只(30天龄)日本纯种幼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人工造裂组(10只)和Millard法修补裂组(10只).术后20周(30周龄)处死全部动物并行头颅测量.结果:Millard法修复唇裂后上颌骨的前后向较造裂组及正常对照组生长发育受限,同时上颌高度、后牙弓宽度及面后份宽呈代偿性增长,鼻中隔向裂隙侧偏曲.结论:Millard法修复唇裂有抑制上颌骨生长的作用.
作者:石冰;龙洁;王晴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形成基质能力.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大量高活性兔关节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连续培养,观察软骨基质的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为多角形,透射电镜下见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系统及线粒体,胞膜下及胞浆中有较多分泌泡;连续培养10天时,培养瓶底部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结节,蕃红-O染色显示白色结节含大量氨基葡聚糖阳性物质,20天时形成火山口样结构,也被蕃红-O染成深红色.结论:软骨细胞在体外也具有很强的基质形成能力并能形成软骨样组织,因而可以用于进行软骨体外再造.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冯雪;杨维东;吴军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唾液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其与牙周病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23例为实验组,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记录牙周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GBI)、牙周袋深度(PD)和附着丧失量(AL).NO的含量由检测唾液亚硝酸盐的含量来代表.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的唾液NO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唾液NO的含量为28.806±6.604 μm/L,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唾液NO的含量为55.361±13.319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炎患者唾液NO的含量与PD、AL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牙周炎患者唾液NO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并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桂珍;孙伟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前伸大鼠下颌条件下髁突后部的适应性生长改建特征.方法:模拟临床固定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制取相应的组织切片,采用Leica Q550IW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精确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各层细胞面积随生长发育过程而变化,除生发层外,各层变化基本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纤维层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层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能体现生长改建活跃程度的生发层及移行层有较剧烈的变动.结论:大鼠下颌持续性前伸引发了髁突软骨内各细胞层面积的变化,从而引起髁突从软骨到骨的改建,为临床上采用固定功能矫治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赵志河;Rabie ABM;Urban Hgg;沈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98例面中部骨折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手术切开复位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基础、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本组病例共98例,男性占78.6%,好发于21~40岁年龄段.伤因,车祸伤占32.6%,工伤事故的打击伤占24.5%,跌伤占17.3%.骨折以上颌骨为主的联合骨折为多(72.45%).行骨折Ⅰ期处理的45例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Ⅱ期处理的42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及坚固内固定技术的联合应用是治疗面中部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及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理想方法.
作者:田卫东;李声伟;潘剑;高振南;郑晓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对测量甲硝唑根管消毒控释系统药物释放度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作体外释放实验、离体牙根周释药实验及自行设计的体内释药实验,求1、3、7、10天的甲硝唑释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外与离体牙、体内实验的累积释药百分率在不同的时间均有极明显显著性差异(P<0.01);离体牙与体内实验的累积释药百分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离体牙,将释放介质生理盐水控制在37℃,pH7.4,测定甲硝唑释放度的方法更接近于体内情况,是一种测定根管消毒控释系统药物释放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竹平;王铎;高静;张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与腭裂修复术及术前年龄的关系.了解腭裂患者伴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分泌物细菌培养的情况及鼓室置管治疗的初步效果.方法:采用声导抗检查和纯音测听判断中耳功能及听力.鼓室分泌物细菌培养,了解分泌性中耳炎分泌物特点.结果:腭裂术前患者75.5%为异常鼓室图,其中3岁前患者高达81%,术后患者41.2%为异常鼓室图.鼓室分泌物细菌培养,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阳性率分别为20.1%和24%.6耳分泌性中耳炎经中耳置管治疗后,由中度听力下降恢复至正常听阈,4/8耳鼓室图由B型转为A型.结论:①早期修复腭裂,有助于咽鼓管功能的改善.②患分泌性中耳炎的腭裂患者,早期鼓室置管能改善听力,有助于正常语音发育.
作者:徐慧芬;廖小宜;徐丽蓉;郑谦;孙莹;王凯;郑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多种口腔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唾液成分的质和量都可能发生改变[1].唾液蛋白作为唾液的主要有机成分,与唾液的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2].因此研究唾液蛋白对于了解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常用的唾液蛋白的分离方法.传统的SDS-PAGE系统由Laemmli建立,该系统对分子量在20 kD以下的蛋白分离欠佳[3],需通过繁琐的操作制备梯度凝胶.而腮腺唾液的主要成分富脯蛋白和富组蛋白的分子量为10~40 kD和3~5 kD,故分析腮腺唾液蛋白需要对Laemmli的方法进行改进.既往研究发现经SDS-PAGE电泳后,唾液富脯蛋白难以着色.但可去除乙酸脱色液中的其他有机溶剂成分,使富脯蛋白发生变色效应呈紫红色,与其它蛋白区分[4].
作者:郭颖;罗海燕;黄宁;杨美薷;吴琦;王伯瑶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牙龈的炎症性肥大、增生、临床牙冠过短、基牙龈下龋坏等都会影响修复治疗,需进行龈切除及龈成形术,以便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作者应用脉冲Nd:YAG激光进行冠桥修复前的牙龈外科处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它具有操作轻便准确、出血少、可立即取印模、术后反应轻微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煜光;李若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防龋涂膜(varnish)作为一种局部应用的防龋方法,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的防龋效果.本研究观察含氟涂膜涂布恒牙后1年的防龋效果.
作者:范旭;万呼春;Dogon L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后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1年起收治的21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牙槽突骨折采用颌间拴丝或牙弓夹板,髁突颈骨折采用颌间牵引固定;下颌骨骨折中有80例采用切开复位,断端选用钛合金微型夹板或钢丝结扎固定,其余的采用颌间结扎、颌间拴丝弹性牵引辅以颅颌绷带及克氏针钻骨定位加自凝塑胶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总成功率为95.4%.结论:正确地选择适应证是各种治疗下颌骨骨折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周琦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