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例痔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罗世芳

关键词:痔疮护理, 体会
摘要:痔疮是一种肛门内外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随年龄增长,患者病变部位反复的出血、栓塞、或团块样脱出,痔疮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虽然经手术治疗或其他相关疗法治疗后,此病的复发率亦是较高。治疗方法一般以内扎外切手术根治为主。收集我科2005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行痔疮手术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就痔疮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有形成分的检验与应用

    尿液有形成分主要有两种,即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而有机成分主要有细胞、管型两大类,而无机成分主要有生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以及药物结晶等几大类。尿有形成分的检验能够判断出就医者的肾脏等是否健康。本文从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两个部分来详细介绍了尿有形成分的检验与应用。

    作者: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儿科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目的:研究儿科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756例使用抗生素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近几年来我院儿科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科学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方法。结果①近几年,我院使用多的抗生素为头孢克肟,共有142例患者使用该药物,所占比例为18.8%。②我院共有115例患儿采用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比例为15.2%。③我院在儿科治疗抗生素使用中的不合理之处表现在配伍不当使用不合合理、用量错误、选药错误几个方面,配伍不当发生率较高。结论儿科疾病的治疗必须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耐药株菌的产生,对患儿身心健康有利。

    作者:周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探讨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如果参与人员没有准确细致的分工,很可能造成职责过剩、重叠、遗失等工作疏漏,极易造成风险管理的工作失误,提高患者受到损失的隐患。对于儿童护理这种特殊形式的护理,同样要充分考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年龄特质,制定具体有效的人员职责,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作者:高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60例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产率比对照组高,手术率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导乐分娩25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家属陪伴,对自然分娩及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导乐分娩者临产后住家庭分娩室,允许其丈夫或家属陪伴,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实施产前、产时、产后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对照组:选择同期住普通病房,集中分娩,无家属陪伴者为对照组。两组待产妇在产次、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果;试验组不但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科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而且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吴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Ⅱ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治疗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人纳入研究,其中门诊组100人,住院组100人,8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住院组与门诊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但住院组指标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100名患者血糖指标均正常,门诊组12例血糖高于正常标准,住院组治愈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姚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0-6岁儿童服用AD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AD剂对于0-6岁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就诊0-6岁儿童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样本仅给予常规膳食干预,观察组50例样本则在此基础上联合AD剂摄入。观察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08.21±8.13cm,平均体重为22.63±4.52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18.85±9.68cm,平均体重为26.85±5.96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00%。两组样本平均身高、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剂作为常用的维生素鱼肝油,其内容大多为黄红色的澄清液体或者深黄色油状液体,无油腥味无苦味。每颗AD剂含维生素A1500单位,含维生素D3500单位,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AD剂内辅料成分为精制的食用油和维生素E,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的钙成分吸收。而0-6岁儿童正处在高速的生长发育中,对钙物质的需求极大,为了使0-6岁儿童能够更好地对钙进行吸收,AD剂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华;黄祖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6例眼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护理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护理无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徐昌伟教授辩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徐昌伟教授是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善于应用中医辨证、辨病治疗脊柱关节疾患。本人幸随徐师多年,耳听目染,聆听教诲,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朝驹;何川;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咽癌的C 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对鼻咽癌患者的CT诊断和MRI诊断进行对比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耳鼻喉科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他们的CT诊断和MRI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在鼻咽部位检查方面,CT诊断具有42.9%的检出率,MRI诊断具有75.9%的检出率;在颅底部位检查方面,CT诊断具有22.3%的检出率,MRI诊断具有52.7%的检出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不管是在鼻咽部位还是颅底部位的鼻咽癌检出率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中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氧驱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次论文主要对氧驱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进行简要的探讨。方法:将需要接受相关放射治疗的46组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并将总体分为数量各为23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每组进行实验的患者进行严格的口腔卫生管理,随后在反射治疗后,将本次实验研究中吸入超声雾化的对照组,与吸入氧驱雾化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定。并将每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口腔酸碱程度与产生的唾液量显示数据进行记录,对实验组患者吸入氧驱雾化后,减少口腔痛苦以及相关口腔问题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从实际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两组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性治疗中,吸入氧驱雾化的鼻咽癌患者通过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口腔问题,整体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较为明显,其中P值小于0.01,两组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研究价值和意义。结论: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吸入一定剂量的氧驱雾化对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性口腔治疗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口腔黏膜治疗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患者的口腔咽喉疼痛感,以及其他的不适情况。

    作者:陈炽翔;陈晓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骨骨折诊断应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经X线和二维扫描确诊为鼻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随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影像图片观察诊断的精确性,并与二维扫描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二维扫描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程度等。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中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骨折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钱勇;刘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根管填充的时机

    根管填充作为整个根管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根管填充时机掌握的好坏对于终的治疗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根管填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封闭全根管系统,以此来防止交叉感染。但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一种有效的根管填充方法能够对全根管系统进行严实的堵塞,还需要相关医疗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因此,笔者具体对根管填充的时机进行了研究讨论,详细介绍了根管治疗的步骤,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作者:张敬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临床实验中干预措施的设立探讨

    根据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治疗上千种疾病,尤其是对于神经类疾病、骨科类疾病以及人体功能性疾病等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针灸疗法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就给实际的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于针灸临床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针灸临床实验中干预措施现状,对于针灸临床试验干预措施设立提出来科学的研究策略。

    作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发,医院实施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批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人才、项目合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江汇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一次性宫腔吸引套管用于初孕妇女无痛人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一次性宫腔吸引套管用于初孕妇女无痛人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64例初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无痛人流术采用金属吸头,观察组无痛人流术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一次性宫腔吸引套管。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妇女术中麻醉剂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术中观察组的麻醉剂使用量、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短,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孕妇女进行无痛人流时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一次性宫腔吸引套管疗效显著,该法能够有效改善妇女术中的相关临床指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作者:唐四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人在步入老年阶段之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各项器官开始出现问题,老年人的发病几率也比其他人要高。很多的老年人在出现病症的时候,多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法,但是是药三分毒,药与药之间也有冲突性,因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用药的原则进行药物的服用。本文就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治疗及观察

    目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68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前房穿刺缓慢降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后,不仅所有患者的视力相比手术前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所有患者的眼压问题得到明显减轻,两组患者的眼压差异和平均视力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2%,相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12%)明显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的有效方法,但玻璃体抽吸相对来说更加具有安全性,且可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向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央入路路径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央入路手术路径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开展的12例经中央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手术时间125.4±46.5min,平均出血量为70.6±31.9ml,平均住院日为9.1±3.4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使用中央入路途径,能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作者:赵海剑;平洪;沈历宗;杨金云;张晓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7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7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占91.67%,无效3例,占8.33%;参照组36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占61.11%,无效14例,占38.89%。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上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参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控制饮食,纠正脱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臧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