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产妇并发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孟繁玲

关键词:剖宫产术, 寒战, 原因, 护理
摘要:回顾分析349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有:术中、术后大量热能散失,造成体温下降;麻醉因素;手术室及复苏室温度偏低;输入室温中未加热的液体;心理及生理因素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在接触产妇时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尽量能在手术前做好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以消除恐惧心理;在秋冬及初春气温偏低季节,增加室温以预防热量丢失;术后返回病房时注意保暖,加盖被褥,并尽量缩短产妇返回病房途中的时间,缩短术前消毒时间,以减少热量散失;术前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催眠药,如手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以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热量散失;及时处理输液或输血过程中所致的致热源反应。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的推广。

    作者:浦江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采用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面罩/导管吸氧氧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神志恢复时间为(20.82±3.32)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8.12±4.12)天,迟发性脑病率为7.68%,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呼吸机治疗能有效缩短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神智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钟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治疗与自我保健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赵娟;杨冬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创伤骨科手术术后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随访的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5年,平均12.8个月。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波;孙德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护理心得

    双硫仑样反应一般是指静滴先锋类药物尤其是指头孢哌酮又称为先锋必等之后饮酒出现面部潮红,乏力,心动过速等症状,一般时间周期是饮酒前一周和后一周都可以引起来的,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一般的处理是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注意病情有没有动态变化就可以了,观察一到两天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于急救处理一般是应用地塞米松或者其他抗过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处理,给予水化,并防治出现并发症等。

    作者:黄宝芳;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梗塞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头颅CT灌注探究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头颅CT灌注的相关性,为提高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探究其中医辨证分型,并通过CT灌注进行诊断扫描,分析诊断扫描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和特点。结果:180例脑梗塞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中经络证和中脏腑证二证型,其中中经络证患者共138例,所占比例为76.67%,明显高于中脏腑证患者(p<0.05);CT扫描和中医辨证分型脑在病灶数目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经络证患者,常发生单发腔隙梗塞,中脏腑证患者中,常发生大面积梗塞(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头颅CT灌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可结合头颅CT扫描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检查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洁;邹文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取防范措施前后,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安全隐患发生率(3.75%)明显低于实施实施防范措施前安全隐患发生率(3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在明确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从而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婧;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后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接受后侧入路手术的8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术后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骨折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SS和Rasmussen膝关节评分较高。结论: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施行后侧入路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4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站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三联治疗,药物包括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三联治疗同样进行三联治疗,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有32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病情改善,6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病情改善,8例患者病情好转,1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占4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6.9%,对照组占38.5%,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尹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9月期间医治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60例,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儿给予四联疗法,对照组患儿给予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医治组患者好转率优于对照组(96.7%vs83.3%),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者Hp清除率优于对照组(93.3%vs80.0%),差异明显(P<0.05);医治组患儿恶心、头昏、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13.3%vs26.7%),差异明显(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食疗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食疗方案,以及此方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查阅和分析以往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资料,结合我院收治的12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结果:完善的健康指导以及良好的食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机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饮食指导比单纯现代营养学饮食指导更有助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秦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72例的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其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综合护理,观察期临床效果。结果: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2.8%,1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对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全面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率,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10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组,观察组49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3例行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以提高术后整形效果,在全身多处烧伤整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因此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过。

    作者:宋云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intraurerine system,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使用曼月乐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月经情况、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水平等指标在随访1年内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可靠,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控制月经出血量,并且副作用少,是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外科病人的护理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手外科手术病人护理要点。方法:316例手外科病人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和相关健康教育措施。结果:严格病房管理、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护理和完备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恢复功能的关键。

    作者: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人员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临床护理人员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的10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法师进行研究,对临床护理人员出现的意外针刺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一年内共有45名护理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针刺伤,意外针刺伤发生率达到45%;针刺伤发生时机高率为注射器用后损毁,占26.7%;针刺伤发生主要部位为手部,占53.3%;不规范操作28名,占62.2%。结论为有效降低临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发生率,需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并注重进行职业防护管理,严格根据规范章程操作执行。

    作者:楼松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阑尾炎手术患者86例,将其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术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两组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治疗中,其能够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对提高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软化宫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软化宫颈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入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软化宫颈的针对性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宫颈扩张程度、术中疼痛程度等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绝经期取环术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术前宫颈扩张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其术中疼痛程度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操作手术患者给予米索前列腺软化宫颈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正确有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宫颈软化效果,有利于缓解术中疼痛感,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何兴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患者依从性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从研究患者依从性的概念范畴出发,进而将其与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相结合,试图寻找将两者融合的佳点。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及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所制定的评价标准,绘制出患者依从性呈现出的曲线图,即PBC曲线。结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典型的PBC曲线呈现出双峰双谷的特性,在入院治疗初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治疗一段时期后会呈现相对的波谷状态,在进入主要治疗阶段之前,则会呈现出一个快速的波峰状态。在手术治疗以后又会出现快速下降趋势;经过一段时期的修养后开始逐步回升直到离院。结论患者依从性概念在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均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

    作者:张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产程中的护理安全

    每位产妇在整个待产过程中,第一产程中的配合指导,第二产程中的鼓励和接产,以及第三产程中新生儿护理等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产程中的护理安全进行阐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