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晶;刘凤英
目的:分析研究颅脑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转运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130例颅脑创伤院前急救的病人,对其采取相对应的急救以及护理措施,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急救转运130例病人,成功一共有127例,占总体的97.69%;死亡3例,占总体的2.31%。结论:对颅脑外伤病人采取院前急救以及护理干预,可以使转运成功率明显提高,使死亡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乐文;覃丽梅;易瑕宛;刘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包虫病的 CT影像学表现。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包虫病12例,就其 CT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就其 CT 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囊型包虫病,肺包虫8例,心脏包虫1例,眼眶包虫1例,小腿肌肉包虫1例,髂骨包虫1例,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肺、肝包虫,1例同时合并肺、盆腔及左前下腹壁多发包虫。CT表现为单囊征1例,囊内分隔征2例,混杂实性密度块影2例,内囊分离征3例,多子囊征3例,退变卷褶征1例。结论不同部位的囊型包虫CT影像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影像科和临床医生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张晓萍;邢艳;阿尔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之间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发病天数增加,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前后比较结果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健康人群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因而可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特异检测指标,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照分析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符合和不相符合的原因,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0名颈椎病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与X线相符合的178例,占比89.0%,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不相符,占比11.0%;10例患者X线表现为阳性征象却无临床表现,10例患者有临床表现却X线表现为阴性,经过CT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结论:大部分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符合,根据X线平片能够确诊,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不相符,需要做CT检查或MRI检查,进一步确诊,X线表现阴性不能排除颈椎病的存在。
作者:郭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今社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这些因素,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不够健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么,为了满足人民对于护理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目标,还要逐步地提高护理卫生工作的服务效果,要想达到这些目标,迫切地需要我国就社区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以及服务的多样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朱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超声检查配合核医学检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5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作为研究组,给予核医学检查与超声检查诊断方法,另选取50例正常人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查诊断,后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检查结果采用核素显像阳性作为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发现核医学方法诊断阳性概率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超声波诊断阳性率,联合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波诊断方法能获得100%的确诊概率,研究组检测甲状腺超声所获得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检查亚急性甲状腺炎疾病联合采用核医学方法与超声波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且能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利的参考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非骨质疏松(NOP)组。入组患者均测定腰椎1-4骨密度平均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血脂各成份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与未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之间的BM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血清LDL-C水平均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较高。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富航;金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藏医催吐法是服用催吐药方,使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说:“由于培根、赤巴、隆等失调,能化培根(主磨碎腐熟食物)不能发挥其功能,能消赤巴(主分解精华与糟粕)等火隆(供给胃热能,促使血液生化成熟)不能在人体正常运行、产生不消化症。由此,胃中培根激增,胃涎阻塞隆(风、气)行脉道,胃中积垢。”“糟粕与精华不能分离,糟粕流入精华的脉道,蓄积于肝脏,形成潴聚、滴漏、溃散,产生各种内科疾病”故不消化为内科疾病的病源。用催吐法借助药物作用,呕吐出宿食等物,则不消化症自然去之,能化培根、能消赤巴、等火隆功能恢复,清浊分离,生化自然,疾患除也。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诸多历代藏医名家,均有详尽叙述,是一种经久不衰的常用疗法。针对催吐法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临床麻醉中所采用的低流量麻醉主要是指采用半紧闭式麻药注射的形式来进行麻醉剂中的注入。在麻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新鲜的空气来对麻醉的程度进行调节,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多余的气流排出,其中包括氮气或者是乙烯烷等等。本文主要对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的麻醉使用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严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损伤,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同时也容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如何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已成为护理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作者:周岐;陈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补中益气汤早在元代就已应用于治疗,本文采用该药方治疗胃下垂、慢性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重症肌无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具得到治愈。凡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气虚而致的病症皆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作者:郭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明确肺癌诊断之前的胸片已经有异常的改变,经过临床动态观察,这些异常改变就是早期肺癌的表现,我们汇总30例X线肺癌的早期影像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
作者:贺宇;路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重睑成形美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以便于为美容整形手术提供有权威的参考。方法:以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重睑成形美容手术治疗的患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操作法,改善其眼部肌肤的松弛、下陷、睫毛内翻等情况并除去眼眶中疝出的多余脂肪,治疗结束一年后随访跟踪患者,调查治疗的满意度。结果:30名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对于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76.67%、16.67%和6.6%,,而且采用切开法进行整容的患者较采用埋线法和缝线法的患者更容易满意,手术结束后,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面部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形更加美观,更富有立体感。结论:重睑成形美容手术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成功率非常高,在改善患者眼部肌肤衰老方面效果显著,在该在临床中予以推广并着力推荐切开法。
作者:郭云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2014年8月接收的186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93例,对照组患者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0.3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24%);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邓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孕产期保健服务是指从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为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提供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包括孕产期卫生指导、基本的孕产妇系统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卫生咨询和疾病防治等一系列系统的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应以提高产科质量为中心,筛选高危孕妇为重点。由于各期都有应做的检查、宣教及处理的特殊内容,因此各期保健都非常重要。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近3年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小青龙加石膏汤+西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对比(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15.9±3.4*109/L、54.7±12.7mmol/L),(16.5±5.4*109/L、52.7±14.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6.7±1.8*109/L、8.4±3.5mmol/L),(9.5±2.4*109/L、16.2±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时,不仅提高治疗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作者:曹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康复医学作为医院“四大医学”之一,其也得到迅猛的发展,为医疗事业注入一股新的理念与新的力量,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而随着康复医学的日益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医务人员康复理念淡薄、康复专业人员欠缺、康复专科缺乏特色性等。本文将结合我国康复医学的实际情况,对康复医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苏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提高实习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她们走出校园,迈向神圣的“白衣天使”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根据我院的情况,在带教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丽君;黄广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早期儿童龋是世界范围内发生在儿童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其发病率超过哮喘位于儿童慢性病之首[2]。它的特点是侵袭性强,常规的充填治疗对这种疾病往往难以控制[3]。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将这种曾被称为奶瓶龋、喂养龋等发生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的龋病正式命名为早期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美国儿童牙科学会于1999年将早期儿童龋明确定义为:小于71个月的儿童发生1颗或多颗乳牙龋坏、因龋失牙或因龋充填的病例[4]。目前对儿童龋病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因为儿童龋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关乎幼儿的成长、发育。
作者:何佳;张绍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