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观察

赵千文;卓怀书;陈引南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 脓毒性休克
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2例在ICU存活超过24小时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不同将它们分为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组)26例和对照组(多巴胺组)26例,两组患者均在经过积极液体复苏后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升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6个小时内达到复苏目标的成功率、升压治疗后12小时、24小时动脉血pH值、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6小时内达到复苏目标为21例,成功率为80.77%,对照组为12例,成功率为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39<0.05);治疗后12小时、24小时观察组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在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多巴胺比较,去甲肾上腺素更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组织器官低灌注状态、逆转组织缺血缺氧,有利于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并腹痛型癫痫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201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硬、右侧颈部肿大结节,6月患者出现颈部肿物增大且突出皮肤表面。查颈部彩超示甲状腺体积增大,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性质待定),后于我院取右侧组织病理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7月查PET/CT示双侧颈部多发肿大结节,代谢异常增高,符合恶性病变图像特征。后查胃镜示(胃体上部)慢性炎症。查喉镜示慢性鼻-鼻咽炎。查颅脑MR、胸腹部CT均未找到肿瘤原发灶。2013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完善入院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灶,为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于当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颈部碘-125粒子肿物植入术,共植入粒子12粒。2014年2月,患者复查颈部彩超示颈部结节明显减小,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情进展得到较大控制。患者于2014年起间断出现突发腹痛症状,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以脐周为甚,伴恶心、呕吐、一过性黑朦,偶有晕厥,严重时血压低至60/40mmHg,每次发作20-30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于我院住院期间发作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变化明显,描记中出现散在的棘波、棘-慢复合波,诊断考虑为腹痛型癫痫,西医治疗予以苯妥英钠,并结合中医辨证调理体质,药用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鸡内金各30g,生龙骨、生牡蛎各20g,炒大黄、僵蚕、地龙、天麻各30g,法半夏、胆南星各15g,鲜竹沥30g等加减。坚持服药1月,门诊随访患者诉再发作时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频率减少,嘱其坚持服药并密切随访。现患者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颈部肿物控制良好,癫痫偶有发作但症状及持续时间明显得到改善,现仍在随访中。

    作者:张君;方文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按发病部位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张亚辉;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探析

    目的:分析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病原因、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2.8±1.9)天,随访观察6个月后,无1例复发。结论:对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丽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异丙托溴铵结合特地布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近两年到我院治疗的72例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实施特布他林用药,观察组增加异丙托溴铵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施治效果。结果:施治后,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是91.7%,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的FVC和FEV1值对比相仿(P>0.05),经施治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给予老年COPD患者实施异丙托溴铵配合特布他林用药,疗效更显著,对患者肺功能更具改善作用,值得普及。

    作者:朱敏;张少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共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脂代谢的特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非骨质疏松(NOP)组。入组患者均测定腰椎1-4骨密度平均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血脂各成份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与未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之间的BM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血清LDL-C水平均高于无骨质疏松症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较高。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高LDL-C水平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富航;金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管理模式的探讨。方法总结我院麻醉恢复室3年来护理管理经验。结果我院麻醉恢复室通过程序的应用,复苏成功率达99%,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患者的麻醉期安全。结论程序化管理可保证患者尽早接受专科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水平,使护理质量得以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作者:刘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防治进展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和治疗进展。结果,通过在孕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氨溴索等方法,可有效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的发育,促进PS的生物合成和分泌;或者可在出生后及时补充外源性PS,都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NRDS。

    作者:聂宗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烧伤除带来组织损伤外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障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烧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初步总结。心理评估方法有:抑郁自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及其它心理评估量表。干预措施有:认知治疗,音乐疗法等方法。

    作者:蔡文龙;张宏峰;刘二龙;薛宏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腋臭治疗术的临床进展

    腋臭症状有轻重之分,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在临床均有一定的疗效。一些效果明确,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的方法正得到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本文就目前临床治疗腋臭的不同疗法的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峥峥;刘磊;赵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手术后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后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胰腺癌手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遵医嘱只接受常规的治疗,接受时间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赵春蕾;王莹;李甲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2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移植成功,创面修复良好,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术,移植皮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该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切取简单,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外形美观的优点。

    作者:刘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护理安全措施,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培养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与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相关业务技能等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与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了专业业务技能,降低了血液透析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生命质量,11526例次血液透析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各项护理安全措施,确保医护人员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

    作者:朱慧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临床路径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规划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而被我国许多医院应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路径应用存在盲目应用、应用环境不充分以及临床路径参与人员缺少专业知识技术等问题。要发挥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也需要从完善内外环境、提高参与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提高应用临床路径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张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癫痫病的病因及治疗浅析

    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存在很多治疗方法。通过对进几年来对相关癫痫病治疗文献的研究,分析,综合,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对癫痫病的的中西医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苏成明;鲁婷婷;冯璐;郑京京;陈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57例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表开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2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乾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 GST的 CT和相关临床表现资料。结果 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可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或不均匀,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或不均匀强化,可见中心出血囊变坏死。本组病例共检出病灶18个,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5例,同时累计胃体胃窦1例,胃底部3例;腔内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5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12例,CT所见瘤体大径均≤5.0cm,11例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形态多规则,1例密度欠均,呈不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6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5例大径>5.0cm,1例≤5.0cm,形态多不规则,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部分见斑点状钙化,增强不均匀强化。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对GST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生才;严芳;袁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喜炎平与炎琥宁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炎琥宁滴注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7d后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7d后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率8%、与对照组82%、18%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相较于炎琥宁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鲁奇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应用诱发排卵或超排卵药物后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属于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早期的预防及良好临床及心理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体会

    人性化护理是医院服务文化,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院服务文化是对护理管理者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这就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更新观念,主动改变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旧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深入我们的内心,融入我们的护理工作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如何及时发现和满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