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唐立荣

关键词:护士长,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加强自身及科室成员院感相关知识培训;执行标准预防;强化手卫生管理,落实手卫生规范;落实院感制度;加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管理,发挥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前哨作用。结果:增强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56例临床报道

    目的:研究探讨奥硝唑在牙周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12例牙周牙髓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地塞米松合剂等做根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情况以及患者牙本质过敏及念珠菌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牙本质过敏及念珠菌感染的情况发生的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在牙周牙髓病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应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极的推广应用。

    作者:罗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

    目的:总结分析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控术后感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358例手术患者调查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感染的常见因素。结果耳鼻喉科术后感染率为4.47%;术后感染常见因素包括感染发生部位、年龄、伤口类型、住院时间、不合理联用抗生素及合并症等。结论耳鼻喉科手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洗手,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

    作者: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40例盆腔炎住院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配合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5例,生活质量一般的4例,生活质量差的1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7例,生活质量一般的9例,生活质量差的4例,总有效率为3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尤敏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96例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质性研究

    深入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期望。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96例精神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分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及期望。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较高,对人性化护理模式有进一步的期望。本研究结果可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需求与期望,改进护理方式,提升护理品质。

    作者:王乐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不同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25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个体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改善微循环、应用胰酶抑制剂以及给予场外营养支持等,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均取得相应的治疗效果,其中康复组痊愈患者22例,占88%,死亡患者3例,占12%,而对照组痊愈患者19例,占76%,死亡患者6例,占24%。结论: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取得疗效不尽相同,康复组的治愈率较高于对照组,但在临床治疗中建议先应用非手术治疗,倘若其疗效不明显,再转换为微创手术治疗,从而能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的机率。

    作者:蔡袁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74例老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7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以大便习惯改变和粘血便为主,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II-III期患者居多(II期占45.95%,III期占43.24%),70例患者实施了根治性手术(94.59%);74例患者中有57例合并其他疾病(77.03%),以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及糖尿病为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45例(60.81%);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19%、68.92%和20.27%。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但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需视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才能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姚雨君;周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医闹的原因及对策

    重点探讨“医闹”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医闹”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鹏;范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安全核查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模式规范手术安全核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240例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2013年1月—6月240例手术病人为对照组,通过品管圈模式对两组手术病人安全核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品管圈模式运用于手术安全核查管理,是一种既能有效保证手术安全又能提高医患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作者:李娟娟;罗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诊断及处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诊断,同时观察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胎膜未早破患者,观察组患者为胎膜早破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胎儿早产率、胎儿难产率、胎儿窘迫率以及产褥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生产中的多种难题,也会使母体与幼体受到病菌感染的侵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通过相应医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治疗与预防。

    作者:彭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腔镜手术专业护理组的设置及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腔镜外科手术实现了划时代的飞跃,新手术、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为了适应微创手术的发展,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性定人参与型转变[1]。我院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从2013年6月提出腔镜手术专业护理人员的固定和相对固定。于2013年10月全面实行,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腔镜手术专业护理组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BALB/c小鼠口服灭活幽门螺杆菌对特异性抗体的影响作用

    目的:探索BALB/c小鼠新生期口服灭活幽门螺杆菌(H.pylori)后能否产生特异性sIgA与IgG。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第Ⅰ组为PBS对照组,第II组为灭活H.pylori组,第Ⅲ组为灭活H.pylori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组。用相应抗原成分对各组出生24小时以内的新生BALB/c小鼠进行灌胃免疫,末次免疫两周后,检测小鼠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及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sIgA。结果:Ⅰ、II、Ⅲ组血清特异性IgG浓度分别为2.1±0.67、8.84±1.07、37.50±4.87ng/ml;胃粘膜特异性sIgA浓度分别为1.60±0.49、1.96±0.47、6.56±1.24 ng/ml。Ⅲ组血清IgG浓度与胃粘膜sIgA浓度分别与Ⅰ、II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血清IgG浓度与其余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组sIgA浓度与其余两组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ALB/c 小鼠新生期给予灭活幽门螺杆菌与LTB灌胃免疫后能使机体胃粘膜特异性sIgA与血清IgG显著增高。

    作者:杨钰欣;江吉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出现的原因及相关的处理方法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普外科术后实施胃肠减压的患者14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传统的胃管插管法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进的胃管插管法开展治疗,对患者所出现的不适症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并积极为患者实施相关的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及胃肠减压不适症的发生率予以观察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减压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恶心、语言表达能力受限、排痰困难、口渴结、咽喉疼痛等,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对症护理与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的不适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两组患者的腹部不适症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开展对症护理与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的发生率,并且适当的增加胃管插管长度,在管端涂抹5%的复方利卡因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腹部不适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伟;金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关于规范护理病历完善病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病案是患者医疗活动的真实写照,护理病历可以记录对患者的治疗手段、病情观察和护理活动等资料,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所以规范护理病历完善病案管理在医疗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重视规范护理病历,完善病案管理制度,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护理病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病案管理对策,为规范医疗信息提供参考。

    作者:钟雪影;李宇庄;温端仪;张恒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近年到我院治疗的70例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提供常规西药施治,观察组增加我院自拟中药方治疗,研究2组的临床施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施治后的临床总疗效是94.3%,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2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相比施治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佳,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张少芬;朱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眼病病人低血糖的原因和护理探讨

    目的:对糖尿病的病眼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原因以及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眼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采用基础性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中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分析其发病的原因以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总的康复率为96.2%,对照组中患者总的康复率为73.5%(P<0.05)。结论: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眼病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谢水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恢复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褥期妇女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6),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等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其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在产妇心理健康、身体恢复、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能促进其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窦内窥镜下行泪道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

    慢性泪囊炎常因鼻泪管阻塞,微生物随泪液潴留在泪囊中,生长繁殖而发病。患者因常年流泪而痛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影像等检测方法的提高,慢性泪囊炎患者有增多、发病年龄低龄化趋势。随着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发展,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下行泪道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建立术后随访登记,具体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冯长生;张海侠;高明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9月,在我科经阴道彩超首次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11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诊刮病理结果、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2例患者中,96例首次检查并确诊异位妊娠,7例随诊复查并确诊异位妊娠,总诊断符合率92%,9例误诊,误诊率8%。结论:经阴道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且快速、方便,并有动态监测性、无创性等特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腹部损伤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以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死亡率18.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约8.33%,死亡率2.08%;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诊疗腹部损伤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应大力推广。

    作者:覃丽梅;易瑕宛;刘淑贤;卢乐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血液科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血液科患者常因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需要而进行院内转运,但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易发生意外不良事件。因此,如何确保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降低转运风险,本科自2012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