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芬;朱敏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临床诊治。
作者:骆付丽;黄文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高血压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还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为止,在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上,主要是靠口服药物,并且需要长时间的服药才能稳定的控制住血药,虽然药物能很好的控制血压。但是在老年人的血压控制中,还是不太理想。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行干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月霞;罗彩芳;潘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取防范措施前后,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安全隐患发生率(3.75%)明显低于实施实施防范措施前安全隐患发生率(3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在明确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从而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婧;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及总有效率(88.8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78%,62.22%),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里所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其相应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改变方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主要根据在手术中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我院收取的各类手术病患8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安全管理。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实验组中所发生的不良现象比对照组少,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16例患者未接受优质服务,作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并考核普外科护理人员。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及日常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满足患者对护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增强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廉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科病患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方法:以临床护理与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对骨科病患实施护理与术后康复指导。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与术后康复指导能够大程度避免病患机体损伤所造成的伤害,在提升病患康复意识的同时降低伤残几率。
作者:黄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防患医疗纠纷。方法:规范护理行为,熟练操作技术,正确护理记录,合理健康教育,强化工作责任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结论:可防患医疗纠纷。
作者:邹翠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并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使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3.8%和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满意度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若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对其产生怎样的干预效果。方法:我们将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50例患者围常规护理组,50例为舒适护理组。结果:舒适护理组的患者在各个方面的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结论:舒适护理能使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状况,能更好地消除术后恐惧等负面情绪,能够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张昱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肛肠科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大收缩压(AMCP)、肛管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熊寿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对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缺陷不再进展48 h后,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护理,以使其功能尽早得到大限度的康复,有效降低致残率。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加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试验组FMA和M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能使残障的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者采用基础疾病以及酶诱导剂等治疗,甲组50例结合采用蓝光治疗,乙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茵栀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胆红素变化情况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唐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激光医学发展迅速,称为新兴热门学科。概述了目前激光医学的主要应用,分别详细的介绍了低强度激光和高强度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和主要应用方面,同时还对于激光应用于医学的机理进行了分类的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医学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但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等待探索。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与乙肝-DNA、前S1抗原的相关性,为预测乙肝病毒的传染程度与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37份临床及门诊标本采用ESLSA法检测乙肝五项及前S1抗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DNA,后对测定的三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组中前S1抗原和乙肝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9%、92.4%,在HBsAg(+)、HBeAb(+)、HBcAb(+)组阳性率分别为74.5%、81.3%,在HBsAg(+)、HBeAg(+)组阳性率分别为96.2%、84.6%,在HBsAg(+)、HBcAb(+)组阳性率分别为69.2%、67.9%。HBeAg与前S1抗原、乙肝DNA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乙肝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与乙肝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χ2检验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操作方法比PCR方便,可代替乙肝DNA作为常规项目为预测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阮艳秋;刘伟平;周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诊治的96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化瘀通脉汤剂与硝酸甘油注射液,余基础治疗均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化瘀通脉汤剂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改善左心负荷。
作者:李庆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一线代谢疾病,这种病的发病速度非常的快,同时由这种病产生其他的并发症也是非常多的,这种病和并发症的产生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同时这种疾病在当今也呈现出多发和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改善预后。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产妇受益。
作者:赖玲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110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这80例昏迷病人的诊断措施与治疗措施进行研究。结果在分析的110例昏迷患者中成功的有96例。死亡的有8例,转院的有6例,成功率为87.27%,病死率为7.27%,转院率为5.45%。结论昏迷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结合病史,及时辅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作者: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昏迷是一种完全丧失躯体运动和意识内容的极严重意识障碍,昏迷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由于患者病样复杂,长伴有多种器官功能的衰竭,而患者难以自述病史和配合查体,家属又对病史叙述不清等因素,诊断较困难。医生应结合病史,临床特征,及时辅检,明确病因,对症有效的抢救是对昏迷患者救治的关键因素。内科医生要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昏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孙艳;程龙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