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玲娜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子宫切除手术附件去留与女性性激素之间的关系,为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甲、已、丙、丁、戊5组,32例保留单侧附件,38例患者保留双侧附件,对5组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实施监测,对比手术前后患者FSH、LH、E2、P、T、PRL的差异。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E2水平均比接受手术治疗前低,PRL均比手术治疗前高(P<0.01),其他指标手术手术前后比较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术后3月的E2水平均比术后一星期高,PRL均比术后1周低(P<0.01);甲、乙、丙、丁患者FSH水平均比术后一星期高(P<0.05);甲、乙、丙、丁患者FSH水平均比接受手术治疗前高(P<0.05).结论: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内分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E2以及PRL的表现敏感,患者E2水平出现显著降低,PRL大幅度提高,之后慢慢恢复。
作者:王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60例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产率比对照组高,手术率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细节护理。结果:实施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总体质量评分达8.93分,患者满意度高达94.64%,均显著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军;杨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实施尿道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前列腺患者179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具有临床价值,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满意度。
作者:宋豫君;阿娜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聚集沉淀涂片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集沉淀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对96份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检验。结果:聚集沉淀涂片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4.17%、29.17%,聚集沉淀涂片法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聚集沉淀涂片法操作较为简便,可提高抗酸杆菌阳性的检出率,弥补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敏感率低的缺点,便于在临床实验室普及和推广。
作者:贺赛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BALB/c小鼠新生期口服灭活幽门螺杆菌(H.pylori)后能否产生特异性sIgA与IgG。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分为三组进行实验。第Ⅰ组为PBS对照组,第II组为灭活H.pylori组,第Ⅲ组为灭活H.pylori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组。用相应抗原成分对各组出生24小时以内的新生BALB/c小鼠进行灌胃免疫,末次免疫两周后,检测小鼠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及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sIgA。结果:Ⅰ、II、Ⅲ组血清特异性IgG浓度分别为2.1±0.67、8.84±1.07、37.50±4.87ng/ml;胃粘膜特异性sIgA浓度分别为1.60±0.49、1.96±0.47、6.56±1.24 ng/ml。Ⅲ组血清IgG浓度与胃粘膜sIgA浓度分别与Ⅰ、II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血清IgG浓度与其余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组sIgA浓度与其余两组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ALB/c 小鼠新生期给予灭活幽门螺杆菌与LTB灌胃免疫后能使机体胃粘膜特异性sIgA与血清IgG显著增高。
作者:杨钰欣;江吉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补中益气汤早在元代就已应用于治疗,本文采用该药方治疗胃下垂、慢性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重症肌无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具得到治愈。凡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气虚而致的病症皆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作者:郭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把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单次的静脉注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持续的静脉泵注射。观察患者气管和导管拔除的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MAP的T2~T5明显升高,对照组HR的T3~T5明显加快,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心动过缓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患者单次静脉注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张太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血液科患者常因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需要而进行院内转运,但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易发生意外不良事件。因此,如何确保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降低转运风险,本科自2012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到我院进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优质组70例,使用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使用一般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和切口愈合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使用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措施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出现感染率为5.4%,低于对照组感染率20.0%,切口愈合状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经过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质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手术室护理后,伤口的感染率明显降低,伤口的愈合速度也比较快,值得推广使用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徐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Leininger认为,跨文化护理是用文化和文化环境来影响人的心理,陶冶和改变其性格、性情,从而使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为其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的护理照护。
作者:李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异常妊娠发生大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即出血量大小作为判定标准,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针对性急救处理。结果:全部患者中,62例进行手术治疗,2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48例行剖宫术,胎儿存活46例,22例行阴道分娩,胎儿均成活,20例患者行完全流产治疗,胎儿存活16例,胎儿死亡率6.7%。全部患者经急救处理后,出血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患者死亡病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1.9)d,均康复出院,本组患者急救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处理,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胎儿死亡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作者:佟金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疾病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66例感染疾病门诊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评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门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患者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世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控术后感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358例手术患者调查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感染的常见因素。结果耳鼻喉科术后感染率为4.47%;术后感染常见因素包括感染发生部位、年龄、伤口类型、住院时间、不合理联用抗生素及合并症等。结论耳鼻喉科手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洗手,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
作者: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肾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12-2014.12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结石性脓肾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34例患者采取肾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34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造瘘引流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取净率约为88.24%(3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94%(1/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4/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造瘘引流保肾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效果更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更适用于临床外科治疗及推广。
作者:瞿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晚期甲状腺癌的学科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甲状腺癌症患者15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晚期甲状腺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和学科优势。结果:本科第一次诊治收到住院患者7例,从别的科室转到本科室的患者有6例,其他科室放弃治疗的2例患者后转到我科室进行诊治,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术后随访的患者有13例,手术过程中死亡的患者有2例,仍然健在的患者有11例,患者生存期为10年的有2例,生存期为7年的有2例,生存期为6年的有2例,生存期为5年的有2例,生存期为3年的有1例,生存期为1年的有1例,所有患者都没有并发现象。结论:对那些晚期甲状腺患者来说,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更好,手术过后服用甲状腺素可以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在手术过程中保存好甲状腺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晚期甲状腺癌有更明显的学科优势。
作者:肖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改善预后。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产妇受益。
作者:赖玲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6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15~300m L,平均(80.5±55.6)ml;手术时间(100.5±35.5)min;术后肛门排气(1.65±0.5)d;无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腹部损伤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以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死亡率18.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约8.33%,死亡率2.08%;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诊疗腹部损伤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应大力推广。
作者:覃丽梅;易瑕宛;刘淑贤;卢乐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各类突发事件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其中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影响力大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评测探析已经发展成为大家共同的任务,突发卫生事件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影响,也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本文简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的措施。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