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居民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沈晓

关键词:城市居民, 肺结核, 危险因素, 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城市居民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0例城市肺结核患者与120例健康者。调查其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经多元回归分析,将混杂因素排除,找出独立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生活环境中卫生情况差、潮湿、卧室通风不良、过度拥挤与工作环境中大量粉尘、化学烟雾等均为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综上所述,居住条件的干燥、通风和清洁,避免空气污染等,可显著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在经过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后都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护理工作是围手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使手术如期进行,而且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舒适。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二级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一支具有高执行力的护理管理团队,培养一支高素质护士队伍,实行二级质控及护士长绩效考核。结果护士长进入管理角色,护士的质量意识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持续改进和提高。结论二级质控体系的建立与落实,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后24h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西医急救治疗基础上辅以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有助于促进发热症状消退,减少惊厥再次发作,对患儿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肿瘤,穿孔,腹腔内出血,骨折等,需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手术病人通常会有怀疑,焦虑,恐惧等一些负面的心理活动。心理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对需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受疏导和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把心态调整到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状态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军红;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对早期宫外孕与黄体囊肿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卵巢黄体和宫外孕的鉴别诊断。方法对60例宫外孕及60例宫内或宫外孕伴妊娠黄体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官外孕测量附件包块的大小、血流频谱,妊娠黄体测量黄体大小及血流频谱。结果宫外孕包块大小不等,卵巢黄体上下径(17.38±2.73)mm,前后径(15.68±3.12)mm,左右径(17.16±3.87)mm。妊娠卵巢黄体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型、厚壁囊型、薄壁囊肿内部回声型;宫外孕血流常显示为宫外孕病变处某局部血流信号,血流均不来源于卵巢,频谱表现为多种形态,包括极低阻力型、低阻力型、高阻力型血流频谱和无舒张期、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而妊娠黄体血流常显示黄体周边环状血流信号,血流均来源于卵巢内,常表现为低阻力及高阻力型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妊娠卵巢黄体及宫外孕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憋喘、肺部哮鸣音、湿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可促进患儿肺功能提高,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eyond牙齿冷光美白术治疗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Beyond牙齿冷光美白技术操作过程中,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进行Beyond牙齿冷光美白治疗的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冷光美白技术治疗后,美白效果明显,牙齿美观度比术前有较大提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四手操作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四手操作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需要具有口腔治疗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强烈的责任心,才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口腔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郭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观察2组治疗后2h呼吸指标(PaO2、PaCO2、SaO2)、神经功能评分(SSS)及1周内的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2h观察组PaO2、PaCO2、SaO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00);伤后第7d观察组SSS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00);1周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3)。结论重型颅脑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陆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不仅要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测284例妇产科急诊患者不同程度腹部疼痛的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以进一步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牛景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0例门诊手术室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应用(对照组,n=100)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10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质量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对照组为16%,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舒德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16例患者未接受优质服务,作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并考核普外科护理人员。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及日常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满足患者对护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增强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廉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内科病患家属的心理护理心得

    一、分析患者家属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针对患者家属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和查找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患者住进心脏外科,在常人眼里心脏有病就是很重的疾病,甚至常常与死亡相联系。加上病区整体环境的严肃性,医务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和各种抢救治疗仪器工作发出的滴滴声响,患者家属难免会有焦虑、恐惧、害怕心理;心脏手术花费相对较高,有时会花去全家的积蓄,甚至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背上债务,因此,患者家属会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背上经济思想包袱;患者家属不了解疾病情况,又急于了解患者情况,当医护人员如实告知病情及手术方案后,会将信将疑,会询问同类病人情况,一旦有术后不好的情况,便会联想到患者身上,随之而来便是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及手术预案产生怀疑、不信任;加上医疗费用较高,家属会但心预后不好,生活上不能自理,甚至人财两空;有些家属由于工作或者其它原因,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人,而产生自责愧疚心理。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要求,如能满足则能消除或减轻其焦虑与烦恼,而且能改善目前状况,能增加舒适及幸福感[3],在分析家属心理原因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患者家属都希望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为患者诊疗、做手术,希望医护人员多查房、多向家属讲解病情,希望听到好的消息,希望从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中能给患者和家属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陆世玲;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菌药物也称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抗生素是我们熟悉、但是也是一种容易被“滥用”的药物。滥用抗生素确实是我国和全世界都面临的严重问题,凡是超时、超量、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抗生素的范围。过度使用抗生素危害在于加速耐药细菌的蔓延,损害人的抵抗力,延缓儿童的发育,引起患者死亡等。有一些研究显示,使用抗生素有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抗生素会对免疫系统会造成一些影响。抗生素对免疫系统有一些影响,与轻度增加癌症风险相关,但不能说它会导致癌症和免疫力损害。对抗生素的危害进行剖析,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及其患者的高度重视,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效降低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吴承香;杨景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都获取了成功,其术后的疼痛状况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严营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程序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命健康,于是,看病就医的人越来越多,医院变得越来越重要,医学模式中的护理模式也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一种工作模式,它与中医学奉行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相吻合的。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全面细致的观察病人的病情,具体与完善护理程序,让病人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整体护理。

    作者:梁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中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比较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应激反应和苏醒期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140例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A组患者术毕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B组患者术毕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气管拔管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10min(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和苏醒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B组T2时SBP、DBP、HR等明显低于A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3时SBP、DBP、HR经t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效果优于七氟醚可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对术后康复有益。

    作者:蒋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疗程共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周末时,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有效率、HAMD量表减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疗效相当。

    作者:高明;罗兰珠;郭少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腺炎的发病因素与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探讨与研究

    近年来,在临床腹部外科腹部疾病中,胰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充血,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易引发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较高,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对胰腺炎的发病因素,非手术治疗方法做一探讨与研究。

    作者:杨天柱;黄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静脉炎的原因预防治疗与护理

    随着当前大剂量化疗药物冲击疗法的运用,以及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患者的静脉被严重损伤,造成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患处疼痛肿胀,少数患者有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症状,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褚慧玲;周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母乳喂养预防儿童肥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和超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市6—8岁学生10220名,对其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其中,9723名学生及其家长完成了出生体重、2岁前喂养情况等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接受母乳喂养的儿童中,肥胖发生率只有14.8%,从来没有母乳喂养的儿童中,肥胖发生率则为18.1%,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应当予以重视。

    作者:龚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