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骨缺损修补术的研究和现状

张锋

关键词: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时间, 颅骨修补材料
摘要:因外伤、脑血管疾病或者颅内占位手术所致的颅骨缺损临床上十分常见,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因继发颅骨缺损综合征、防御功能缺失、继发脑积水等并发症,以及美观需求需行颅骨修补[1]。何时进行颅骨缺损修补及采用何种修补材料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颅骨修补的时机和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注重军校学兵健康人格的培养

    本文对军校学兵不健康人格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从优化军校文化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和健全自我意识培养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兵的健康人格。

    作者:王蕾;欧阳维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对咸安区各个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收集11437名10~16岁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6%,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亦无差异(χ2=0.899,P=0.368);城区与郊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951,P=0.0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存在差异(χ2=5.449,P=0.02)。结论咸安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偏高,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尤其应关注城区、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患病率,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措施,降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维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作者:徐勇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刚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建立随访制度以及制定详细功能锻炼等延续护理措施,三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于已经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 retinopathy,RR)是由于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脉络膜血管损害引起的迟发性、进行性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1]。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因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后出见,临床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不同程度的渐进性、不可逆性下降[2]。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能有效对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越来越引起眼科和肿瘤科医师的重视。但有关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将我院对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柏瑜;段烈英;刘星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325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诊产ESBLs阳性细菌,采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71例(21.8%),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9%)、肺炎克雷伯菌(37.7%)、阴沟肠杆菌(33.3%)和产气肠杆菌(20.0%);71例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从痰液(45例)和术后引流液(11例)中分离而来,痰液和术后引流液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6.2%、13.4%,明显高于尿液、血液及静脉导管的分离率,所致院内感染主要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而对绝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耐药性表现。结论产ESBLs所致ICU院内感染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仅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予以治疗。

    作者:洪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水平变化。方法检测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空腹CysC、Hcy、hs-CRP、TC、LDL-C的浓度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CysC、Hcy、hs-CRP、TC、LDL-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ysC、Hcy、hs-CRP、TC、LDL-C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6、1.664、1.484、1.241、1.070)。结论 CysC、Hcy、hs-CRP、TC、LDL-C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监测并适当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谭小林;熊文娟;杜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7611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探讨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与分析。方法对7611例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手术患者使用访视单进行访视。结果经过术前访视的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紧张、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明显降低,综合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访视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能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满意度明显提高,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经济负担,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宗旨。

    作者:杨加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全麻下接受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分为术前用药组36例、术后用药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术前用药组于麻醉前30分钟通过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术后用药组麻醉清醒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止吐药物。观察至术后48小时,统计各组中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例数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有25例发生恶心、呕吐反应。术前用药组、术后用药组和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8%、12.0%和48.0%。术后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说明术后用药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术前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61,P>0.05),说明术前用药不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25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给予经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有21例患者缓解,缓解率为84.0%,用药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用药佳时机应该为麻醉清醒时。

    作者:谭德明;陈怀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紧急情况下到基层部队开展血浆采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介绍紧急情况下到基层部队采集血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应用NGL XJC2000型血浆采集机及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在所到部队卫生所(队)的房间选用普通的睡床,选择合适的肘静脉按常规操作技术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单针),单次血浆采集量三个循环共600ml。结果应急血浆采集664例,一次性穿刺采集成功655例,因血管通路不畅第二次穿刺采集成功5例,因血管通路不畅采集成功但不足量3例,两次穿刺均不成功采集失败1例;肉眼明显脂血1例,谷丙转氨酶增高不合格血浆2份。结论国产血浆采集机携带方便,操作简易,献血员耐受性好,有利于因紧急需要新鲜冰冷血浆时在基层部队开展血浆单采,是军队血站战时血液保障和突发事件血液保障应急训练的一种方式。

    作者:曾丽红;岑艳陶;周雪花;陆眩奉;蒙玉香;万花燕;刘东华;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未婚肾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了解未婚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55例未婚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心理状态,采用调查问卷分析术后不同时期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结果未婚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均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术后不同时期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分别为排斥反应、经济问题、婚姻生育。结论未婚肾移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针对各个时期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张契敏;李宪丽;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23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3月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7.54%,术后经过营养神经、硬膜囊修补及再手术、抗感染等治疗,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病人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医生熟悉掌握椎间盘镜的常规操作及镜下腰椎间盘的解剖可大大减少该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浦小兵;杨双石;曹海泉;荆兴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我院自2008年开始使用“军卫一号”医生工作站,系统只能提供申请处方、处置、检查、检验项目的功能,一旦有病人需要门诊治疗,则需要医生将电子处方内容手工转抄至门诊医嘱单上,由护士逐条校对后手工转抄至门诊治疗、输液执行单上,并针对输液与治疗内容逐一准备药液和书写瓶签。这种手工转抄方式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因手工抄写发生的转抄错误、执行错误,导致办公效率低,引发诊治等待时间过长,过往治疗信息查询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变低效率工作现状,护理部联合信息科组织了门诊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以期通过实现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医嘱下达,自动实现护士自动提取电子输液单、治疗单、护理单,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和查对流程,使护士能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现将我们的设计与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品;于丽娜;邵耀来;施训仕;伍世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前庭胚胎横纹肌肉瘤1例

    患者男性,19岁,发现右侧鼻前庭新生物3月余入院。入院前3月右侧鼻前庭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米粒”样大小丘疹,新生物进行性长大并伴有局部灼痛,无发热、头痛,无鼻出血、鼻腔异味及脓血性分泌物溢出。曾在某基层医院行新生物切除,活检诊断未果,术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生物进行性长大,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断治疗。入院查体:右侧鼻翼轻度膨隆,皮肤潮红,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清楚,鼻翼皮肤表面可见散在小丘疹,鼻唇沟皮肤颜色及形态正常,右鼻翼的鼻前庭侧可见2.0cm ×2.0cm ×1.0cm膨胀性生长的包块,阻塞右鼻前庭3/4,新生物基底位于右侧鼻前庭的鼻翼部,质硬,边界清,表面有褐色痂皮,触之疼痛。双下鼻甲无明显肥大,鼻中隔无偏曲,鼻腔内未见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入院后在局部行两次活体组织检查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右侧鼻前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副鼻窦CT提示:右侧鼻翼部新生物,右侧梨状孔骨质部分吸收破坏(图1、2)。诊断明确后择日行右侧鼻前庭肿瘤扩大切除术,术中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右侧鼻腔的前部、下鼻甲的前端、梨状孔的外侧壁及上颌窦的前内侧壁的骨质做了部分切除,并用鼻唇沟的带蒂皮瓣对创面进行了一期修复,伤口愈合后即行鼻部全程及颈部预防性放疗。鼻腔前部缺损,有待于综合治疗结束后,肿瘤无复发及转移,可行二期整形以修复鼻腔前部的缺损。

    作者:谢汝华;刘文峰;杨和强;徐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腰痛散外敷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120例单用电针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腰痛散外敷结合电针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电针刺激法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本文针对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现状,分析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的影响,提出应重视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并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

    作者:张树兵;张桂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介绍了结合PBL与LBL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PBL结合LBL教学法能互补缺点,增强优势,在增强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胡晓艳;姜梁;向丽;张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者大便中酵母样真菌来源分析

    大便中酵母菌是一种环境中常见的真菌,可随环境污染而进入肠道,也可见于服用酵母片之后,多见于夏季已发酵的粪便中。我院在对2013年6月14日收治的114名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治疗缓解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时,发现多例数量不等卵圆形、折光性强的酵母样微生物。通过相关实验和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查分析,终认定来源于食用馒头中用于发酵的酵母菌,避免了误诊,报道如下。

    作者:刘云峰;江晓玲;杜利容;刘中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伤性脑梗死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外伤性脑梗死(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是指颅脑损伤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产生局灶性或广泛性,不可逆性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后较常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对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后脑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机械性压迫等多种因素间相互综合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在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桃(综述);李小刚(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疣状皮肤结核1例

    患者男性,47岁。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臀部丘疹伴瘙痒,面积逐渐增大,出现斑块及苔藓样增生,当地医院先后以“湿疹、股癣”给予皮炎平、达克宁等治疗,效果不佳,皮疹未消退,并逐渐增生,瘙痒显著。既往体健无发热、盗汗、咳嗽、喀痰等症状。否认系统疾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皮肤科检查示右侧臀部内侧及左臀上侧有一约10cm×20cm大小暗红增生性斑块,边界基本清楚,表面粗燥,呈疣状增生,以鳞屑覆着的结节向外扩展呈环状。无疼痛压痛,无明显糜烂及渗出。胸部及四肢未见同形皮疹。

    作者:李娜;彭凤祥;唐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术中低温冲洗降低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渗出及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中低温冲洗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创面渗出、颈部肿胀、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8~12℃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创面。对照组不冲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手术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颈部肿胀程度、疼痛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低温冲洗可有效控制或减轻腔镜手术后渗液渗血、组织肿胀和伤口疼痛。

    作者:李荣江;邱振雄;张晶锐;黄振华;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