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洪文刚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325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诊产ESBLs阳性细菌,采用K-B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2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产ESBLs菌71例(21.8%),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9%)、肺炎克雷伯菌(37.7%)、阴沟肠杆菌(33.3%)和产气肠杆菌(20.0%);71例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从痰液(45例)和术后引流液(11例)中分离而来,痰液和术后引流液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6.2%、13.4%,明显高于尿液、血液及静脉导管的分离率,所致院内感染主要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而对绝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耐药性表现。结论产ESBLs所致ICU院内感染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和外科手术部位,仅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予以治疗。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其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报道多支持中枢疾患[1]。当前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以肉毒素注射较为常见,但其临床远期疗效不理想,病情反复,多数患者较为排斥。DBS及电刺激疗法应用较少,具有调节性和可逆性,是一种较新的临床治疗方式,但电刺激眶上孔国内外报道较少,机理尚不明确,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rTMS)作为一项物理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逐年攀升,以其无副作用及科研价值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针对痉挛性斜颈,目前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少,本项研究通过对1例典型病例的研究,探讨其潜在机理,并为临床治疗痉挛性斜颈提供一种思路。

    作者:柏玲;张莉;陈喆思;郑重;江玥;王文春;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汤剂治疗中老年功能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汤剂治疗中老年功能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本组48例中老年功能性失眠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和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黛力新)10.5mg晨服,艾司唑仑2mg睡前30min服用。治疗组采用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汤剂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对照组有效率79.17%,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安神疏肝解郁汤剂治疗中老年功能性失眠症,疗效较西药组好,值得临床尝试。

    作者:袁晶;余开选;车光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Hirabayashi[1-2]分别在1978年、1983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改进,手术器材不断精细,目前该技术已用于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包括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ier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等,在近期和远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取得良好且稳定的临床疗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属于间接减压,通过椎板开门成形增大椎管前后径和椎管内容积,使脊髓向后方漂移,解除脊髓前、后方压迫,为神经恢复提供良好条件。脊髓减压后,弓弦作用使脊髓轴性张力减小,脊髓微循环得到改善,达到减压目的。虽然该技术比全椎板切除术、Z形椎管成形术等椎管成形方式操作更加安全简单,疗效更加可靠,但其出现的并发症仍不容忽视,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陈果(综述);王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蛋白质组学在结核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其中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使之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1]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即“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在特定时间及空间上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则以基因组转录而成的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动态分析蛋白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目前,双向电泳技术(2-DE)、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质谱技术(MS)被称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撑技术。通过2-DE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MS鉴定电泳图谱得到参数,便可找到与参数对应的蛋白质。但2-DE的重复性较差,因此陆续开发了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荧光差异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作者:李帆(综述);王利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腰痛散外敷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120例单用电针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腰痛散外敷结合电针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电针刺激法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Ⅰ、Ⅱ型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Ⅰ、Ⅱ型骨折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例简单距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骨折采用Hawkins分型,其中Ⅰ型7例,Ⅱ型9例,术后门诊复查随访,术后1、2、3、6、12月复查X片,根据复查结果于术后4~6周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3年,平均随访20个月,采用Hawkins评分:优6例(Ⅰ型3例,Ⅱ型3例),良8例(Ⅰ型4例,Ⅱ型4例),中2例(Ⅱ型2例),优良率为87.5%。距骨缺血性坏死2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既能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对距骨血供的进一步破坏,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率及骨折不愈合率。

    作者:刘绍江;尹立;钟凤林;王川;向生健;李林涛;熊智巍;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 retinopathy,RR)是由于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脉络膜血管损害引起的迟发性、进行性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1]。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因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后出见,临床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不同程度的渐进性、不可逆性下降[2]。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能有效对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越来越引起眼科和肿瘤科医师的重视。但有关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将我院对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柏瑜;段烈英;刘星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紧急情况下到基层部队开展血浆采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介绍紧急情况下到基层部队采集血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应用NGL XJC2000型血浆采集机及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在所到部队卫生所(队)的房间选用普通的睡床,选择合适的肘静脉按常规操作技术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单针),单次血浆采集量三个循环共600ml。结果应急血浆采集664例,一次性穿刺采集成功655例,因血管通路不畅第二次穿刺采集成功5例,因血管通路不畅采集成功但不足量3例,两次穿刺均不成功采集失败1例;肉眼明显脂血1例,谷丙转氨酶增高不合格血浆2份。结论国产血浆采集机携带方便,操作简易,献血员耐受性好,有利于因紧急需要新鲜冰冷血浆时在基层部队开展血浆单采,是军队血站战时血液保障和突发事件血液保障应急训练的一种方式。

    作者:曾丽红;岑艳陶;周雪花;陆眩奉;蒙玉香;万花燕;刘东华;张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的刚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实行健康教育、建立随访制度以及制定详细功能锻炼等延续护理措施,三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于已经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10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带教中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10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在临床带教中未渗透人文素质培训。结果在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后,观察组护生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本职工作热爱度、带教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可以提高护生的内在品质,激发护生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向护士角色转变。

    作者:吕小静;朱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6例)采用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及TNF-α表达水平,并予以APACHEⅡ评分和记录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aO2/FiO2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VHF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和住ICU时间,降低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许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对咸安区各个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收集11437名10~16岁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咸安区10~16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6%,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亦无差异(χ2=0.899,P=0.368);城区与郊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951,P=0.0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存在差异(χ2=5.449,P=0.02)。结论咸安区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偏高,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尤其应关注城区、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患病率,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措施,降低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维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作者:徐勇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颈椎牵引治疗,随访半年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9.28%,总有效率为78.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一般综合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小侠;柯晓华;庞日朝;李蓓;张安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PO结合LCP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 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5例使用MIPO技术采用LCP治疗的四肢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切口均1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71.53(37~145)min,术中平均出血183.74(50~45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3(13~21)周,无骨延迟及畸形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短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MIPO结合LCP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感染率低、组织损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作者:朱永周;谢化民;黄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门诊2008年8月~2012年11月的186位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复发率低(2.6%)、瘢痕不明显、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汗腺层反转剪除法联合打包固定治疗腋臭损伤小、切口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腋臭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永新;大江;龚建贵;潘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四肢关节疼痛2年伴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1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息、气促、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继而出现消化不良、全身皮肤反复破溃及肢体功能障碍。近1年来患者反复出现意识障碍,四肢肌力降低,不能下床活动。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四肢疼痛剧烈,并频繁出现意识障碍,经相应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入科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5mmHg。患者神志不清,发育正常,营养差,体重35Kg。面部及全身皮肤干燥,呈灰褐色,弹性差。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广泛分布大小不等斑疹,呈淡红色、灰黑色或白色,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毛发稀疏,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口腔内可见大小不等溃疡。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左上肢活动正常;左下肢及右上肢肌力Ⅰ级,张力减弱;右下肢肌力0级;所有肢体对疼痛刺激敏感。骶尾部可见1.1cm ×1.3cm皮损,创面呈暗红色,有少量渗液。辅助检查:血液:白细胞7.2×109/L、淋巴细胞:0.50×109/L、葡萄糖10.37mmol/L、血清胆碱酯酶3695U/L、腺苷脱氨酶42 U/L、抗rRNP(+)、抗核抗体:弱阳性;抗-DsD-NA:弱阳性;C30.64g/L,C40.08 g/L,血沉92mm/h;尿常规:尿色淡黄,透明管型(-)、白细胞(++);尿酸碱度测定5.0;隐血(+++)、尿糖(+++)。头颅CT扫描示:(1)右颞枕叶出血;(2)右基底节脑梗死。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狼疮性脑病;(3)右颞枕叶出血;(4)右基底节脑梗死;(5)骶尾部压疮;(6)I型糖尿病。

    作者:冯崇义;马厚志;李瑞;童永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我院自2008年开始使用“军卫一号”医生工作站,系统只能提供申请处方、处置、检查、检验项目的功能,一旦有病人需要门诊治疗,则需要医生将电子处方内容手工转抄至门诊医嘱单上,由护士逐条校对后手工转抄至门诊治疗、输液执行单上,并针对输液与治疗内容逐一准备药液和书写瓶签。这种手工转抄方式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因手工抄写发生的转抄错误、执行错误,导致办公效率低,引发诊治等待时间过长,过往治疗信息查询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变低效率工作现状,护理部联合信息科组织了门诊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以期通过实现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医嘱下达,自动实现护士自动提取电子输液单、治疗单、护理单,优化门诊诊疗流程和查对流程,使护士能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现将我们的设计与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品;于丽娜;邵耀来;施训仕;伍世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方法对46例患者(实验组安氏Ⅲ类骨性Ⅲ类26例,对照组安氏I类20例)拍摄头侧位X光片并在舌背涂抹硫酸钡糊剂,选择舌体及舌骨的17个点进行描记,对13个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1)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尖位置偏前(O-T1)、舌根位置偏后(O-T7)、舌体中断偏低(O-T2,T3)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长更长(ET)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比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骨位置偏前下方(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相比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均有不同,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舌长偏长,舌骨位置偏前下方。

    作者:袁小平;朗么磋;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医疗质量是医院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基础、直接的管理机构。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对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为单元,简要阐述了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医疗质量方面的体会。

    作者:吴庆华;崔冬伟;杨平勋;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者大便中酵母样真菌来源分析

    大便中酵母菌是一种环境中常见的真菌,可随环境污染而进入肠道,也可见于服用酵母片之后,多见于夏季已发酵的粪便中。我院在对2013年6月14日收治的114名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者治疗缓解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时,发现多例数量不等卵圆形、折光性强的酵母样微生物。通过相关实验和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查分析,终认定来源于食用馒头中用于发酵的酵母菌,避免了误诊,报道如下。

    作者:刘云峰;江晓玲;杜利容;刘中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